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对于家庭教育,家长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父母的价值观以最佳方式传递给孩子

  首先我想以一个故事开始,故事的名字叫《分苹果》,大意是:

  美国一位着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封回信,一封来自一位著名成功人士,另一封来自*服刑犯人。他们谈到了同一件事:小时侯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成功人士小时侯,妈妈告诉他想得到最大的苹果就去整理草坪,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目标;而罪犯小时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示是:真实地表达拿大苹果的意愿会受到批评,而违心地说自己愿意拿小苹果的时候,反而能得到大的苹果,从此他学会了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最终学会了欺骗。

  由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想到我们成人的价值观用什么方式、途径传递给孩子合适是最重要的,例如:孩子们都非常的喜欢听故事,常常缠着家长讲。我们何不顺应孩子,每天给孩子有目的地讲一两个故事呢?故事讲完了,别忘了给孩子提几个问题,把道德知识、好的行为习惯规范融进故事,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父母的“身教”与“言教”

  如何正确的进行“身教”与“言教”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幼儿道德品值得形成,家庭是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常言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思想、行为、生活习惯无不对孩子产生影响。例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虽然现在是大班,但是在班内还存在许多迟到和旷课的现象,有的家长也许对此不以为然,。

  有的孩子一直坚持着按时上幼儿园,父母忙碌着上班,有一天父母休班了,早上实在是想多休息一会,刚开始孩子还坚持上幼儿园,怕迟到,经过家长劝孩子说些迟到一次没关系之类的话,孩子就会以为幼儿园迟到没有关系,但是你能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想一想,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上学可以迟到,有的家长会这样说:上小学后,我们就不迟到了。你想这可能吗,一个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的,何况孩子已经觉得上学可以迟到,没有关系。再说,经常迟到的孩子很容易形成对什么事也不在乎的态度。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的生活有规律。

  (三)父母的教育应奖惩分明

  表扬鼓励是家庭德育的重要方法,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防止孩子贪图物质的满足和享受,促使孩子在思想行为上不断进步;给予物质奖赏不要事先许诺。事先许诺多了,会使孩子讨价还价,养成斤斤计较的庸俗习气,以至完全失去物质奖赏的积极意义。(许诺多了,家长遵守还可以,但是家长由于工作忙活是其他原因,没有遵守诺言,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对您产生不信任感)

  在批评惩罚孩子时,头脑一定要冷静,批评惩罚必须公正合理,不能在不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鲁莽行事,任意批评惩罚孩子,还要注意时间、地点、场合,最好不要当着外人的面,一面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这一点我们家长要特别注意。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越大越难教了,不听话了,在这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一定的选择权,让孩子觉得凡事都有商量的余地,对孩子就避免用(教训、带、命令、要)等字眼,而是改用(鼓励、支持、提醒和讨论)等字词,更要互相尊重。

  (四)正确对待早期教育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一些东西,片面的理解早期教育,传统的识几个字,算几道题,背几首诗,导致与早期教育在本质上的相悖:一方面,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另一方面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导致厌学的同时,更在器官神经发育上造成弊端。

  专家认为: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坚韧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才是幼儿教育要完成的任务。实际上,幼儿期的孩子正处在游戏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应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研究还表明:不玩的孩子不聪明。试想如果让一个小孩子老老实实坐上一天,对他来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同时也是很困难的。因此,要想使孩子头脑更聪明,就不要束缚孩子,而应该带他多走进大自然,多跑出去活动活动。实践证明,爱运动的孩子,那些从小被家长放手惯了的孩子倒是不容易磕着、碰着,因为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强,个性活泼开朗,智力发展空间大;反之,保护过度的孩子则动作不灵活,自控力差,个性内向,容易孤僻、胆小,相对成功的空间也比较小……

  有关家庭教育方法推荐:

  家庭教育包括有意教育和无意教育。那么,如何理解“有意”和“无意”以及怎样处理其关系呢?

  所谓“有意”,就是家长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不放过任何教育孩子的机会,这里主要指言教,就是用言词循循诱导。家长除对孩子进行说教外,还有很多工作和家务需要处理,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孩子喋喋不休地进行说教,这时“无意”的身教就是主要的教育方法了。“有意”和“无意”教育均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而“有意”和“无意”教育配合得好坏,也就是说家长的言行是否一致对家教效果的影响更大。

  另一方面,孩子也会对家长听其言观其行。家长不时地用美好生动的词汇、振振有辞的道理教育孩子,而自己另行一套处世之道。如果家长“有意”的言传和“无意”的身教统一不起来,久而久之,美好的“言传”必定会失去光彩,孩子对心目中的家长产生反感,而且很有可能使“言行不一”“生根、开花、结果”。

  一些家长常有这样的感觉,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没有什么不妥,而孩子很反感,教育效果也不佳。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大可能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机没有选择好。家长不能根据时间、地点和孩子的情绪来进行教育,孩子是难以接受的。那么,家长教育孩子应选择哪些时机?

  1、孩子取得成绩时。此时,孩子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心情特别好。家长应在称赞和鼓励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和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乐于接受的。

  2、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家长不要训斥孩子,而应帮助其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所在。孩子不但学会怎样走出困境,而且加深了与父母的感情,乐意听从父母的教诲。

  3、有较大过失时。这时的孩子会有负罪感、畏惧感,只要父母能体谅其过失,在指出严重后果的同时,找出原因,孩子是能接受批评教育的。

  4、受到委屈时。由于这时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事而受到误解和指责。这时家长应保持冷静的态度,在仔细调查分析的情况下,客观公正地对待孩子。

  5、对某种事物产生极大兴趣时。家长既要鼓励、支持,又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钻研知识、挖掘潜能、持之以恒。

  6、在别人取得成绩和荣誉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向先进、榜样人物学习,并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

  7、新阶段开始时。如新学期一开始、刚入队或入团时,孩子会产生新鲜感和“从头开始”的强烈愿望和决心。家长应因势利导,及时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会乐于接受。只要家长认真思考和实践肯定会发现更多的教育孩子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