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200字精选
导读:相遇、白昼流星和护航都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接下来,的小编为大家带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1200字精选,请欣赏!
篇一: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完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在观影过程中,我曾数次落泪。在电影的七个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前夜》和《相遇》。
《前夜》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的开国大典前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情节给我的感触特别深:为了让国旗升到旗杆顶端稳定下来,旗杆顶部必须装一个固定的金属球。但是,在演练升旗的时候,由于这个铁球的强度不够,受到旗帜的冲击后就断裂了。为了能确保在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时,能让五星红旗顺利升上旗杆,必须将铁球内加入适当的镍和铬,让铁变成钢。可是,当时的新中国刚刚结束了战乱,百废待兴,哪里去找镍和铬这种有色金属呢?最后是再一次发动人民群众,动员大家捐出含有镍和铬的东西。一听是为了开国大典的升旗仪式,大家的热情都很高,积极地参与捐赠,但都不是炼钢所需要的镍和铬。最后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教授捐出了实验室最后一块铬的样品,最终制出了升旗所需的钢球。
看到这里,我感触很多。有谁能想到70年前的今天,我们的国家是这样积贫积弱,物质匮乏呢?今天的中国,冶金、制造,石油,化工等各种工业门类齐全,产量丰富。放眼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政党能在短短的70年中,让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取得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成绩。我真为祖国自豪!
我是中航工业的航二代子弟,我的爸妈是国家小三线建设中的一员。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的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和*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我们福建省三明市的三明钢厂也是三线企业。
我父亲是1966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即今天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大学毕业后,来到我们的山沟。听父辈的人说,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茫茫原始森林,野兽出没。他们搭窝棚,钻山洞。深挖洞,广积粮。我父亲那一代人,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克服了种种艰难困苦,让中国的航空工业走在世界前列。让我们的大飞机能飞过祖国的蓝天;让我们的歼十、歼20系列飞机能飞到我们的南沙群岛。
我有很多发小现在依然奋战在航空一线。2015年是我们小学毕业30周年。那一年的国庆聚会时,他们曾和我说,“9。3”阅兵式的时候,当他们看到某某型号的飞机飞过*广场时,一想到上面的XX器件是他们生产的,心中就无比自豪。
今年的阅兵式上,我再一次看到了空中加油。这个号称中国8911工程的项目就是父母所在的单位主要参与攻关的。正是因为有了空中加油技术,我们的战机才能够飞到南沙群岛,才能保护祖国最南端的领空,捍卫我们的主权。每次阅兵式看到空中加油,我心中都无比的激动和骄傲。
《相遇》讲述了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一个平凡的科技工作者的感人故事,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原子弹核工业人的艰辛和奉献。我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看过一部电影《邓稼先》,这部电影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邓稼先先生的感人事迹。让我从深度和广度上,更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历史,了解了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中国的“两弹一星”离不开像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的努力,也离不开像《相遇》里高远这样平凡无闻的科技工作者的奉献。一代代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科技人,情铸边关恋。青春无悔,岁月无憾。是他们在大漠深处,无私奉献,献了青春,献子孙。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我们应该致敬学习的榜样。
今天,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所处的环境,所拥有的条件比我的父辈们不知好多少倍。我要更加努力,好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篇二: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今天是*70岁的生日,70岁对一个人来说已经是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了,可对*而言还是很年轻很年轻的,上午刚刚看完让我心潮澎湃的阅兵式,下午我又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它是由7个不同时代的重大事件中小故事组成的反映了小人物为大时代所作出的贡献。
前夜是我最感动的故事,新中国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开国大典前夕,一个电动升旗装置困扰着包括设计师在内的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保证开国大典上由*升起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告慰28年革命中牺牲的2000万人,每个人都不断的努力排除一切的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可是当离开国大典验收只有几个小时才发现电动升旗装置的阻断球有问题时,解决的办法是在金属球中加入稀有金属制成合金球,可是这些稀有金属去哪里找,这困扰着每个人,这时深夜中高音喇叭再次响起,全北京的人在得知消息后,将家中仅有的金属制品,小到金属眼镜架、小朋友的长命锁、家中的铜火锅;大到电子管收音机、清华大学中唯一的一块稀有金属样本,大家都踊跃捐献。电影最后当有恐高症的林治远颤颤巍巍地爬上旗杆顶部将阻断球焊接到旗杆顶部时,我们每个看电影的人都好似一块石头落了地一样轻松。当他站在*身后看到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奉献与爱国。
夺冠是我最有切身体会的一个故事了,这个故事里的老房子,老屋顶,弄堂里的生活,又让我回忆起了小时候的生活,让我感到到亲切无比,在电影中当看到小男孩在楼顶架起天线的那一刻我周围很多人都笑出了声,当看到人们为女排失分感到紧张与惋惜,为女排的每次成功扣杀得分感到激动万分,直到最后女排夺冠后的喜悦,让我回忆起来很多儿时的快乐时光。这个故事又以徐峥特有的幽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回归是我在看预告片时最喜欢的,他是通过“时间”这一主线把整个故事串联了起来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最深刻“国旗必须在0:00升起不能早1秒,但也绝不能晚一秒,我们已经等待154年了,等待太长的时间”,在王洛勇饰演外交官的努力下,在强大祖国的支持下国旗准时升起,对香港来说那一刻是宣告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回归又通过“手表”这一支线让我们更加的体会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最后换表的时候,也体现了国家对香港警察的支持,相信他们能更好的维护香港的繁荣团结。
北京你好,是一个大爷一出戏的节奏,葛大爷的功底倒是无人能及,北京大哥的形象有血有肉。故事中北京市民的生活气息刻画的活灵活现,有着明显地域性的标签,同时也有对在5。12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的哀悼。
相遇、白昼流星和护航都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要努力学习的。
当电影结束的时候和往常不同没有人急急忙忙地离开座位,而是都坐在座位上静静地聆听《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带给我的力量,我相信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篇三: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流,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这首《我和我的祖国》,在金秋十月,在祖国70华诞期间,是播放率最高的一首歌。祖国各地,歌唱着华夏儿女激动的心情。
街景上各处飘扬着红旗;快闪里播放着我爱中国;电影院上映着3部国庆大片;身边洋溢着喜庆,繁荣的气象。祖国70年,经历了巨变。在公司组织下,我们带着激情昂扬的心情,走进了电影院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这部大片,回顾历史,见证发展,铸就辉煌。
电影从7个小故事着手,小人物表现大中国,以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点滴来透视祖国的发展变化。全程温暖,真实,感染力强,情不自禁地随着故事时而紧张,时而喜悦。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前夜》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开国大典上*将会按动按钮,亲自升起新中国五星红旗!这是新中国首次使用电动系统升降国旗,电影讲述了黄渤饰演的工程师反复试验,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站在*身后亲眼目睹了五星红旗升起的故事!看了以后,我感觉,国旗是神圣的,开国大典的升旗仪式更是代表新时代的象征。电影中的工程师,在验收前说了一句“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当时我看了心里就倒吸一口凉气。工程师与时间争分夺秒,反复试验,其中hai发生插曲,钢柱断了;国旗扯进了栏杆。工程师不顾前方阻拦,一个劲的往前跑,来到*前,最后他一个人爬上去,过程中他克服恐惧,不屈不挠,最后焊接完成,这时我的心才放下了。小小的故事,体现了大大的爱国心。
第四个故事是《回归》讲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期间的故事!以修表匠的视角再现了中英交接仪式上惊心动魄的一个个瞬间!交接的关键时刻,英方超时23秒,打乱了交接节奏,再之后是英国国旗提前了12秒降落。但是,纵然状况频出,安文彬指挥着中方在各个流程上和时间赛跑,最终将时间拉回了原来的轨道!整个过程演绎得惊心动魄,非常精彩!
最后一个故事《护航》故事讲述了2015年9月3日阅兵式期间,作为最优秀、也是最全能的飞行员宋佳在阅兵式上作为后备飞行员的故事!长久以来,阅兵仪式都被视为是展现国力,扬军威的最佳方式。体现了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彰显了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其中代表中国力量的正是我们的军人。影片中的女兵甘于奉献,不计个人荣辱,即使是备飞,在最后也把机会让给队员。女兵坚韧不拔,精益求精,在模拟训练时,即使旋转到晕厥,但一想到儿时飞翔的梦想便意志坚定,神志清晰,最后巾帼不让须眉。
最后引用一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则国*,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果中国梦是一艘巨舰,那我将爱岗敬业,忠于职责,做一名更加合格,乃至优秀的水手,与祖国共进。如果我有所爱之人,那她的名字必是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