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青青十二队
一路上我的眼里灌满绿色,碧绿的水田从路边延伸至天边,连天空都被映成了蛋清色。那天早晨开始下雨,雨点不大,但细密而急促,雨中迷茫的田野一片苍翠。雨落在平坦的砂石路面上,吸干了飞扬的尘土。早已不是当年30里地"尤特"要走34,N的"七沟八梁"扭秧歌的公路了,只听见车轮轻快的剁刷声。路两边高大粗壮的绿色林带,提醒着20年簌忽而逝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一个熟悉的路口将绿色撕开了一条缝隙...一左拐就是当年鹤立河的二分场了,不,是新华二队。
十二队以"村口"的青青稻田来迎客,田头矗立着一堵高大的白色广告墙,写着"水稻科技示范园区简介"字样,黑线红点绘画着各个地块的分布,颇有现代大农业的气派。下了,车,人便融于绿汪汪的稻田之中了。水田如此平顺、土埂如此规整,那水稻叶片粗壮、稻秆笔挺、齐刷刷绿茸茸地伸展开去,真是喜煞人也。尖尖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雨滴,珍珠似地闪亮,恍惚问,就像是遍地流淌着白玉般的"北珠"米,满天飘香......
田埂上竟然种花,粉色的波斯菊、金色的雏菊映衬着碧绿的稻田,我这才知什么叫做"田园"。
我说,这是当年二分场一连的地号,这水田管理真是一流水准呢。陪我来的场部宣传部长杨立君告诉我说,如今这是老谢家的家庭农场,他一家人就种了过去一个连队的地。
新华十二队,鹤立河二分场,是我曾劳动生活过3年的连队,也是我此行最想看的地方。"村口"的稻田,给了我第一惊喜,而进了"村"之后,接下来,我的"大惊小怪"便是连连不断了--
昔日50年代建筑风格的分场部办公室,被细心粉刷修葺一新,像一幢精心养护的古堡,一看就知在任的当家人会过日子。办公室墙上挂的奖牌真不少:黑龙江省创安文明单位、农垦总局文明单位、鹤岗市标准化党支部......左侧我曾工作过的那个"政治文化室"内,一排排宽大的木椅不落尘土,看来常有集体的会议在这里举行。房后那一圈劳改农场时期的土围墙已被彻底清除,知青宿舍已变成整齐的家属房,雨中的道路不见泥泞,路边处处花草;破旧的俱乐部原址上,奇迹般地出现了宽大的绿草坪、花坛年,山凉亭,将20年前那个劳改农场,改造成了一个花园式的生产队。知青大食堂变成了大商店、原先低矮的小卖店已卖给个人利用旧房养牛;机耕队大院宽敞的场地,成为各家各户的大型农机具安全免费的停放地。闲置的机修车间改成了标准化牛舍。惟有树木是一棵不可砍不能动的,一株株一片片密密成林高大粗壮,整个十二队破葱茏的绿树环抱,好一个青青十二队。
浙淅沥沥的小雨一直下着,生产队书记王刚说:一个多月没下雨了,今儿你来,把雨给带来了呢。心里就有细雨般的清凉掠过。与这片土地毕竟是30多年的缘分啊。持着湿淋淋的伞,抨咯膊都擎得酸了,在雨中东走西看这熟悉又陌生的十二队,一时清新一时迷朦,知青来了又走了,而这土地上的人,坚守着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这么想着,心里不竞生出了几分惭愧。队长齐有财亲自开着他的桑塔纳,带我去十二队的大户老谢家。老谢原是机耕队的,如今几个儿子都已成才,掌握一手机修技术,在家门口开着一家修理铺,生意很是红火。一家人还承包着30垧水田,院内大型农机具一应俱全,一趟房4个大屋连4个小屋,土暖气加电器,家庭固定资产20多万,是勤劳致富的殷实人家。齐队长告诉我说,大型农机具已不适合家庭农场的水田耕作,如今十二队的农户使用的先进农机大多来自浙江:宁波30、宁波354胶轮,再配上旋耕机、大犁、脱谷六镰,还有水稻插秧机和割晒机(它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小田鼠)。我不由在心里感叹:当年梦想的农业机械化,在这个水稻王国实现了。
接着又去闽姨的二闺女小平家,院里铺着砖地,收拾得整洁利索。靠边一溜库房,门板上写着一号二号三号...按存放的粮食农具不同类别,将库房分门别类编号,管理得井然有序。见到厨房里土法焊接的水箱和洗澡浴缸,再听说小平的丈夫是留在农场的双鸭山知青,这一家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了答案。院子里凉亭边百合扶桑开得正艳。俯地捡了不少紫色的百合种子,想带回北京去种。十二队是"老家",要看想看的人太多真是看不过来,去看看当年瓦厂的"同事"杨银花吧,那时她还是个刚从河南来的怯怯的小姑娘。想不到杨银花如今已当了姥姥,我正巧遇上她的两个女儿带着可爱的孩子来探家。银花家承包了3垧水田,丈夫勤劳能干,日子还过得去,老父亲已78岁,身板倒是硬朗。她冒着小雨把我送出老远,我在心里祝愿她家的生活好(www..cn)些再好些......
雨下个没完,但愿是风调雨顺的好兆头。队长说远道的来客,一定得去二库吃午餐。先是不解,当年那美丽而荒凉的水库,哪有吃饭的地方?然而那天的最后一个惊喜恰恰来自二库:水草丰茂烟波浩淼的湖边,竟然建起了一个鲜鱼馆。午餐除了自产的鲤鱼、河虾、农家鸡炖粉条之外,竟然还有一盘红通通的河蟹!河蟹,真是令人难以相信,那可是江南才有的水产啊,而今日北大荒的水库居然养起了螃蟹,一时竟以为自己是在阳澄湖畔了......
终是不得不离开十二队回新华了,实在是不舍。回头望去,见路边的电线杆上,依次挂着一个个小牌子,上面写着这样一些口号:种绿色稻、养黑白花、走生态路;三年改良,三年致富。想起齐队长对我说的十二队远景规划,计划用三年时间,以农家肥改良土壤板结,走绿色生态农业之路的想法,一路仍是兴奋不已。
青青十二队,在阳光和细雨中蓬勃生长。人的创造力,与绿色的生命一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