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励志文章

  带着感恩的心去聆听,所有的喧嚣退去,爱的声音在心中回响;那么关于感恩的励志文章是怎样的?以下仅供参考!

感恩的励志文章

  读研的时候,有个辅导员老师,姓于,上海本地人,40来岁,小个子,强迫症,爱叨叨。我们办公室和他一层。研三写论文那会忙,有时忙到10点多才走。有次我晚上走的时候,看见老于强迫症又犯了,“哐哧哐哧”怼门(因为他怕门锁不牢)。我就问:“于老师这么晚走啊?”老于说他父母病了,白天要陪床,工作只能趁晚上过来赶紧做做完,怕耽误进度。又跟我说他父亲病得还算轻,至少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他母亲就要有人护理,那些护理的人都不尽心,有时候失禁了也不马上换尿布,他很生气,却也不敢说,因为护工不太好找,只好自己换。说到这,平时严肃的老于还是有些动容。然后还问我工作找得怎么样?周围同学都找到工作了伐?让我早点休息,别熬夜。我也寒暄了两句,让他小事可以找我们同学做。然后就走了。随之身后“哐哧哐哧”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现在再想起来那个场景,颇有感触。可能现在我们父母身体还都康健,所以我们即使不管他们,他们也不会要求啥。我在考研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理解了“No News is Good News”这句话含义,能静下心做我们喜欢的事,现在看来是最大的享受。当我们还怀念着无忧无虑的童年、可以专心学习的中学、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学时,也许我们现在的时代仍然是值得我们珍惜的、最美好的时代。感恩当下,也许才是我们最好的状态。

  前段时间,因为某些原因眼镜找不到了。我的近视大概300度左右,没了眼镜迷离得不行,如同雾霾天。生活产生了很大变化,一是照镜子时感觉自己皮肤润泽了好多,因为眼睛自带了磨皮效果;二是对周围感知变慢了,踩到东西后不能直接瞅一眼,而是要蹲下摸起来,再看一眼,然后默默说一句“哦,是这个…”;三是对人的感知变差了,同事间一米之外我根本就不知道是谁,但还要保持微笑,真的好气。第二天上班时,我出于安全考虑不敢做实验,只能在电脑前处理文档,但必须把脸贴到离屏幕很近的距离才能看清楚字,打一会儿字脖子就很酸。坐公交的'时候也只有等到车离得很近时,才能大概确认是不是要乘的车。那段时间我突然体会到一个老人的感觉——很努力地去生活。而我的努力仅仅是从视觉上。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出狱后发现自己曾经生活的世界变了,他老却的身体拉扯着他融入新生活的希望,直至他最后发现他根本适应不了这个新时代,只能在公寓的房梁上一了百了。瑞德将老布的死归结为*化(institutionalization)。而我看来,陌生的世界诚然是压倒他们接受环境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对他们来说生活本就不易,记忆力退化、病痛折磨、新兴生活方式的迭代都在压缩他们的生活空间。我们年轻人可以奋不顾身,可以说走就走,可以在跌入深渊后,瞬间满血满复活,因为我们还年轻,我们的身体跟随我们,意志服从我们。这不是永远属于我们的,这只是一个暂时属于我们的、最好的时代。

  我认为,讲感恩不是为了单单感谢,而是知道有些东西是我们偶而得之,但不属于我们的。正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对客人感慨“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这些东西只能“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而“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点小确幸,有些东西属于我们之时,我们可以创造一些奇迹,但也许它们会走得很快。我们应该珍惜当下,也感恩那也许只有一秒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