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励志故事的另一面
励志故事的另一面
一位长者讲了两个故事,听起来耳熟能详,结局又出人意料。
一位将军打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受了伤。他蜷缩在一个破庙中,失败的痛苦在风雨交加中更加让人难受,他几近绝望。这时,他看到屋檐下的一个破蜘蛛网上,一只蜘蛛正在努力修补残破的网。将军注视着蜘蛛的一举一动,疲惫的他,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当他醒来时,发现蜘蛛已经重新结好了网,正端坐在网*等待美食降临。将军因蜘蛛的顽强而深受鼓舞,恢复自信的他,很快便重整旗鼓,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实,将军不知道:夜里他看到的那只奋力补网的蜘蛛,已经被风吹落在水坑中淹死了,他所看到的网,是另一只蜘蛛在雨过天晴后,图方便在破网上搭建的。
一个屡次创业失败的年轻人,心情沮丧地坐在一棵树下休息。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只乌鸦,正在试图喝一个玻璃瓶中的水,可是由于瓶口太小,水又不够多,所以乌鸦始终喝不到。看到这样的场景,年轻人立刻联想到了自己。他觉得,自己就好像那只乌鸦,而梦想就像瓶里的水,看似近在眼前,却注定够不到。失落的年轻人,站起身来走远了,他决定屈服于现实,去做一个没有理想的庸人。
其实,年轻人不知道:在他走后,聪明的乌鸦衔来了小石子,一颗颗放入瓶中,瓶中的水因此上涨,乌鸦如愿喝到了水,美滋滋地离开了。
将军在一只蜘蛛的悲剧中,获得了信心,年轻人却在乌鸦的智慧里,只看到了放弃和绝望。不只是将军和年轻人不知道故事的最终结局,我们也常常不知道,励志故事究竟有没有我们看不到的另一面。长者的两个故事,让我顿悟:我们总以为需要外界的鼓励和榜样,来支撑自己,其实真正的力量藏在心里。
不可否认,励志故事让许多人觉得温暖,获得了鼓励,但这些励志故事更多只是我们唤起自身力量的由头,并不能真正决定是非成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总被励志,却从未迸发,有些人只要一次触动,便可以获得前进的永久动力。归根结底,一个强大的内心发出的梦想呐喊声,推动着我们的人生向前进步,这是再多的激励也比不了的。
当今,心灵鸡汤盛行,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励志故事和名言警句的催促,来牵引自己前行,事实上,前进的真正动力只会来自于我们的内心:那就是对人生的笃定与坚持。
你离开之后,我为你骄傲
若不是因为最近搬家,无论如何我也想不起这些来自上个世纪的家信。那是20年前,我在大学读书时,家人写给我的信。感觉它远得已有一个世纪那么长,长得让人有些恍惚,近乎不真实。可当我重新读起这些书信,从前的一切又逐渐清晰起来,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我出生成长在哈尔滨,尽管它不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但人们的幸福感很强。人们热衷于过节和聚会,记忆中,家家都是人口众多,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聚会连连,这也让我从小就感受到无处不在的亲情。这座城市给予我的,除了得天独厚的美好景色之外,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由于我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刚上大学时,很不适应一个人独立生活,总是想家。而盼望家信,则成为我校园生活里不可或缺的内容。每天放学,我就在传达室信件堆积如山的桌子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其实每封家信的内容都大致相同,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家信中,除了嘱咐我努力学习和注意身体外,就是告诉我别怕花钱。那时候,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大都差不多,不太富裕,尤其是我们家里有3个孩子,抚养的过程像是在爬上坡路一样,多少还是有些费力。可是在信中,母亲经常有意无意地透露,家里的经济状况很好,让我安心学习,而我也是竭力找出一些可能会让他们高兴的事情,甚至是自我描绘对未来的畅想。
1995年,我随学校艺术团去香港演出,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去香港相当于出国,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我在信中向父母描绘了香港的样子,还告诉他们,其中的一所大学非常喜欢我,有可能以后去那里读研究生。母亲来信说,这个消息让全家人兴奋了好几天,还说了将来学成归来要好好建设家乡,将来家乡也会赶上香港之类的话。
清华大学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份很大的荣誉,而这份因我而获得的家庭荣誉让我觉得更有责任去守护它。这是一所功课繁重的学校,尤其是我们电子系,更是以学习压力大而著称。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厌学,心中竟隐约闪现了退学的念头,整天都郁郁寡欢。
记得有一天,我在宿舍里整理书信时,翻看了大一时家人的来信,那来自父母的满篇的喜悦与自豪,让当时的我羞愧难当,一时竟泪流满面。我心想,我不能为难善良的父母,不能打击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更不能让我的家庭布满愁云。我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坚持到毕业,拿到学位。
回想起来,我应该感谢那些信件,感谢我平凡而温暖的家庭,给了我最初的力量。事实证明,许多事情就是一念之差,许多结果也只有一步之遥。
当时我在大学经常演出,也写歌作曲,母亲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业,在信里写道:“你现在还是应该以学业为重,不要总想着当歌星之类的事,那些都是梦,不现实。咱家人都是普通人,你要学一门技术,毕业后找个好工作,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挣钱。”
其实那时我就是热爱音乐而已,在校园里比较活跃,并没有想过要把音乐当作职业,因为就像我母亲说的那样,这样的职业离我们这样的家庭太遥远了,我不可能成为经常在电视里出现的人。她也深知,靠唱歌为生有多难,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名京剧演员,他知道从事艺术工作所付出的代价。
父亲是我见过的最老实善良的人,用当今的话说,就是“完全无公害”。记忆里,关于他最初的印象是在一个初冬,当时我也就3岁左右。我记得我站在床上,父亲边给我穿棉裤边说:“下雪了,冬天来了。”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看着窗外鹅毛大雪从天而降的情景,那也是我关于雪的第一次记忆。但这次记忆中,完全没有关于寒冷的感受。
几年后的一个寒冬,我常常在半夜醒来,发现父亲在写东西,有时还捂着胸口。我感到很奇怪。原来单位给许多演员都涨了工资,却没有父亲,据说是一个给领导送礼的人占了本应属于父亲的名额,父亲在给上级部门写信投诉。
由于心情不好,他的胃病犯了。我想,父亲在乎的不仅仅是几级工资的钱,还有一个演员对职称的认可和对艺术的尊重。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他的忧郁,至今还能想起他的表情。
这件事后来的结果怎么样我已经不记得了,他的忧郁是何时消散的我也忘记了。普通人的家庭就像漂浮在海上的小船,随时降临的风雨都可以让它摇晃,而对我来讲,感受更多的是小船里的温馨。
初中毕业的时候,我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相当于中学里的清华。
有一次父亲要去俄罗斯演出,当天母亲让我去火车站送父亲,我感到有些意外。以前他出差时都是自己去车站,因为平时父亲的话不多,也从来不让我为他做任何事情,后来才知道,父亲是想在同事面前小小地炫耀一下他的儿子。因为小时候那些叔叔阿姨都很喜欢我,如今多年不见,我又考上了最好的高中,父亲特别想让他们见见我。我还记得当他们夸奖我时,父亲流露出满足的表情,那时我真正意识到他为我感到骄傲了。而同时我也发现他有些老了,和从前那个神采飞扬的武生父亲略有差别了。我的心隐隐地收紧了一下。
孩子的期待,与你不同
你以为孩子们都爱玩iPad和手机?其实不是,他们只是害怕孤独。你以为孩子们最自豪的是学习成绩好?其实不是,让他们最骄傲的是人缘好。
我们眼中的孩子,或许并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
最看重同伴关系
孩子进入学龄后,家长们关注更多的是:作业完成得怎么样?课堂知识都掌握了吗?学习习惯培养好了吗?长久以来,学习成绩一直被当作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指标。而孩子们最重视的却是与同伴的关系,他们在乎的是能否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46.19%的孩子表示,最让他们感到自豪的是可以帮助身边的人解决问题,有一群好朋友。只有约两成的孩子认为,考试取得好成绩或在竞赛中取胜是最值得自豪的事。
其实孩子从小就有交往能力,他们的童年是否快乐往往源于与小伙伴的关系。专家说:“孩子们交朋友并不像大人那么势利。老师们发现,性格好、乐于助人的孩子,不管学习成绩如何,在学校都有好人缘。大人应该多鼓励孩子为集体服务,帮助同学,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这种价值观才是孩子们真正快乐的源泉。”
有情感的老师最受欢迎
在调查当中,有个问题比较有趣。在问到“假如你是老师会怎样”时,约4成的孩子表示,自己会像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听他们说心里话。其实这正是孩子们对老师的期望。
孩子们喜欢幽默快乐、亲切平和、善解人意的老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心,很*。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最近按照孩子的标准评选了“师德之星”。和家长的眼光不一样,孩子们选出的最受欢迎的老师,有一些甚至不是教学名师,还有很多体育、音乐等副科老师,孩子们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老师是否把他们当朋友。
青少年处于情感认知的成长阶段,有时候讲情感比讲道理更有用。专家说:“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老师不妨先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再向他们提要求。”上海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如今很多老师的眼中只有教材和标准答案,没有情感,这样的老师如何能教好学生?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当问到雪融化了是什么时,孩子的答案是雪融化了是春天,而无趣的老师非要他们接受雪融化了是水的标准答案。老师的教学没有情感,把学生当成装知识的容器,就很难真正走近学生。”
很在乎父母的态度
有调查显示,孩子最担心的事情依次是:成绩差,班级排名下降;表现不佳,老师叫家长来校;对学习失去兴趣等。几乎都是与学习有关的事。面对困难时,约42%的孩子希望父母“冷静地和自己一起解决”,不要因此限制其他活动;约2 3% 的孩子表示:“虽然我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但也请对我的付出和进步给予肯定。”
对孩子来说,成长就是充满困惑和压力的过程。当孩子遇到成长的困难时,父母的态度和做法对他们很重要。专家说:“其实对家长来说,很多教育道理他们都懂,但做起来就比较难,主要是没有耐心, 父母自己做得也不够好。有个妈妈教育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三心二意。’结果她自己边玩手机边和孩子说话。和孩子沟通时都不专注的家长,怎么能教育孩子上课要专注?”
在教育问题上,父母们首先要端正好态度,才能引导好孩子。也许孩子们在成年人眼中有很多不足,甚至想法比较幼稚,但是大人一定要学会等待,放下成人的标尺,等待孩子成长。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小孩,家长也没有必要把孩子塑造得无可挑剔。
别轻易对孩子的梦想说不在调查中,约4 8 %的孩子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大人别对孩子的梦想嗤之以鼻。
上海一位教育专家近日吐槽了一件事:一个11岁的孩子喜欢炒菜,会烧回锅肉、麻婆豆腐,还自己研究烧菜方法, 懂得把黄豆发泡,和佐料一起炒,然后再加入豆腐,这样炒出来的麻婆豆腐特别香,有时还会给下班回家晚的父母烧几个菜。这个孩子的父母比较开明, 甚至还想如果孩子一直喜欢的话,将来可以把他送到厨艺学校学习。可是开明的父母碰上了不开明的老师,老师批评家长: “菜炒得好,不如英语考得好, 不能让孩子不务正业。”家长只好禁止孩子烧菜。
在家长看来,孩子将来最好有一份体面的、有前途的工作,这个比孩子所谓的梦想重要得多。殊不知,家长们扼杀的可能正是孩子热爱生活、找寻价值的幸福感。对孩子的梦想, 大人别急着打压,何不陪伴孩子,为梦想付出汗水和泪水、经历考验、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这样会让他们拥有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童年。
失败离成功只差一百米
郭威,一个充满阳光与朝气的年轻人,美国硅谷80后中国天使投资者。在旧金山和圣何塞100公里的101公路,他以一个天使的名义找寻和支持下一个“百亿公司”。两年来,他接触了一千六百多个项目,投资了26个项目。这颗耀眼的新星,很快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郭威对商业的接触,最早是从高中开始的。那时,他不满15岁,在新加坡上高中。由于学业紧,他不能玩游戏,他却发现了魔兽世界中的商机,于是他就雇人打游戏赚金币,然后通过微信方式进行线下交易,硬是在不能打工的新加坡,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从那时开始,郭威认识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能够做好的事,于是在当时,他选修了经济、商业两门课程。
2008年,郭威赴美国旧金山大学,读企业家创业专业,开始系统学习风险投资,并尝试炒股。大学毕业后,郭威出于对风投的爱好,和对硅谷创业文化及创业者的崇拜,决心做投资。他用大学炒股赚的钱加上亲朋好友们的支持,开始在硅谷创业,但很快就遭遇了失败。
第一次创业的失败,对满怀梦想、充满自信的郭威是当头一棒。那时的他,心情非常低落,甚至将亲朋的鼓励当做是对他的同情。一次,他和父亲一起去看一场马拉松比赛,几名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之间距离很近,但是一名紧随其后的运动员,在最后的100米突然加速,最终赢取了马拉松长跑的.冠军。父亲对坐在身边的他说:“看到没有,成功就在最后的100米,在这100米里,由于你力量的保持因素没有处理好,你失败了,如果你将失败当成动力,冲过这100米的挫折,成功最终还是属于你的。”
父亲的话让郭威不觉一振,头脑顿时清醒起来,是啊!自己为什么不在失败后正确面对自己眼前的100米呢?认识到这一点,他开始正确面对朋友们的鼓励。接下来,在朋友的带领下,郭威去看了硅谷最棒的孵化器路演,他看到那些被请去的投资人都是硅谷大牛,更重要的是整个路演日把硅谷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开始接受失败,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失败,硅谷才有了一个又一个“奇葩”的点子。在不断完善点子的同时,才成就了各种成功。硅谷创业者们有着不怕失败的冲劲,有着敢于颠覆的自信,为此,郭威的内心慢慢坚定起来,他对自己说:“我要成为天使,最棒的天使投资者!”
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郭威开始募资,在硅谷、纽约和国内合作伙伴的帮助下,他开始到湾区和旧金山看各种项目。2013年中旬,他在看了近千个项目后果断地投出了第一笔,虽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回报,但他认识到有些项目的回报是漫长的,不能操之过急。接下来,他将全部家当投给一个游戏团队,投资后,他甚至没有了吃饭的钱,好在那个项目很快就给了他五倍多的回报。
郭威就是这样,认准的项目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投资,而投资的成功让郭威更加坚定,也更加勤奋。每天清晨5点半,他就从硅谷最南端的圣何塞驱车出发,一路贯穿湾区的101公路再穿梭于拥堵的旧金山各个孵化器咖啡馆和创业公司。他赶大大小小的会,见每一个要约见的人。他还在硅谷、纽约、北京、深圳以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城市游说他遇到的富一、二、三代们,让他们把买车的钱用来投资天使。两年来,郭威接触了1600多个项目,成功投资了26个项目,从基因工程改造到比特币平台,从最初投项目的表现平平到之后投资的公司业绩一直保持良好势头,还有一些公司他已经顺利拿到下一笔投资。
郭威的成功很快就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当记者采访这个年轻又充满自信的天使投资者时,郭威对记者说:“失败离成功只有100米距离,正是我在失败后正确面对这100米的差距,才让我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不忘初心
《华严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是指初发心愿学习佛法者。后来,初心常指一个人的初衷、初志、初愿。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忘记最初时候所确定的目标,矢志不移,有始有终地坚持下去,才会取得好的结果。
初心,就是一开始所持有的心态。“人之初,性本善。”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总会有一颗纯粹的心,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新的,都是真善美的,对任何事物和问题都没有固有的概念,总是以单纯的心去对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长大了,有了诸多的私人感情和欲望,有了诸多的利益纠纷,有了诸多的恩怨算计。尤其是生活在如今的追求成功的年代,我们很多人多了柴米油盐的奔波,少了仰望星空的浪漫;多了世故老练的成熟,少了纯朴善良的简单。有人甚至为了金钱名利,钩心斗角,不惜出卖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初心,就是初学者的心,是人在起点所许下的梦想。初心空空如也,不受各种习惯的羁绊,就像我们谈恋爱,一开始是追求期,感觉对方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以为对方付出一切,努力向对方展示自己的优点,珍惜在一起的每时每刻,牵一次手都会感觉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后来,我们成家立业,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对方的缺点暴露无遗,于是,心开始麻木不仁,开始随意冷落,心里感到了厌烦,甚至选择了出轨寻找刺激,一下子失去了初心。
初心,就是开放的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因为没有了封闭,就会随时准备敞开,去接受,去改变,就像一个空杯子,随时可以接受任何新事物。因为初心,因为年少轻狂,才会不耻于谈梦想,无惧无畏,一路向前去实现梦想。后来,因为年老体衰,因为忘却了初心,心有挂碍,喜欢站在世俗一方,缩手缩脚,再也无法前进一步。即便有“纵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也只好偷偷埋在心里,只在醉中梦里悄悄记起。
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要时时记得初心。因为初心,让我们输得起,无所牵挂。保持一颗初心,时时不忘记最初的想法,不让岁月洗涤冲刷而斑驳失色,鼓足勇气,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无论前路如何艰险,依旧朝着梦想前进。
乔布斯说:“创造的秘密就在于初学者的心态。”的确,一个人时时记得珍爱初心,努力纯净自己的初心,用心珍藏自己的初心,就能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找对人生的方向,静静地等待时机,带上梦想,充满信心,一如当初的少年,抵达成功的彼岸。
“蚁穴”中痛灼的青春
李立国从未想到自己会以如此诡异的方式成名。
三个月前的一天凌晨,李立国肚子疼,要从他那不到5平方米的屋子走去公共厕所,刚打开门就发现电视台已经把摄像机架门口了。李立国赶忙说,你们这是干什么呀?此时他的“弟弟”—— 2008年结识后就在一起唱歌的白万龙,听到吵嚷声,也从梦乡中醒来。电视台的记者愣了,他们哪里会想到这时候李立国会突然走来,只好尴尬地说,你难道不知道,你们火了?
“你们”指的就是31岁的李立国和22岁的白万龙,以及专属于他们兄弟俩的组合名称—— 唐家岭兄弟。
“火了?”离开老家辽宁锦州后,李立国做了十年地下歌手,“火了”的梦也做了十年。可是,十年的困顿让他认识到,没有资金、没有包装,音乐歌手能出名的几率,与中彩票的几率基本相同,自己怎么可能就“火了”呢?
令他们一夜成名的,并不是音乐本身,而是此前一天,三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到访。
成功对我们只是一场梦
唐家岭是北京最著名的“蚁族”聚居地。那时,李立国和白万龙正坐在床上唱他们的原创歌曲《蚁族之歌》,经媒体记者介绍前来调查“蚁族”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何永智听着听着就哭了,让唱歌的李立国、白万龙反而觉得不知所措。歌一唱完,两人也跟着哭了。
李立国完全有理由哭。他眼前是自己奋斗了十年之所得:不足5平方米的租来的没有窗户的房子,一个柜子、一张床是全部家当。几块砖垒成的“桌子”上,三个硬邦邦的馒头胡乱放着,门口地上散落着裹着灰尘的烟盒、食品袋、废纸。整个屋子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吉他。
他一直认为,外边哪怕在打仗,也与自己无关,坚持音乐梦想就好了。他这样纯粹地活了十余年,直到发现那些原本跟他一样要坚持音乐梦想的技校同学,而今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结婚、工作,都成了金钱的奴隶”。
家里的亲戚朋友把他当成是没出息的人:外出十年,不能给家人带来一分钱收入,每年还要向父母要生活费。现在,连他都觉得自己自私自利。
大批的蚁族却从他的歌声里收获爱、力量和温暖。一个月前的一次蚁族聚会上,200多名北京蚁族齐聚一堂,边听他们唱《蚁族之歌》,边摇摆双手,跟着节拍喝彩。
毫无疑问,唐家岭兄弟满足了蚁族们的需求,因为他们“成功地”将音乐梦想坚持了十年,正如《蚁族之歌》里所写的: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可是我们依然有坚强。
之所以将“成功”打引号,是因为这“成功”让李立国有些哭笑不得:除了来自蚁族的认同外,关注他们的人,关注的似乎不是他歌写得多好,唱得多好,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蚁族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那个听来有些土,却又很切合时下大众口味的组合名称上。
“成功对我们只是一场梦。现在我们在做这一场梦,只不过,这个梦还没有醒。”李立国说。
温暖、爱和力量
20xx年春节尚未过完,李立国和白万龙一道把月租300多元的房子退了,换了一个月租只要160元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余钱去参加央视的青歌赛海选和湖南卫视的“快男”比赛。
钱是唱地下通道一块一块挣来的。因为住的地方太过偏远,要到的通道又多在市中心,两人会在每天早晨5点起床,奔出门,赶在都市白领上班前占领通道开唱。好的光景,他们一天能挣80块。
那段时间,除了唱通道,他们还要为青歌赛海选做准备。钱是不能乱用了,报名要钱,去各大赛区参赛要钱,他们攒下的几千块钱,几乎参加两个京外赛区的比赛就会花光。
然而青歌赛让两人深受打击:不仅没有晋级,连任何说法都没有,唱完了,就完事了……
他们决定不再去唱通道了,因为唱通道尽管能让他们感受到在舞台上的感觉,却无法衡量音色之间细微的差别,而后者更像是兄弟二人在青歌赛上失利的原因。
早晨起床后,他们开始选择在家排练,一遍一遍地练。晚上下班时,他们就去唐家岭南站唱,不为了收钱,而且只唱自己的原创歌曲。
他们没有想到在唐家岭南站的路演,成了两人的人生拐点。因为一本《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的调查报告而备受瞩目的唐家岭,此时正弥漫着一股要被拆迁的悲观氛围。这时候,恰恰是他们的歌声,给这股悲观失望带来了“温暖、爱和力量”。
有人干脆饭也不吃了,跑来车站听他们唱歌,边听边击打节拍,泪流满面;也有人拿出相机,闪光灯一下子把黑夜变为光明。一位叫“非我”的拍客干脆拍下了整段DV视频,剪辑好,传上了视频网站。
互联网病毒式的传播让网民迅速认识了李立国和白万龙:蓬松的头发、90年代摇滚歌手的紧身裤、破旧的帆布鞋。
不久后,三位政协委员来到了他们的蚁居之地。
梦想仍然遥远
5月8日,兄弟俩参加完河南电视台的节目录制后,满脸疲惫地回到北京。
在政协委员到访后不久,兄弟俩就被房东“请”出了屋子,因为每日慕名而来登门造访的人太多,闪光灯一直打,让房东觉得无法安宁。
新屋子有将近10平方米,宽敞了不少,还配有一个很小的独立卫生间,但是,价格是原来屋子的将近3倍。这对于兄弟俩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名气有了,邀请前去录节目的电视台多了,但是唱地下通道的固定收入却没了,而且,录一次节目的收入,也不过三五百块罢了。
梦想仍然遥远。“快男”预选赛由于比赛当天有急事,他们错过了机会。此前,2009年获得的北京电视台歌手大赛优秀歌手奖并没有给李立国、白万龙二人带来什么。李立国甚至在2006年还出过一张唱片,也泥牛入海,没有任何后续消息。他们开始怀疑,这一次媒体轰炸式的报道过去后,他们所谓的时机、梦想,会不会又如同泡影?
白万龙还能记起,一次他和李立国在西单的地下通道唱歌时,一个女孩拿出一块钱捐给他们,钱上面写满了字:“我刚刚买了离开北京的火车票,身上只有这一块钱了。你们唱得真好,希望你们能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一块钱,白万龙一直珍藏着。他说,每次看到这一块钱,就觉得身上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