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励志作文锦集六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励志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作文

励志作文 篇1

  几米曾说:“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惊喜”。

  平静下来的几米,发现了惊喜。遇事,心静如水,方能解决。而材料中篮球的悲剧,就在于它的冲动,它的愤怒,搅乱了那一池静水。

  心如止水者,虽繁华纷扰之世间红尘,已然空无一物——王守仁的人生如此,我们的人生也应如此。

  心静如水,又将如何?这是一些人的疑问。辛夷坞曾说过:“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时,人的悲喜爱憎就像这花朵一样,你睁开眼看它,它就存在,你闭上眼,也完全可以当它是虚无。这样想,就可以释然。”若遇事不能心静如水,那么你就是情绪的奴隶——有谁愿意自处于奴隶之遇呢?

  心静如水,遇事冷静,恐怕没有人可以比得上他了。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从容地领着两小童登上城楼,点香,端坐,抚琴。而城下,城门大开,有两三百姓扫除尘土……司马懿凝神注视着他,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他仍然淡定。司马懿一声令下:“退!”他的空城吓退了十五万大军。

  他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若他露出一点点的破绽,那么历史会不会就此改写?

  而如今的人们,又少了多少这样的淡定呢?在家里,因为一些琐事与父母起冲突,冲动之下口出恶言,伤了父母也让自己悔疚良久;教室内,一位同学因没有完成作业,而心生怒气,效率极低,时间都白白浪费;公交车内,一个人因被踩了一脚,而心生怒气,与他人争吵起来,甚而发展为动手打架……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当怒火如滚水般沸腾,明明知,又明明犯。冲动之下,诸事皆坏,难道不是情绪冲动这个“邪魔”在作恶吗?

  人生的波澜太多太多,有大有小,若一颗小小的石子也会让你的心激起惊涛骇浪,那么你的一生就可想而知了!心静如水,在面对大波浪时,你也能平静面对,直面迎击。有此胸怀,有此眼界,有此肚量,有此定力,方可称为“真才人”!

  正所谓——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人,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升格后的文章无论是精练程度还是文采程度都有增加,更重要的是,议论文的规范更清晰地得以体现,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写到某部分,就会意识到该议论了,或者是该详略对比了,或者该为结尾做铺垫了,心中就会对写作文的每一个程序了然于胸!

励志作文 篇2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村庄里,村民们安居乐业,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到处都是红花绿树,不知何时起,渐渐的,“隆隆”的机器声在村庄的上空盘旋,一棵棵树木应声倒下。之后的日子里,家家户户过上了更富裕的生活,可此时山坡上已不见了绿色的踪影。有一天,一场大台风刮过这座村庄,山上的泥石流将房屋一并卷走了。悲伤的人们开始懊悔,但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脚下的土地是我们家园的根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今,我们脚下的净土,犹如沙漏里的沙,日复一日地流失,带着我们焦虑和无奈一点一点流失。

  忆往昔,我们拥有了一本新本子,到最后却撕毁到只剩封面,不过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啊!日复一日,多少青葱翠绿的大树恑然倒下,在一群孤雁的哀鸣中倒下!我们并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对树木的*这么简单,伴随的,还是那无法挽救的水土流失灾害。

  渐渐地,当我们在茶余饭后坐下看电视的时候,发现那美丽的风景节目如流星陨落般消逝,人们觅之不得。却意外发现,多彩的风景已变成带着苍凉气息的宣传保护水土的公益广告了。当人们想起自己一次次对环境的摧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即将把那“保护环境号”的帆船搁浅的时候,是否有反思过?是否反思过我们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希望我们的世界是一如既往的美丽,我幻想中的世界,有鲜艳的花,高大的树,五彩斑斓的蝴蝶和漂亮的小鸟,泉水叮咚潺潺流过,不管微风拂过的是乡间小路还是罗马大道,飞翔的只有鸟儿和落叶,这才是我们的康庄大道!

  因为水土不同,才会南橘北枳;因为水土不同,土地才会有贫沃之分。但若有天水土都流尽了,敢问我们的路在何方,我们还能走多远呢?

励志作文 篇3

  昨天,我和周子清主持了一场精彩的辩论会:“人要在顺境中还是逆境中成长”。正反两方同学针锋相对,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也有自己的观点,现在我就来说一说我的观点。

  我坚定地认为:人应该在逆境中成长。如果一个人身在顺境之中,不管什么很小很小的挫折,都有人替他承担,这么小的挫折他可能都承担不起。那么,总有一天,心中遮风挡雨的人会离开,他再小的挫折都手足无措,更大的挫折,他承担得起吗?他会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吗?

  这好比有一颗小树苗的上方是遮天蔽日的大树,雨落在大树上,也不会滴一滴在小树上;朔风侵袭着大树,小树依然不会感到寒冷。可有一天,大树被砍倒了,小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有一年洪灾,风轻易而举地将小树连根拔起,结果可想而知……

  从前,有一个叫李想的孩子。上小学的一天,调皮的他剪断了一名女生的辫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他万分惭愧时,父母竟为他承担责任,像挡箭牌一样。从小到大,父母在他犯错误时一直为他辩护。最终,李想两次被学校开除……这不正是《母鸡与小鸡》的重演吗?可见,顺境害人。

  逆境可以激发人的上进心。如果在顺境中成长,那么它他就会坐享其成。如果身处逆境,他就会艰苦奋斗,努力打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海伦·凯勒一岁时又盲又聋,但正因为这个原因,她才刻苦用功,最终影响了全世界。她后来回忆道,上大学时,听力视力都带给她极大的不利,听课和考试非常麻烦,所以她才加倍努力。

  培根说过:“顺境中的美德是节制,逆境中的美德是坚韧,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所以,人一定要在逆境中成长!

励志作文 篇4

  很多大学生来信给我诉说一样苦恼: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

  特别郁闷的是有同学说:我发现自己以前做一件事还能坚持到最后,现在大学了就不能坚持下去,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

  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其实是需要意志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绝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天生都是有意志薄弱的时刻,能总是做到自我控制是很难的。

  为什么这位大学生觉得自己原来能坚持而现在不能坚持,我想他说的以前应该指高中阶段吧。我给他的答案是想想你原来为什么容易坚持?

  我猜测我的回答对他没有帮助,因为很少人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学到经验。除非他懂得把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拆解成一件件相互独立的细节并加以审慎的思考。下面的文字就谈谈我的分析,我希望除了分析坚持以外,也让你们看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式。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高中阶段我们都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良好的生活,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自习,按时睡觉。

  在一个有规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到了大学阶段,课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开始多了很多可能性,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你获得各种*的同时你开始失去你过去养成的节奏感。你开始慢慢更容易变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而不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

  这种被碎片化事情推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大学,一直到了职场,都会越来越严重。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你最好要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

  我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练字,锻炼,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哪怕就15分钟,进行宗教的祷告都好。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有了这些时间锚点,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开始为自己的目标取得进展。

  有很多朋友问我每天坚持回答大学生的问题累不累?我的答案是不累。如果没有意外中断的话,我每天大概是晚上10点到12点间才进行回复工作,虽然我要回复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都是集中快速回复,不需要我随时响应,而且我在固定的时间响应工作,也使我的工作保持在我能承受的节奏内,我的工作压力依然受控。

  要是我养成随时看后台信息,随时看消息回应的习惯,这样会让我陷入碎片化响应的模式中,嗯,这不正是很多人刷微博的状态吗?这种模式会让你的兴趣和精力无法有效集中到一个主题上,进而导致你所有的事情都随注意力转移,而不是随意志力坚持。

  大家要明白,对自己时间无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不是对自己时间有掌控的人,我们只是更有产出。按你的工作状态和方法做到这些产出是很累,但在我看来,我不过是在玩游戏而已。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再观察高中和大学的不同,很大一个原因在于高中的同学往往都是类似的行为模式,而大学里的同学各自兴趣不同,也许你想上自习的时候,你的好基友邀请来一盘“撸啊撸”,这个时候你的事情重要还是朋友之间的响应重要?

  这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你和怎样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在高中,因为有各种制度和外力约束,大家都被集体化成一种行为模式,往往能为某个特定的目标长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赶激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有充实感,和这个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上班以后和我很多从小玩到大的老乡关系越来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关系很好。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生活节奏的人。

  比如我的红颜知己“萧秋水”,我们就成为一种互相激励的关系。我的进步是她努力的理由,她的灵感是我工作的推进,我们彼此成为对方的激励,最好的同伴教育。顺便说一句她也有微信公众账号,想关注的自己可以去搜。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在大学往往缺乏和你有同样目标的同伴,这也导致你很难一个人特立独行下去,毕竟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自然基因行为模式。

  在一些211、985高校,为什么大家大学上自习的氛围依然浓厚?因为这里最大的行为模式就是考研和出国,或者加入优质精英社团。一旦你进入这样的学校,你很容易被这样的氛围同化,也就变成这样的人。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学不求上进,我也不太担心你不会坚持,因为班主任,家长,班委会,学校构成了一张网,为你设计好了每天的行为模式。中国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种学习*模式更为恰当,它的升学率成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人的*意志为代价的。

  但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让你在某个点上快速突破,脱颖而出,所以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到了大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又或者是班委会和学校,对你的管理是很粗放的,没有人天天监督你上自习,甚至是上课!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才会发现没有外力约束,他很难建立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即便是在职场,我也是比较反对在家办公这种模式。真正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让新员工在家办公而不是集中到办公室管理,不但不会产生工作效率,往往还可能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他会养成很糟糕的工作习惯。

  绝大部分人离开环境的约束就一无所成。想享受*的生活前提是你自己为自己选择了某种有控制的生活。

  这是像我这样经过十几年修炼的人才能勉强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时那么多人会去报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环境,二也需要上课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他们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4、我们根本就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还有一位同学留言说:我是一名大一学生,从去年开始到现在我做了很多打算,计划,但是我几乎没怎么实行过,现在上课我没啥兴趣,要不看小说,要不睡觉,要不宁愿发呆,但过后我又特后悔,特纠结,我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在这里,我过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甚至我有不想念书的念头,我很烦,特烦,可是我到底该咋办?我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我要怎么做?!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即便能够坚持,但是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标。

  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且被同伴和环境驱动去努力。到了大学,就业一时半会还很远,考研也得三年后,经过十二年艰苦求学的日子,人都想为自己放松一下,大学又不缺乏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我们想不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目标了。

  高中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上大学,上好大学。其实大学倒是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就业,就好业。

  为了上好大学高中发展了一套以拿分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影响人的思维开放性,但是就是能拿分,所以在高中这套课程体系所有的人都认同,它能帮你拿分。

  但在大学里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和让你看不到和就业这个目标的关系,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确很严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进展,只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衡量你现在离目标的距离是否更近,你就会慢慢忘记你的目标。甚至慢慢用还在学习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学生就应该主动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了解这些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主动在大一就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并找到恰当的手段衡量自己的进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是选择抱怨国家呢还是先去改善自己?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作所为是否让自己离目标更近

  有的大学生倒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难坚持。为什么?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难,都有老师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学,一切似乎都没有人给你答案,或者给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种是你想要的?这真很难讲。

  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目标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因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不是最佳的,在这种畏手畏脚的犹豫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进展,也就慢慢放弃了坚持。

  6、我们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还有一些同学看到了进展,但是也没有最终坚持下去。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心理学家说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迟满足感这个概念可能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这里我分享一个摘抄来的故事,也许对你有启发。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分析师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态度;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的父母的情况。我们也谈到她对工作与成就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其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她同丈夫和同事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她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我接着问,“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们早在小时候,就可以学会自律的`原则,避免只图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例如在幼儿园里,有的游戏需要孩子们轮流参与,如果一个五岁的男孩多些耐心,暂且让同伴先玩游戏,而自己等到最后,就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乐趣,他可以在无人催促的情况下,玩到尽兴方休。对于六岁的孩子而言,吃蛋糕时不把奶油一口气吃完,或者先吃蛋糕,后吃奶油,就可以享受到更甜美的滋味。小学的孩子正确对待家庭作业,是实践“推迟满足感”的最佳手段。孩子满12岁时,无须父母催促,首先做完功课,再去看电视。到了十五六岁以后,他们的实践更可以得心应手。到了青春期,他们处理类似问题,应该形成一种习惯或常态。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但人为目标奋斗得到一点点进展的时候,往往会奖赏自己放纵一下下,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话,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好吧,总结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

  1、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2、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3、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4、我们根本就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5、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所作所为是否让自己离目标更近

  6、我们的性格中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7、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能坚持,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很多细节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恰恰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你如果要改变,也只能针对每个细节,一点点去想办法完善。

  我还是想说: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性格。我建议你们不妨从按时吃早饭开始,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按时吃早饭会带来意志力的提高?可以看看《自控力》这本书。

  时间管理:我们为什么会浪费时间呢? 做好时间管理,做好自己 时间管理原则40条

励志作文 篇5

  人到中年,时常回味青春,常人的青春多做了谈资,文人的青春却成了文章。谈资无论多么热闹,都如缭绕的烟圈转瞬即逝;文章却因文字而保存,让人阅读、品味。

  在年少时,青春是难以启齿的字眼,是无人诉说的心事,是不让翻阅的日记,是不记功利的愿意。青春是莫名的躁动,是闪烁的泪花,是青涩的懵懂,是私下的小纸条,是课桌上的三八线,是捉弄人的恶作剧。

  在年青时,青春是激情与豪情、畅想与梦想、渴望与希望,像王蒙《青春万岁》序诗那样:“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在大学时,青春是教学楼前琅琅的读书声,是图书馆里满满的座位,是一间寝室八个人的窘蹙,是深更半夜不服的争论,是怀中抱着吉他、嘴里哼着歌曲的新潮,是囊中羞涩却心系天下的学子。

  在部队时,青春是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军毯、绿色的口缸和水壶,还有伴着进行曲的绿色方队;绿色是清新与自然、成长与生命、安全与和平的颜色。

  走过的青春,如天上的云,应风而来,随风而去。诗人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挥一挥手,带走了一段美好。中年与青年,中间隔着岁月,像树的年轮,没啥可数,也不愿去数,数到中间“树怕伤心”。过了那个年龄,装嫩都是赝品,青春只好惦记,翻一些褪色的照片,哼一些泛黄的歌曲。

  中年的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感觉的敏锐、思想的睿智、意志的坚定,是勇敢盖过怯懦、进取压倒沉沦。

  同学聚会,战友聚会,大多是怀旧,或带着最初的感动,追溯远去的记忆;或带着感叹的思绪,收藏曾经的珍贵。欢乐的时光无法留住,不舍的身影终将远去,相逢的喜悦、告别的忧伤挂在脸上。

  人生的奇妙在于看过去、看过来。中年看过去,太老成,好比施了催熟剂,植物不会高大,叶片不会密匝;中年看过来,太轻浮,好似患了幻稚症,连缀不起精彩的长卷,包裹不住漫长的人生。

励志作文 篇6

  前天给学生布置作文,让他们谈一谈如何看待微笑着面对失败。课堂上,我给大家举了很多的例子,有名人桑兰,实话实说节目介绍过的十六岁小女孩张蔚然,项羽乌江自刎,还有我身边的故事,03年我们学校老师的孩子因为四级没过从家里跳下来,04年华工研究生因为工作压力而跳楼,还有一些孩子离家出走的、自杀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写出真实的想法。

  今天把作文收回来,发现很多都是抄的。说实话现在的优秀作文太多了,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说学生想要获取他人的劳动成果简直EASY CASE。即使是现在很多老师所推崇的范文,仔细看下很多都留有他人的痕迹。不知道是要求高了,还是学生懒了,又或者其他原因,反正很难找到令我满意的作文。其实我不需要他们有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把文章提升到什么精神高度,只是想听一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属于这个年龄的真实的东西。

  不过还是有让我深有感触的文章。有位平时文笔很不错的学生写道:“说真的,我从来没有说过不会写作文,可这次,我却止步了。现实的我却不是以微笑面对生活的,我只能说,现实生活中的我,卑鄙、自私、复杂,连平日里的微笑都那么虚伪。……”

  看着孩子这样的文章,我感觉很心酸。她的世界似乎缺乏微笑。父母不够疼爱,同学不够友好,好朋友不够真诚……曾经跟她的父母通过几次电话,每次听到的都是父母对她的指责,即使跟其他老师谈起她的时候,老师们也认为这是个野学生,孺子不可教,因为所有的科目里只有语文好点以外,其他的都差得不行。这个孩子就象一只叛逆的刺猬,身上的刺在不停地扎着身边的人,在不断地伤害别人的过程中来保护自己。她以说谎来掩饰自己,因为怕被别人看穿,她也有柔软的心,只是大部分的人都没办法接触到。大家对她都敬而远之,所以她显得无比孤独。

  很想跟她说一些积极的话,但是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她需要的是真实的关怀。她特殊的家庭让父母已经无暇顾及她了,为了有缺陷的孩子,父母已经心力交瘁,所以她注定是不受重视的。她的刻薄与偏激促成了同学的逐渐远离,所以她的缺乏友谊也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其实她很爱自己的妈妈,也很渴望有朋友,潜意识里也想做个好女孩,但是就是不愿意去表露所有的东西。我曾经尝试过跟其他同学商量多与她接触,但是后来同学们说她脾气古怪就再也不愿意去与她交往。

  ……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意志才能微笑着去面对失败呢?就拿我自己来说,又何尝不想以微笑来应对失败呢,但是谈何其容易,做何其难。

  当失败到来的时候,我往往就会陷入沮丧之中或者会变得手足无措。幸好,我总是接受能力很快,我会尝试让自己快速去接受它,然后逼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阿Q精神倒是帮了我很大忙。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之后,现在我终于懂得如何让自己乐观地去面对一切。与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对比,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是何等地幸运,而这些我们看上去非常严重的失败,当我们跨过去的时候回头看就会发现只是我们脚下的垫脚石,只是当时我们处于失败面前才错误地觉得他们是一只拦路虎。

  (由于刚才要哄小侄女睡觉,吃饭,还要陪她玩,思路一下子没有了!先写到这儿了·)

  有多少孩子天生就是残疾的,又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身患绝症;还有多少家庭连温饱都没办法达到,多少孩子因家庭贫困而放弃求学的梦想……这个世界不幸的人太多了。所以,我们今天能有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拥有健康的身体,这就已经很幸运。所以那些所谓的失败,根本不能算是什么,只要我们足够坚强,就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所以只要自己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保有必胜的信心,前边的光明路依然在等着我们。

  曾经,我为自己体弱多病的身体抱怨过;为自己暂时的拮据苦恼过,为工作的不如意消沉过,为感情的不顺心沉沦过 ,为朋友的不坦诚愤怒过,为无法忍受的孤独号啕大哭过……但是如今的我,为自己依然活着并三餐能够温饱而快乐,为工作中的使命感而自豪,为有了一份归宿而学会恬静,为拥有一群好朋友而开心……阳光给予每个人的温暖都是同等的,只是我们每个人怀着不同的心情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它,才有冷暖差异。

  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微笑着去面对困难、挫折,一起去享受阳光温暖心房的感觉,告诉自己每天都是一个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