2017关于师恩难忘的文章?
导语: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象牙塔里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少,我们在愈加珍惜舍友和同好的同时,也感念师恩。下面是2017关于师恩难忘的文章,欢迎阅读。
篇一:2017关于师恩难忘的文章
昨日,从同学亓那里得知栾老师的消息,十分高兴,急忙打听老师的联系方式,想立即和先生联系。但一转念,二十多年了,自己学无所成,业无所绩,说什么呢?拿起的电话又放了下来,然而,先生的音容笑貌却历历在目,按奈不住,给先生发个信息过去,介绍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很快先生便回信息,说很高兴收到我的消息,既而又发了一条消息,把他的办公室、手机和家庭电话发了过来,并嘱经常联系。在先生迅速回复的短信中,我又深深感受到先生的慈爱与平易,心中顿然又生了许多感激。
二十二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和许多同学一样,经过炼狱般的高考冲刺,走进了安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大门,虽然离自己理想的高校相去甚远,但毕竟还是高校,而且包分配,心中也有些释然。虽然开设的课程不少,但压力与高中学习有天壤之别,和其他同学一样, 抱有六十分万岁的思想,学习自然多有应付的成分。然而,先生的一席话却使我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当时先生教我们古代文选课,硕长瘦弱的身躯略显单薄,厚厚的近视镜片却挡不住睿智而有神的目光,一眼看去就知道是搞学术研究的。每每上课,先生总是拎着个公文包,早早地来到教室前,随着上课的铃声,轻快地走上讲台,深深的鞠上一躬,然后轻轻地说声“上课”,转身走到讲台前,将讲义轻轻地翻开,便开始了精彩的讲解。每讲到高兴的地方,先生总是左手扶扶眼镜,右手在胸前指指点点,深入浅出的讲解渐渐把同学们引入佳境。每到需要记录的时候,先生总是放慢速度,有时还要重复一两次,以便学生记录。他的课是从不点名的,但也极少有人缺课。
记得有一次,讲完正课,先生提起自己的求学经历,先生是恢复高考后考上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对知识确实有如饥似渴的感觉,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都非常高,晚自习没电,自己点着蜡烛也要学习。而现在,每到停电的时候,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每个教室都会发出欢呼声,远在几百米外的宿舍楼的先生听的十分真切。记不清先生的具体的话语,但我至今仍记得先生的两个意思,一是放声大叫,既影响了别人休息,也不符合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二是停电虽然可以暂时放松,但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一件值得欢呼庆贺的事,并告诫我们要珍惜两年的学习时光,(那时安阳师范专科是两年,说实在的,两年时间确实太短,头一年适应要用大半年,刚适应过来,想认真学习的时候,却又要毕业了,毕业前的半年又要考虑工作的问题,有几个能安心学习呢!)
当时我是十分惭愧的,因为我也曾放肆地欢呼过,也曾为停电后能到师专外的护城河边的公园里散步而高兴,从没想过要耽误学习的事,自从先生讲过后,我再也没有为停电而欢呼过,我们班似乎再也很少发生过那样的事情。
记得先生在讲古代文选时,曾对《颜氏家训》十分欣赏,他曾提到当时安阳的风俗,“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说是当时邺下也就是现在的安阳一带妇女比较强悍,先生讲解时附以手势动作,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也激起了我极大的阅读兴趣。当时去图书馆里查找,没有找到,强烈的一睹为快的欲望,使我贸然开口向先生借书。记得先生犹豫了一下,随即答应了我的请求,借书时先生再三叮嘱一定要小心保管,切莫损坏丢失。当时我也不以为然,不就是一本书吗,至于吗,以为先生太过小心。自己也属于叶公好龙之属,借过来,也看不大懂,几天后便还给了先生。当时年少轻狂,全然不顾先生的感受,二十年来,借出的书大多有去无回,今日方才体会到当年对爱书如命的先生而言,借书是多么不情愿,多么为难的一件事!借吧,确实怕丢了,或者损坏了,不借吧,又怕拂了年轻人的读书热情。此虽小事,但却见先生对书的珍爱和对年轻人的呵护。每每想起此事,总是有无限的惭愧。二十年过去了,自己一事无成,真是惭对先生的教诲!
记得临近毕业时,同学们都要互相赠些照片或者相互留言,见有的同学要到了栾老师的照片并请他留言,羡慕不已,也曾有索要先生照片或请先生留言的`念头,但又怕先生忙或者怕被拒绝吧,终于没有张开口,也终成遗憾!不过先生的照片虽然没有,但先生的音容笑貌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循循善诱的声音却时常萦绕在耳边!二十年过去了,先生的风采依旧否?
篇二:2017关于师恩难忘的文章
秋风送爽,孕育硕果累累,教师解惑,方有学子莘莘。
在这艳阳高照,柔风习习的金秋九月,迎来了一个伟大而神圣的日子——第三十个教师节。用我手中激情的笔在洁白的扉页上书写一曲献给老师的歌。
老师,您是人类文明的使者;老师您是培育桃李的园丁。您,像山,巍峨苍茫雄健;若红日,炽热光洒人间。您煞费苦心,任劳任怨;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您如春天里的一丝细雨,滋润着花儿,浇灌着大地;您如秋天里的一缕柔风,吹黄了绿叶,唤金了稻谷。
您身居斗室,放眼世界。先人而忧,后人而乐。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时光令您华发早生,岁月让您皱纹深陷。您敬业爱业,一如既往。三尺讲台有您诲人不倦的笑脸,一方黑板写您呕心沥血的诗行。“传道授业干洒一腔热血,教书育人培育万株桃李”。
忘不了,春风化雨的笑容,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埃;忘不了,柔情牵挂的叮咛,竖起我前进的风帆。“饮其流者怀其源,亲其成者念吾师。”您把精魂给了我们,您把大爱给了我们,您把一切给了我们……
“甘为春蚕吐死尽,愿做红烛照人寰。”
正是由于您对人生、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才使您辛勤执教,潜心求索。着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有副对联:“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您辉煌人生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您高尚纯美精神之所在。
恩师难忘,是因为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幸福的现在;没有你们,在我蹒跚学路时的循循善诱,就没有我如今阔步前进的刚毅与勇气。
如同在严寒肆虐之时降临的暖阳,于是乎整个世界充满了温暖,在冷漠的河床中唱响生命之歌的恢弘乐章。这,便是恩师的力量。
世事万千,浮华散尽。只有恩师渗透在心中的爱永不退色。
感恩老师,让我们有今天成功的喜悦。
感恩老师,让我们有如此美丽的生命。
用漫天的彩霞书写颂歌,用遍地的鲜花编织诗篇,也无法表达对恩师的崇敬与颂念。凝为泪光闪闪,化为甘露点点,回报恩师的大爱。
虔诚的道一声:老师,节日好!
篇三:2017关于师恩难忘的文章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象牙塔里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少,我们在愈加珍惜舍友和同好的同时,也感念师恩。在我们大学四年的时光里,忘不了的还有李克老师。
为人师者坚守的是一方讲台,传授的却是古今中外的浩瀚学识,那里烟波浩渺,师者学海拾贝,精挑细选;为人师者守卫的是一间教室,耕耘的却是莘莘学子的精神家园,那里百业待兴,师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李克老师在我们大学四年里不仅为我们传授了高级英语和修辞学的知识,还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高英课上,老师你启发我们从课本走向课外,尽信书不如不读书;修辞学里,老师你指引我们接触古典修辞学五大天王和新修辞学,还很全面地分析了为什么修辞学最早发源于希腊,至今“橄榄油能让希腊人变得能说会道” 我们还记得牢牢地。最具挑战性的授课方式,就是你让我们自掘潜力,登台展示修辞学的发展脉络,名家论断。虽然有很多同学都讲解得很出彩,但李老师你也鼓励了其他不够好的同学。让我们都有机会提升自我学习,自我表达的能力。教与学,师与生就是这么相辅相成。
近来看《师说》,这篇作于唐贞元十八年的文章,是时任四门博士的韩愈写给学生李蟠的。这篇论说文不外乎借此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及择师的原则。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申明了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而我们再看这篇流芳百世的文章,却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看出了为人师者的另一种品质:平易近人。
李克老师你就是这样一位博学且近人的师者。课堂里,不仅有你对古今修辞学观点的旁征博引,还有你对为人处世的娓娓道来。犹记得你是如何讲解“解码”这一概念的,你以自己投稿的亲身经历劝诫我们做学问要严谨,做人要有傲骨。课下李克老师也时常关心学生的情况,你鼓励那些要考教师资格证,二三级笔译证书和剑桥商务英语的同学努力加油。这些点滴,我们作为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我们有幸能师从李克老师,学到了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师傅领进们,修行靠个人。古话流传千年从未有瑕。英语学习是一条小径,曲径通幽,一路上无论我们是精益求精还是不求甚解都会收获不一样的独特风景。感谢李克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余下的路,学生们会自己好好前进。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