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销售励志小故事大道理简短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销售励志小故事大道理简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面对“谢绝推销”
这还是那位成功人士不太成功时发生的事。那年宋先生在一家保险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听说几个同事都从一家车行吃了闭门羹回来,就决定过去见识一下。
车行大厅门上的“谢绝推销”四个字赫然入目。他步履从容地走入大厅,前来迎接的经理满脸堆笑。但互致名片后经理愀然色变:“我已经被推销员骚扰够了,难道你没长眼睛,没看到门上的字吗?”
“我正是帮您改字来了,你应该写成‘谢谢推销’或者是‘谢绝客户’”。经理勃然大怒,高呼保安送客。
这时车行的老总闻声赶了过来。宋先生恭恭敬敬地对车行老总说了三句话。第一,贵公司销售汽车不也是在推销吗?第二,这字贴在门上,是顾客见得多,还是你们自己的员工见得多,这“谢绝推销”会给你们的销售人员带来什么暗示?第三,请问每天来车行推销的人有多少?
2、50人都不止!
“就算每天30人,那一个月就是900人,一年就是10800人。这些人三年之后肯定有20%的人要刮目相看,他们能够买得起豪华车,就像李嘉诚当年也做过推销员一样。但这些遭受冷漠拒绝的人会来你这里买车吗?他们的亲友同事会来你们这里买车吗?这些人的言语势必影响传播到数万人,而这庞大的群体都会为咱们车行打负面广告呀!倘若能在有空的时候请他们坐下来喝杯水或者聊聊天,那这数万人就都是车行的准客户和免费宣传员啊!”
车行的老总马上叫保安把门上的字清理掉,并邀请他共进晚餐。后来这家车行给了他18.9万元的生意。宋先生现在成功了,其实也没什么诀窍,与其他同事所不同的,只是能够将出发点调换一下,总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3、听懂下属的话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甚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你真的听懂了手下的话了吗?你是不是也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权威打断手下的语言?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手下还没有来得及讲完自己的事情前,就按照我们的经验大加评论和指挥。反过头来想一下,如果你不是领导,你还会这么做吗?
打断手下的语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员工缺乏被尊重的感觉。时间久了,手下将再也没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领导就成了“孤家寡人”,在决策上就成了“睁眼瞎”。与手下保持畅通的信息交流,将会使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以便及时纠正管理中的错误,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4、卖梳子的故事
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归,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有卖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发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要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就销掉了十来把。
第三个营销员销了百十把,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说,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都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您在每个庙堂的前堂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销掉百十把。
第四个营销员说销掉了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最便宜的礼物。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好几千把。
最终最成功的是第四个营销员,因为他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开发了广阔的市场!当然,从这个故事中,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能够得到不同的感悟和启发,而卖梳子给和尚也成了一个产品营销的一个典型的考题。
如果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能否找到梳子卖给和尚的第五种方法呢?
很多香客去庙里烧香,更多的是祈求佛主保佑平安,或者有其他婚姻、生育、康复、幸福、快乐的请求。在很多人眼里,寺庙并不是和尚居住的,而是佛主、神灵常驻的圣地。烧香许愿/还愿之后得到了心灵暂时的净化之后,香客们希望得到的是佛主无处不在的庇护和保佑。最好佛主能够承诺把平安、富贵等的内容写下来,这样每一名香客都会满意而归了!可是这种愿望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不断的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和祁福也足够了。
所以,在寺庙里本来存在着这样的心理要求。对比以把赠品的“积善梳”卖给寺庙里的和尚相比,为什么不可以把梳子作为佛主开光的见证和物质化的带有力量和灵性的护身符?告诉香客们这是经过在黄道吉日众多僧人共同诵读经书,并且同日佛主降福,给与隆重开光的“宝梳”!寺庙不是香客每天都能光顾的,但是有开过光的梳子随身携带,佛主的保佑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样一来,寺庙把本来作为不值钱的赠品梳转变成为给与香客保佑和力量的'宝物,而且还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这个价钱至少是梳子成本价的5—10倍),这样梳子成为给予香客更多保佑和平安的寺庙的延续性产品,而寺庙也得到了延续的香火赞助,两全其美!
所以,有别于累了梳梳头,或者是低于积善的感谢,把梳子事先开光,然后作为佛主保佑平安的宝物卖给怀着虔诚之心而来的香客,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和精神安慰,这应该是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最高境界吧!
5、非洲卖鞋子的故事
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正在寻找国外市场,公司总裁派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一个国家,让他去了解那里的市场,这个推销员到非洲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没有市场。”于是公司派出了第二名推销员,他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发回了电报:“这里人不穿鞋,市场巨大。”
这个故事常常被人们用来说明市场销售人员应该如何理解市场机会。第一位推销员一般被理解为态度消极,目光短浅,很容易丢失市场机会,第二位推销员一般被理解为态度积极,头脑灵活,看到了市场的巨大潜力,善于捕捉市场机会。人们常常提起这个故事的原因是希望大家向第二个推销员学习。
现在让我们来判断一下,哪一个推销员是市场营销人才?第一个显然不是,他只是一个收取订单的人;没有订单,他也就无所事事。 第二个呢?也不是,他也只是个推销员,因为他认为,“我可以推销任何东西,尽管人们不穿鞋,我也能让他们穿上”。
也许我们需要第三个人。他在非洲呆上半个月,给总部发回了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但有脚疾,需要鞋;不过我们现在生产的鞋太瘦,不适合他们,我们必须生产肥些的鞋。这里的部落首领不让我们做买卖,除非我们搞大市场营销。我们只有向他的金库里进一些贡,才能获准在这里经营。我们需要投入大约1.5万美元,他才能开放市场。我们每年能卖大约2万双鞋,在这里卖鞋可以赚钱,投资收益率约为15%。
故事补充到这里为止,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第三位推销员基本上是一位合格的营销人才,原因不在于他给公司报告中的结论,而在于包含了营销策划的一些基本要素。他并没说我可以“卖鞋”,他说明了这里需要什么鞋,投资收益率如何,怎样通过卖鞋赚钱。所以,营销人才必须懂得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财务核算等。
6、拿破仑逼小孩自救
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销售励志小故事大道理: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而非颜色。
有一次,一个推销员在纽约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
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创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
恭喜这个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给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销员。“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同样,也是我们内在的东西使我们进步,关键在于你自己,你有权决定你的命运!
7、小和尚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本故事中的主持犯了一个常识性管理错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由于主持没有提前公布工作标准造成的。如果小和尚进入寺院的当天就明白撞钟的标准和重要性,我想他也不会因怠工而被撤职。
工作标准是员工的行为指南和考核依据。缺乏工作标准,往往导致员工的努力方向与公司整体发展方向不统一,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因为缺乏参照物,时间久了员工容易形成自满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制定工作标准尽量做到数字化,要与考核联系起来,注意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