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谁无死励志短文
文天祥一首《过零丁洋》因其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名垂千古。是的,人生自古谁无死,有人死后狗彘不如,有人死后万年缅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英雄豪杰死后最终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人生自古谁无死,此言让我想起当代世界主流教育之缺陷!当今教育缺陷就是教育思想的单调与唯物,我们只谈人生观,闭口不言人死观,让启蒙教育只看到幸福,而看不到痛苦,只看到成长,而看不至衰落,只看到栋梁,看不到朽木,只看到生命,看不到死亡,只言理想的未来,没有严酷现实的艰难险阻!让很多年轻一代突然面对死亡穷困境界时,只是面对苍天,在绝望无奈中惊慌失措,即没有救人意识,也没有自救意识。
世界大厦由阴阳这对矛盾共同构筑,即让孩子看到阳光灿烂,也要让其读懂阴雨连绵,启蒙教育由家庭与学校共同构成,教育绝对不只有追求生存及幸福的正面教育,还需要如何摆脱死亡、摆脱困境绝境的挫折教育。人生的阅历来自哪里?不只是来自知识的积累、快乐的浇灌以及长辈的撘桥铺路,更重要的是来自挫折经历,甚至是死里逃生的刻骨铭心,这叫“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如何与别人分享幸福,但谁又能告诉孩子在各种事故面前,在流氓匪凶面前,在迷失方向的沙漠森林面前,在疾病缠身生命危难之时,在穷困僚倒走投无路之时,在大限将至奄奄一息之时,作为年轻人!又如何临危不惧正确面对呢?
古代启蒙教育除了道德教育以外,还有一种社会教育,就是因果教育,也可以称为生死教育,历史上古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坦然与从容,就是来自这种教育的启示。 死亡观就是让人正确面对死亡,以及如何选择死亡。有的人为财舍命,有的人为义舍命,有的人为爱舍命,有的人因无知而舍命,有的人为疾病而舍命,寿终正寝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不明不白离世,大多数人在不知不觉中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死亡方式,且死亡在恐惧里。而死亡观会指引临终者如何宁静安祥的离去,指引生者如何正确从容看待死亡。
生死观是什么?它告诉我们生命的来龙去脉,生与死,天与地,阴与阳,有与无,其实永远在相互转化中,生无所喜,死无所悲。生死观的理论包含在因果之律里,包含于圣人的思想里,例如儒典《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例如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首言“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如佛教经典《十善业道经》中的十善十恶变化及其规律等等。 宇宙万物包括日月星辰本来就是生死过程,生之勃勃,死之冥冥,循环往复,来去始终。生,没有什么可贺,死,没有什么可惧,宇宙本来天人合一,天变成人,人变成天,犹如水与冰的转化一样,水化为云蒸霞蔚,不必快乐,水化为冰封川海,不必悲伤,我们作为宇宙的能量载体,要相信能量只有转化,却从未消失!所以,当生命尚具活力时要为自己的灵魂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人生一世终有一死,既然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且又是无法预料的,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会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我们就有必要对死亡有个正确认识,即要有个正确的死亡观。有了正确的死亡观,懂得了如何认识死,也就更能知道该如何生,该如何面对挫折困境,该如何看待人生难逢的片刻幸福安逸。从某种程度上讲,死亡观教育能让人更清晰更全面的看待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从而能活的更淡泊从容,走得更宁静安详。所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死亡观教育,未必一定是件消极的坏事。因为我们无法选择是否尊严地入世,但是我们有权选择带着尊严与正能量离世,“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