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耐性该如何培养
耐性是一种特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需要花费时间来学习。家长应在幼儿阶段就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耐心你知道吗?
孩子的耐性该如何培养篇一
1、延迟满足从易到难。现在的社会物质比较丰富,小孩子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本身就比较任性,父母对孩子又有求必应,如果孩子一时得不到满足,父母想尽办法也要满足,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以哭闹来*,这样的孩子就失去了耐性。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要讲究方式。父母在满足孩子要求要适当,或者有意延迟小孩子的要求,或者让孩子说出足够多的理由来支撑他的论点,或者是给小孩子制造一点压力,而后再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的话,小孩子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有成就感。
2、培养和鼓励。好动是小孩子的天性。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孩子在小的时候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再加上幼儿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易分心等,所以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更好地培养耐性。小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父母要排除其他事情的干扰,培养小孩子专心做事情的习惯。提高孩子的兴趣,由被动转向主动,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3、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小孩子还小,没有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但是他们的`非常的敏感,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他们是生活的观察者,父母的言行就是他们的标准。耐性差的小孩子,或多或少也是受父母的影响,比如父母做事经常半途而废,父母对待小孩子没有耐心等。父母在和孩子、和身边的人相处的同时要多一些耐心,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言传身教。
小孩子是一张白纸,任由父母去描绘,孩子就是父母的一个作品,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息息相关。为了孩子的明天和更好的未来,请父母塑造好孩子的耐性,让这种优良品质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为孩子护驾保航
孩子的耐性该如何培养篇二
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和朋友交谈时孩子在身旁干扰是一件很烦人的事。可以给孩子一个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父母给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书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父母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延迟满足孩子
孩子总是希望尽快得到想要的东西,如看动画片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这时妈妈要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孩子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孩子的耐性在父母有计划有准备的前提下,定能形成很好的习惯。一个人耐性的高低关系到他以后的成就和财富,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属于有耐性,有想法,肯努力的一类人。父母要想孩子以后能更接近成功,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宝宝的耐性,让宝宝不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培养了孩子的“没耐性”
父母对孩子的宠爱通常都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长此以往恐怕会害了您的孩子哦!
欲望的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五种。好的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岁以前宝宝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父母习惯于“即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因为,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宝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缺乏耐性会埋下哪些隐患
耐性不足的孩子,情商和逆境商相对较低:他们比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知难而退甚至暴力的苗头。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觉,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