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才有安全感

刘大妈今年70多岁了,身体没有大的毛病,与老伴住在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儿女们周末定期来看他们。刘大妈有时觉得胸口憋得慌,就去看医生,但每次医生都说没问题,只是输输液,就马上好了。这几乎已经成了刘大妈的习惯了。儿女们劝她不要动不动就去看医生,可是她仍然不放心。刘大妈说,她与老伴儿各住各的卧室,电视也是两台,各看各的,两人只有在吃饭时才在一起坐会儿。由于老伴儿的听力下降,她一般有什么事也不愿叫老伴儿。但有时候又担心,万一有什么事,双方互相不能及时发现。刘大妈人特别精神利索,她说她不愿求人,平时也不喜欢跟很多人在一起,每天早晨锻炼,也是一个人。

走出去才有安全感

像刘大妈这样,退休十几年的老人,以前的同事、朋友可能有许多已经离开了人世,她们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变得单一,除了子女、老伴儿,可能只有邻居了。而刘大妈的子女没有与他们住在一起,老伴儿的听力又衰退,他们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少,增加了刘大妈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尤其是身体出现一点不适反应后,安全感更会明显降低。而且,她不愿与老人们一起活动,喜欢一个人待着看电视,这都减少了她与其他人的交流。

事实上,人是群居动物,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安全感,这一心理特性已经进入了人类的“集体潜意识”。看上去孤独的人不一定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会用其他的方式,如理想寄托、书信沟通等方式变相地与他人、与世界接触,以消除不安全感。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人,往往想象力变得非常丰富,这可理解为是与世界缺少联系而产生的代偿。

由于与外界联系减少,得到帮助的机会自然会随之减少,当事人对此是有所觉察的。如果他们在行动上不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就会变得焦虑、担忧,以至于发展成疑病,即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反复求治。

建议刘大妈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人际交流,如参加插花班,手工班等。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归属感,获得安全感。社会交流还能有效地把人的注意力从自我身上挪开,减少对正常的身体变化的过分关注。最实际的是,如果老年人处在一个群体中,会得到照顾、支持和宣泄情绪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