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拉大旗作虎皮

宋朝时候,有人假造魏国公韩琦的信去见蔡襄。蔡襄虽然有所怀疑,但是看来人性情豪放,就送给他三千两银子,写了一封回信,派了四个亲兵护送他,并带了些果物赠送给韩琦。

这个人到京城后,拜见韩琦,承认了假冒的罪责。

韩琦缓缓地说:“君谟(蔡襄字)出手小,恐怕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夏太尉正在长安,你可以去见他。”当即为他写了封引荐信。

韩琦的子弟对此举表示疑惑不解,觉得不追究伪造书信的事就已经很宽容了,引荐的信实在不该写。韩琦却说:“这个书生能假冒我的字,又能触动蔡君谟,就不是一般的才器呀!”

果然如韩琦所说,这人到了长安后,夏太尉真的启用他做了官。

宋哲宗元祐年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刚处理公事时,适逢税务官送来一名逃税的人。

这人叫吴味道,是南剑州的乡贡士。他将两大包东西冒充苏轼的名字,假说是运往京城给侍郎苏辙的。苏轼问他包内有些什么东西,吴味道很害怕,惶恐地说:“我被推荐参加今年秋天的礼部考试,临行时乡亲们送了些钱给我作为在京城的花费。我用这些钱买了两百端建阳纱,因为路上各个关卡都要抽税,如果那样,到京城纱布就剩下不到一半了。我心想当今天下大有名气而且又爱惜读书人的,惟有内翰大人(指苏轼)和侍郎大人(指苏辙),小人纵然败露,也必定能得到原谅。于是就冒充先生的名衔,将货物封好运来,不知先生已经光临此地,我的罪行实在是无法逃脱了。”

苏轼朝吴味道看了很久,随即笑着招呼属下将货物的旧封条去掉,换上真的名衔,上写“至东京竹竿巷”。又给他弟弟写了一封信,交给吴味道,说:“你这回就是上天去也没有关系了!”

第二年,吴味道考中了进士,特地来拜谢苏公。

“人微言轻”,当英雄是白身时,没有什么人把你当回事。在这种时候把虎皮拉出来披在身上,有时候也可以吓退豺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