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
技术创新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重大的技术创新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欢迎大家阅读。
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1
1、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研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想带动下,海尔生产一线还活跃着小发明小改革的创新小组,他们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实际工作经验,发明出小工具,小方法,使自己和同事的生产效率成倍的增长。有一些员工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这些小发明被命名后,在集团内得到推广和肯定。比如,“孔涌刮板”、“强绪支架”、“杨明隔离器”等小发明都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海尔每年都对为企业在发明创造、革新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进行评比,倡导全员积极参与 、自我经营,充分激发员工活力。
(2)观念创新——企业技术创新的先导和灵魂
海尔在15年中发展成为中国家电第一,保持了高速稳定的增长,首先得益于海尔集团公司不断创新的观念,得益于正确的战略方向以及在应该进行战略转移时适时地进行了战略转移。 海尔的技术创新,以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海尔在发展中,始终注意一切以市场为中心进行决策,并在内部构筑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为此经常进行观念上的创新,以改变陈旧的认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领先者。其代表性的观念有:
专注于风险中机遇的观念—第三只眼理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企业要长三只眼,一只盯住员工、一只盯住用户、另一只盯住政策和机遇)。这种观念解决了中国一些企业只想靠*资助、害怕市场风险,不敢从风险中寻找机遇,不想从机遇中抓创新,不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观念。
创造市场的观念——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这种观念解决了有些人静态看待市场,在市场需求小时,便等待、依赖的旧观念,树立市场是创造出来的新观念,引导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创造市场。
市场的难题就是我们的开题——瞄准市场就像打飞靶。这就需要设计有超前性和提前量,必须不断创新,产品才可能有生命力。
(3)产品创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从1984年12月到现在,海尔经历了三个发展战略阶段,保持着战略发展的正确性和连续性。1984.12—1991.12,是名牌战略阶段。7年时间,通过专心致志做冰箱一个产品,形成名牌并提高了全员素质。1991.12—1998.12,是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7年时间通过冰箱发展到系列家电产品。1998.12以来是国际化战略阶段。从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成为在世界不同地方本土化的名牌。
海尔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正处于由多元化发展阶段向国际化发展阶段的战略转移中,也即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转化。海尔依靠国际化设计中心和信息中心实现当地化设计迅速拓展国际市场。具体是通过流程再造化、结构网络化、竞争全球化等三化保证发展战略的实施。
(4)管理创新—企业创新的基石
海尔在科研工作中,全面贯彻具有海尔特色的OEC管理模式和负债经营模式,明确每位员工所拥有的集团资源,制定经营目标,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有效激励,确保了科研开发的效果。
2、海尔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运行效果
海尔集团公司通过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创新系统,对企业创新网络系统实施了最优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度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核心竞争力。1999年,海尔集团公司实现工业销售收入215亿元,创汇1.38亿美元,全球营业额发展到268亿元,利税13亿多元。1997年以来,新产品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20%逐步提高到1997年的25%,1998年的40%,1990年的80%。研究开发投入1997年占销售收入的4%,1998年占4.6%,1999年占5.1%。1999年,海尔集团被美国《家电》杂志评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家电企业,海尔品牌价值增至265亿元。
1998年以来,新增涉足领域:彩电、计算机、手机、热水器、DVD机、生物制药、吸尘器、小家电、网络家电、机器人产业化等。产品花色品种繁多并形成富有特色的海尔产品群,已由试点工作前的27个门类,7000余种规格品种发展到58个门类,9200余个规格品种。1999年,海尔共完成新产品数量287项,比1998年全年增长10%,申报专利582项,平均每天开发1项新产品,每天申报2.3项专利,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80%,技术开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4.8%,获得国内、国际各级读科技奖励56项。仅2000年上半年,集团开发新产品162项,申报专利302项,平均每天开发1、2项新产品,申报2、3项专利,海尔集团所有上市产品平均有3项专利进行保护。
3、经验与启示
从以上案例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今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一个企业来说,只单纯的进行一项创新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1)企业的创新活动必须以系统的方式进行。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创新必须围绕企业的核心创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核心创新的顺利实现。海尔集团为确保海尔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提高其核心创造能力,不断开发试制新产品。始终坚持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只有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才是成功产品的理念,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不断了解顾客的需求,调整产品的开发方向,及时研制、开发可以占领市场的新产品。海尔集团的技术开发始终以用户的难题为课题,通过过硬的技术、工艺,开发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创造出新的市场和独享的蛋糕。
(2)企业竞争能力需要组织、技术、信息、资金等诸方面作为支撑条件。海尔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1984年200多人,濒临倒闭的小冰箱生产厂,发展成今天的中国家电名牌企业,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关键是不断创新,企业战略为企业发展提供方向;观念创新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行动保障;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组织创新形成企业有序的非平衡结构,使企业充满活力;而市场创新是企业活动的落脚点,技术创新为海尔核心力奠基。随着组合创新活动的进行,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信息流网络都在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以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动态调整又产生反馈作用,直接影响到创新活动的进行方式,就技术和资金而言,它们既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又在创新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加强,并对企业未来的技术创新活动发生作用。
(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效益的实现也就随之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中,技术创新效益的实现呈现出非线性的动态趋势。同时,技术创新的有效进行,需要企业内部战略、组织、资金、文化等诸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技术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发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缺乏有效的组合及诸要素的协同作用无法发挥,企业创新的效益也将下降,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4)随着竞争的激烈和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性的企业行为。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战略、社会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条件与战略目标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必须以系统的观点,从战略的高度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必须把产品与工艺,使用原有的技术与获取新技术能力、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中整合协调技术、生产和市场的各职能部门工作,从系统的角度来考虑技术创新效益问题,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制订上,既要考虑到产品创新和工艺改造的协调匹配问题,又要对创新活动中隐性创新效益有清醒的认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2
1、公司的技术创新效果
2003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工业捷报连连,一是中国汽车工业继上年创造行业发展高峰之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二是美国三大汽车工业巨头之一的福特公司将在中国采购的第一个零部件合同投向了河南中原内配,为当时刚刚闭幕的“两会”献上一份厚重的礼物。中国汽车零部件有名气的生产企业数以百计,福特公司缘何相中中原内配呢?而且一出手就是200万只的合同、400余万美元的交易额。
(1)只有创新、勇于否定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德龙先生介绍说,中原内配从创业至今已走过了45个春秋。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气缸套生产企业、亚洲最大的气缸套供应商,主营产品年产销量达1000万只。无论在行业还是地方都是龙头老大。但是企业始终未摆脱国有企业大而不强、大而不活的窘境,国际竞争力不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有企业的弊端日渐显现。公司高层认为只有否定自己才能完善自己,最终超越自己。为此,中原内配在市*的支持下,实行了彻底的*改革。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和技术骨干共39名股东出资购买了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全部的债权债务。新公司于2003年元月份挂牌运营。
改制后的中原内配通过减员增效、结构调整、国际化合作等措施,已呈现勃勃生机。在减员700余人的情况下,一季度完成的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税利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5%、12%、19.7%、23%。
(2)基于核心能力提升的技术创新体系
谈到与美国福特公司合作成功的原因,薛董事长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活力、技术创新能力加核心竞争力。活力指*、指经营理念,能力指企业的硬件,而最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发展,必须有自己的优势产品、核心技术及可
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国际一些知名汽车公司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往往把目光圈定在专业化生产程度高、改进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国内优秀企业身上。中原内配经过四次技术改造,拥有国内一流的内燃机配件加工、检测设备,具备生产国际水准的产品能力。如开发的康明斯C系列气缸套,采用了自主开发的铸态贝氏体材质,内在质量和各项检测数据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是康明斯国产化零部件中唯一零缺陷产品。
近年来,中原内配视技术创新为企业第一要务,时刻把自己置于行业技术开发的最前沿,倾力提升研发能力。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了省级技术中心,产品设计开发与主机同步,已累计开发出了数十种新材质、新技术、新工艺,获得了六项国家专利。2001年,研制开发了*新产品“平顶规则网纹气缸套”、“贝氏体气缸套”、“激光淬火气缸套”等新材质、新工艺、新产品,形成了企业独有的加工工艺和技术优势。
福特看中的正是中原内配超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保能力。早在1996年,中原内配就实施了与国际接轨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标准,2001年在全国同行业又率先通过美国QS9000、德国VDA6.1质量体系认证。目前,该公司正在实施国际汽车界最新、最严的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认证。用薛董事长的话讲:每一次认证,都使管理水平上升一个新高度,每一次认证,企业综合实力就得到新的提升,每一次认证,企业就成功打开了一片新的空间。
薛董事长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的调整和发展时期。专业化协作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面临挑战。如何掌握市场发展的主动权、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结构调整尤为关键。对传统产业来讲,确是一场硬仗。
近年来,中原内配制订了“强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经营方针,抓住汽车工业的“井喷”行情,加快结构调整,投资数千万元,开发新型节能环保气缸套,大量采用新材质和平台网纹、表面处理等新工艺、新技术。目前,该系列产品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发动机生产企业的主流机型。同时,坚持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加工线,新建六条数控自动化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笔者得知,中原内配在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主业做强、多边扩张”的战略中已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公司与*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河南省中原华工激光工程有限公司,积极推进激光技术产业化。设计并成功制造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六轴联动多功能数控激光加工中心。为实现内燃机最佳磨擦副,又投资开发了活塞、活塞环、曲轴瓦等内燃机零部件。目前已成为中原内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世界经济一体化即将到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已受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关注。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已将在华发展列为全球经济战略的一部分。世界排序前500强企业均在华设立了投资公司。从汽车工业来讲,包括零部件在内,设立的合资合作企业达700家以上。外资的进入,对中国民族工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内零部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方式,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参与国际化竞争。一个优秀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只有融入世界经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基于此,中原内配将国际化合作作为参与全球经济的突破口。与美国某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供货合同,年供货量150万只。开发的外径均布毛刺缸套一次打入美国市场。开发的美国康明斯气缸套,被列为*重点新产品,为中美合资东风康明斯发动机公司独家配套,可望于近期进入其全球采购系统。与福特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底特律发动机公司对中原内配也进行了考察,并达成意向。欧洲某集团公司已多次考察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继去年福特公司在华采购之后,今年通用、克莱斯勒、康明斯等公司也纷纷向其抛来橄榄枝。在当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饱受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扬,配套主机厂频频压价之苦的大背景下,中原内配在国际化战略中取得不俗业绩。
谈到中原内配未来的发展,薛董事长不无兴奋。他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600万辆以上,占世界1/10的份额。作为汽车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也将获得巨大发展。中原内配将弘扬“兴民族业、领产业先”的企业精神,保持和发挥行业龙头优势,抓住市场机遇,立足国内,加快实施外向型经营发展战略,打造国际一流的OEM企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2、经验与启示
(1)中国有上万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其中仅内燃机缸套这一细分领域就有不下百家企业在拼杀争夺,其竞争甚为激烈。以中原内配为代表的寡头集团几乎垄断了国内主流主机厂家的配套份额,而且逐渐扩大维修市场的份额;那些靠模仿别人以低价冲击维修市场的小厂,其生存空间则日趋缩小。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一些先知先觉的企业竭力打进国际知名公司全球采购体系,成为企业安身求存的新通道,这对强势企业来说这是一条阳光大道,而对于竞争力低下的小厂来说无疑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中原内配无疑是强者的智者。
(2)作为中国最大的气缸套生产企业,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未雨绸缪,不断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面对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注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才能为企业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3)强化内部管理,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该公司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1996年,在全国同行业首家同时通过中、英、美三国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在2001年9月通过了美国康明斯公司的QS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加速企业结构调整,公司在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基础上,进行QS9000、VDA6.1质量体系贯标工作。从原材料采购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到产品检验、包装,从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到管理评审,从文件和资料控制到质量纪录的保存,从合同评审到售后服务等等严格按照QS9000、VDA6.1质量体系要求进行了全方位、严格的规范管理,在全国同行业首家同时通过QS9000、VDA6.1质量体系认证,使该公司取得了大规模进军欧美等国际汽车发动机公司主机市场的通行证。
(4)积极推进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该公司为加速推进激光等高新技术在气缸套上的应用。先后与*激光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的武汉华工激光工程公司强强联手、集纳全国激光工程,材料学、磨擦学、热处理、加工工艺、发动机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并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主机厂的技术精英合作,针对激光技术在气缸套上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对激光缸套加工工艺进行系统集成,通过对系列工艺参数的优化整合,规范了从原材料到后续加工一整套激光缸套加工工艺,确保激光气缸套真正达到耐磨性强、耗油量低、配付性好,增强发动机的性能,同时也推进了气缸套行业的发展。
(5)观念创新,加速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才、技术成为竞争力的基础。该公司在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时,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建设,一方面实施“人才工程”,加大对职工的各种技术培训,选送职工到德国、荷兰等国家以及国内清华大学等大专院校进修,每年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等人才,增强企业的综合技术能力;另一方面本着“不求所有,但为我用”的用人理念,汇集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华工激光研究中心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博士后导师、博士、硕士等人才,为企业发展集聚人才优势,加快企业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6)强强联合,建立企业国际战略联盟。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最佳途径。该公司先后与美国康明斯(中国)公司、美国斯林格公司进行商务合作,产品已进入美国发动机市场,并成为美国康明斯公司(中国)气缸套生产基地,美国斯林格公司(中国)第一供应商。通过合作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公司的技术开发能力,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7)持续不断的推动技术创新,是赢得跨国公司青睐的基础。几年来,中内配公司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企业的技术中心建设,为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中心自行研制开发的珩磨内孔测量仪和双涨缩珩磨头等专利技术,使企业的产品创新如虎添翼。近两年来,该中心成功研制开发了激光淬火气缸套、等离子多合金元素共渗气缸套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使公司具有生产硼合金、硼铜合金、钒钛合金等各种材质气缸套的生产能力,基本满足了跨国公司对气缸套的多品种需要。
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3
(一)原始积累阶段
东软来自于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1991年,“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成立,主要承接国内项目;同年“沈阳东工阿尔派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东北大学占51%的股份,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占49%,主要承接日本项目;1993年,两家企业合并成立“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软件公司;此后,东软在各地先后建立分支机构,2001年,东软实施品牌整合战略,统一“东软/Neusoft”品牌,2008年,东软集团完成整体上市计划。
在企业初创阶段,东软选择了软件产品开发为主导方向,这符合当时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软件史上有筚路蓝缕之功的软件英雄辈出,求伯君研发中国首款字处理软件WPS,金山软件的历史就此展开;严援朝推出CCDOS,这是为中国第一台PC长城机做的汉字操作系统;王永民在发明了“五笔字型”,从根本上解决了汉字输入电脑“速度和效率”的世界性难题;王江民推出了KV系列杀毒软件,被誉为“杀毒软件之父”。在此阶段,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盗版软件盛行,许多软件企业无法获得合理的利润,从而*倒闭或转型;二是微软、赛门铁克等国际软件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处于萌芽阶段的民族软件企业技术实力远远落后,举步维艰。
中国软件产业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一度陷入困境,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机会。东软也不例外,企业开发出一款名为“Leader Report”的报表生成工具,但由于盗版软件的冲击而退出市场;此外,还开发出图形自动生成器Auto Win,当时的中国软件企业正处于初创阶段,并不需要此类软件,该产品因不符合用户需求而退出市场。在经历了困境之后,东软创始人刘积仁决心转型:“向针对企业的应用系统方面转移”,企业不仅重视技术的开发,还致力于为用户提供IT服务。东软开发出电信业务管理系统、房地产信息系统等行业应用软件,这为东软成为国内领先的IT服务企业奠定了基础。
东软从创建之初就积极开拓国际业务,主要承接日本企业的软件外包。1991年,沈阳东工阿尔派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成立,东软与阿尔派的合作正式开始,东软承担了汽车仿真测试环境软件的开发与设计,继而在车载音响系统、汽车导航系统及信息通信系统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开展合作。日本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东软因而从成立之初就遵循国际标准开发产品,率先实施IS09001、CMM和CMMI;东软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一批人才,不仅拥有软件技术,还掌握了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方法。此外,在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中所获得的收入,是东软后期开发IT服务和软件产品的重要资金支持。
(二)行业解决方案领域的“数字圈地”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东软以开发软件产品为主。1996年,东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第一家在资本市场上市的软件企业,东软被投资者所看好,从而获得了大量资金。关于企业该如何定位引起了争论,业界人士认为将资金投入到软件产品开发中是最好选择。东软创始人刘积仁在对世界软件产业格局和技术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后,将企业定位于“一个解决方案和软件服务公司,而不是一个提供软件产品的公司”。从1997年开始,东软改变了以软件产品开发为主的企业定位,开始大规模进入我国IT解决方案市场,被称之为“数字圈地”。 当时,我国各个行业和*部门正着手信息化建设,IT解决方案市场尚处于启动和快速发展阶段,东软努力在行业发展初期成为业界的领导者,所谓“圈地”就是在各个行业和部门占领“数字领土”。东软积极投入到我国社会基础设施信息化的项目中,选择了有发展空间的行业作为用户,并且选择需要东软持续为其提供IT服务的行业,先后为电信、电力、社保、金融、医疗、交通、制造业等行业提供IT解决方案。以社保行业为例,1999年,东软作为骨干单位参与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平台”的研发工作,承担了总体技术负责及项目管理工作,同时参与了社保信息化建设基础规范和标准的制定;2000年,系统正式推出,东软也相继为全国各地近百家社保用户实施了核心平台。对于电信行业,1995年,邮电部电信总局提出了开发和建设“市内电话业务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即“九七工程”,东软承担部分试点城市“九七工程”的实施;1998年,东软为辽宁联通建设了“集中计费与客户管理系统”之后两年内,中国电信、中国wang通、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也成为东软的客户。
东软在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软件产品研发,而是积累了大量平台产品构建的技术和经验,为能力成长和产品创新奠定基础;其中,以开发国土资源部的电子政务平台最具代表性。2003年,国土资源部为开发高度资源共享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进行招标,东软在竞标的21家企业中获胜。2004年初,项目正式启动,进入需求分析阶段,东软的需求设计人员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通过会议、产品演示、小组讨论、文档反馈等形式进行了需求交流。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提出要开发一套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国土资源部所有的业务系统都构建在这个平台之上,各地国土资源部门也可逐步在这个统一的大系统上开发自己的系统,从而形成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国土资源部要求系统必须预置部分模块化组件,未来业务流程发生改变并需要重新开发系统时,只需对这些模块进行重新组合;双方就模块化组件的大小,即组件所涵盖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组件太大,功能太多,很难满足未来业务的.需求,再次开发系统还需重新设计;而组件太小,功能太少,又失去了复用的意义。双方对每个模块化组件都进行了反复讨论和定义,最终确定了合理的组件库。
(三)开放式创新与能力成长
东软在定位于解决方案和软件服务公司的同时,明确了开放式创新的发展战略。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软的主要业务是利用Oracle、IBM、Sun,SAP等国际企业提供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产品,针对用户的实际经营业务,构造合适的行业解决方案。刘积仁将此比喻为:“解决方案就像一辆汽车,东软就是这辆汽车的提供者。汽车有轮胎、车厢、刹车等设备,东软会选择一些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价值的产品去开发,但不可能做所有的东西,那些就通过合作伙伴来提供吧。”
东软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积极与国外知名IT企业开展合作。有选择地与合作伙伴共建专项技术能力中心,以加强与合作伙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IBM、Oracle、SAP等合作伙伴通过能力中心帮助东软更懂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东软与合作伙伴的核心骨干团队经常进行互访、技术交流等活动,还积极参与合作伙伴举办的技术论坛。例如,东软的多数用户选择Oracle数据库,作为Oracle的高级认证合作伙伴,产品正式发布之前,Oracle会邀请东软合作测试,因而东软可以及时获得Oracle的技术信息、支持工具和资源;此外,Oracle还为东软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帮助东软掌握新产品的功能,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新技术实现创新。
东软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重视对用户知识的吸收。为了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业趋势,东软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公司级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与客户预期匹配度,针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制定改善措施,不断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及客户满意度。东软每年都举办“东软解决方案论坛”,该论坛是*、厂商、研究机构、行业专家、行业CIO以及媒体间相互沟通、交流思想和经验的平台,已成功举办12届,目前已成为IT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论坛是一场客户大会,每届都设有用户广泛关注的主题,涉及IT行业的多个领域;此外,众多国际知名厂商IBM、SAP,Oracle等也积极参与,“东软解决方案论坛”将用户、合作伙伴以及东软有机联系起来。
东软在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的同时,坚持自主开展研究与开发,重视对外部技术知识的转化和积累;为此,东软对内建立公司级、事业部级的两级研发体系。公司级研发体系包括技术策略与发展部、基础软件事业部和解决方案技术中心,公司级研发体系注重公共技术、公共框架与构件的研发,并推动技术复用,跟踪新技术,开拓新商业模型,负责企业R&D技术交流、投入方向的监控等。事业部级研发组织则在公司级研发体系提供的技术、平台和方法论的指导下,专注于满足本行业内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对于显性知识,东软通过知识管理门户、技术月刊和可复用资产库,确保知识与经验可被充分、及时获得与分享;而对于隐性知识,则通过建立知识地图,将技术人员能用到的知识进行有效分类,每类知识后面都列有专家详细信息,使员工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此外,东软还通过技术论坛和定期的主题技术研讨会,建立互动式的交流、学习与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技术交流氛围;将各个事业部在实施解决方案过程中积累的核心技术和用户需求知识转化为企业范围内的公有知识,使得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运用的核心技术得以在组织范围内存储和共享,这为自主开发软件平台产品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四)中间件产品UniEAP的推出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推广,用户对IT系统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东软在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软件开发效率低,迫切需要在企业内部积累各个解决方案中可复用的技术,并将其抽象和封装以供重复利用。对于用户而言,IT技术发展迅速,面对海量的技术选择,用户在IT方面投资的技术资产很容易过时;此外,随着用户IT技术能力的提高,在选择行业解决方案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尤其是大型企业用户,更希望自己能主导系统开发,并在系统实施成功后,可以根据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自己进行系统升级和改造。 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一款平台产品以解决上述IT服务提供商和行业用户面临的难题。UniEAP应运而生,2007年,东软将UniEAP作为独立产品提供给广大用户企业,它的全称是Unified Enterprise Application Practices,在软件产业通常被称为业务基础平台。UniEAP具备了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系统架构,提供了标准接口,模块化组件通过接口可动态插拔;UniEAP包含模块化组件,可分为技术型组件和业务型组件,技术型组件可以屏蔽大量开发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业务型组件是面向各个行业常见业务的,例如,报表分析和表单等,这些组件接口简单、使用灵活,可以根据用户具体需求进行配置。为此,东软在UniEAP开发过程中采用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技术。IBM公司认为SOA是一种方法,它所设计的软件可将业务应用程序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服务”,人们可以在不考虑它们所归属的应用程序以及所运行的技术平台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服务。UniEAP是一个面向服务的业务基础平台,它可帮助用户开发、部署面向服务的应用。用户可以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应用架构,并在实现业务需求的同时,生产出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可复用构件,从而为保护用户投资、形成用户软件资产带来极大的便利。
此外,UniEAP还为用户提供开发应用软件的方法学,提高应用软件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用户可以使用UniEAP自带的管理控制平台监控、维护和管理IT系统,根据业务需求变化对其进行调整。UniEAP是可快速构建应用软件的平台产品,它使得应用软件的开发者可以仅关注企业的业务流程,而不必关注其具体技术实现,降低了开发难度,因此,UniEAP的出现使得用户自行开发应用软件成为可能。UniEAP能够屏蔽技术细节,从而做到技术的变化不影响企业的业务流程,还具备了可扩展性,使得系统能够跟随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更新。
UniEAP提供了标准的软件架构,预置通用的软件模块;如果把各个行业解决方案比喻为建筑物,那么UniEAP就是这座建筑的“框架”和“地基”。东软的电信、电力和社保等事业部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软件开发,可跳过部分基础性的开发工作,根据行业特点和用户具体需求添加模块,这提高了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复用度和开发效率,为东软快速构建解决方案提供了工具。在开发出UniEAP之后,东软形成了IT服务和软件产品业务之间的良性互动。东软继续深耕于各个行业IT解决方案,UniEAP成为实施解决方案的基石,基于UniEAP开发出电信业务运营支撑解决方案、电力营销解决方案、公共卫生解决方案、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部门解决方案(社保、税务、财政、质检、电子政务等领域)及制造和商贸流通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而在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东软与用户的密切合作也使其更加了解用户需求,从而不断完善UniEAP架构和组件,已经开发出UniEAP1.X、2.X、3.X版本,4.0版本正处于研发阶段,产品技术性能逐步提高。
技术创新企业成功案例4
杜邦公司发明的尼龙(nylon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30年杜邦研究实验室从严格合成的材料中第一次获得有使用价值的纤维,被称为人造丝,通过4年的反复试验,终于完全合成了实用的合成纤维,到1938年正式宣布这项发明,定名为“尼龙”,并与1939年开始投产。由于它强度大、耐摩擦和不易腐烂,在国内外市场大受欢迎,并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地应用到飞机和汽车轮胎用衬布、军用服装、降落伞和其他用途等。杜邦公司这个存在近两个世纪的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一直是以它的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其工业研究实验室为核心,展开了可能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化工企业的发展历程。它的四次产品大换代都是由科技研发的重大创新并打开新的产品领域所产生的。杜邦公司近200年的发展过程说明,科技研究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大型联合企业在有机化学工业创新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这些企业本身构成了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企业内部的研究与发展部门。 点评:化学工业的创新说明了研究与发展部门在创新系统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研究与发展部门与外界的联系非常重要,因为这些联系提供了市场和基础研究的信息,随着化学工业不断进入更专业化的细分市场,与客户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这样的基于基础研究的技术市场前景看好,企业与上游的关系也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