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首先是个教育问题
孙云晓:生二胎首先是个教育问题
以自杀迫使父母放弃生二胎、让父母写“保证书”确保“永远第一喜欢我”……最近,媒体报道中“大宝”们为“二宝”到来设置的种种障碍,让不少想生二胎的父母大跌眼镜。
“大宝”为何如此“难搞”?只生一个孩子是否就能避免这些麻烦?
带着这些问题,本版专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
今天的孩子,权利意识大大增强了
解放周末:最近,武汉一名13岁的女孩以自杀迫使父母放弃生二胎,引发热议。对这一事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孙云晓:我首先想到的是,媒体的报道会对这个女孩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利于真正吸取教训,更不利于保护孩子。
解放周末:您如何分析女孩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
孙云晓:原因有很多。13岁正是容易接受社会信息的年纪,可能这个孩子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了诸如手足不和、争夺财产等负面信息,或者她在生活中直接感受到了竞争带来的威胁,所以她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社会原因。
另外,也不排除这个孩子本身精神上的原因,因为她的极端行为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问题。
不过,我认为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教育。孩子在童年时代可能有不安全感、有天然的排他性、担心有了弟弟或妹妹后会失去父母的爱,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实这种爱的分享并没有她想象得那么严重;并且,拥有兄弟姐妹给一个人带来的精神支持和亲密体验,远远超过所谓的“威胁”。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她的社会化水平已足以理解这些问题了。
但很显然,这个孩子的父母平时并没有让她认同和接受这些社会性的常识。这表明,她之前接受的教育在这方面一定有缺失,父母对待她很可能存在溺爱和过于放任的问题。这一次,她用一种幼稚的方式威胁父母,阻止了一个生命的诞生,如果任其发展,我想今后一定还会有其他的麻烦出现。
解放周末:过去,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的情况很常见,为什么这类事情却鲜有耳闻?
孙云晓: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自己也成长于多子女家庭,上有哥哥,下有妹妹。我的切身感受是,过去大家都认为生孩子是大人的事,小孩子没有权利去过问或干预。相对来说,今天的孩子权利意识大大增强了,另一方面得到的法律支持也更多了,比如联合国有《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些法律法规都体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在一切与孩子相关的问题上,监护人应当听取孩子的合理意见。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获得权利的同时,有时无法正确把握分寸,所以当他们提出无理或非理性的要求时,监护人还应当根据孩子的成熟程度,履行教育的责任。这就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宝的心理密码—“独”
解放周末:想生“二宝”,先搞定“大宝”,已成为很多父母的共识。可是在现实中他们又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该如何与“大宝”沟通。以您的专业眼光看,“大宝”究竟有哪些心理“密码”?
孙云晓:“大宝”最大的心理密码就是一个字—“独”。本来,喜欢伙伴是儿童的天性;然而,长期独享、独占家庭的物质条件和父母之爱,会让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独生状态产生一种“习惯性享受”,而不认同分享的`乐趣。当然,这种享受也要付出代价,比如儿童言行的成人化以及承受各种孤单。
所以,有了“二宝”之后,千万别忽略“大宝”的失落。这对所有父母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龙应台在她的作品里写过,有一次自己外出后回家,发现老二身上的衣服全都被老大剪破了,这令她大吃一惊,原来孩子的心灵竟如此敏感。
解放周末:有媒体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大宝”不愿意接受“二宝”;有的“大宝”还要父母写下“第一爱自己”的保证书才同意要“二宝”。这是否表明,父母在独生子女的养育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孙云晓:多年以前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生二胎,首先是教育问题,其次才是生养问题。不解决好教育问题,很有可能发生悲剧。武汉的这个案例就是一个不幸的事实。
如果这个13岁女孩的父母之前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能遵循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共情”,二是“划界”,我想事情恐怕不会那么糟糕。首先要接纳她的情绪,比如“妈妈要再生一个孩子,你感到不高兴了,对吗”,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理解自己,愿意倾听自己的想法。然后是逐一给孩子分析,比如有哪些问题,爸爸妈妈会帮你解决;哪些是不必要的担心,需要解释;哪些想法是不应该的,就要杜绝。父母依从这两个原则,积极地面对与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很可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一个馒头里的兄妹情深
解放周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案例有社会化的价值,为很多计划养育二胎的父母敲响警钟。
孙云晓:没错。我的一个同事有两个女儿,老大念小学一年级,老二刚刚会爬。他告诉我,计划生老二的时候,他和妻子同老大商量,孩子一开始是同意的,可后来又表现得很犹豫。夫妻俩就常常对她说,有个弟弟妹妹多么好、做姐姐多么光荣。妈妈怀孕的时候,他们让大女儿参与照顾妈妈,让她和肚子里的小宝宝说话,孩子觉得很新奇,也渐渐认同了自己“姐姐”的身份。可是小宝宝出生以后,细心的爸爸妈妈还是发现了大女儿有时会莫名地情绪低落。好在这位爸爸平时很注意教育,他就有意识地经常鼓励姐姐抱妹妹,赞美姐姐有爱心,另外特地留出时间让大女儿与父母单独相处,比如陪她看电影等等。现在小姐妹俩关系非常好。
解放周末:在多子女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注意什么?
孙云晓:有两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的公平、公正显得极为重要,这是教育的基石。因为孩子有不安全感,而父母很容易偏心,更让孩子不安。特别是有些家庭的女孩,家中添了弟弟以后,地位就一落千丈。甚至过去有不少女性的名字,就叫“招娣”或“来娣”,她们的出生就只是一个期盼弟弟到来的象征。
事实上,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里,多个孩子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相亲相爱。我的父亲快90岁了,有一年回老家,他跟我讲了一个我5岁时的故事。那时正值自然灾害,有一天夜里,我实在饿极了,从床上爬起来走进厨房,拿起一个馒头就咬。咬了一口,放下了,重新拿了一个窝窝头吃。小孩子都知道馒头香,咬一口是本能,但能够放下来,是因为我知道,馒头要留给妹妹吃,因为妹妹只有1岁,咽不下窝头。一个5岁的孩子,谈不上有多么高尚的道德吧,这就是兄妹间深厚的感情,是哥哥对妹妹的爱与责任。
独生子女的父母要联合起来,“以群治独”
解放周末:培养一个健康、友善的孩子,不只是二胎家庭的课题。您对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有什么建议?
孙云晓:对独生子女来说,最重要的是走出“独”的困境。做父母的要明白,孩子长大后总是要融入群体和社会的,所以要有意识地培养独生子女与人相处、人际交流的能力与心理。我个人的观点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要联合起来,“以群治独”,变小家为大家,变独养为群养。
解放周末:模拟一种多子女家庭的生活状态,为独生子女创造“他者”存在的生长环境。
孙云晓:对。我女儿小时候去日本体验过一种叫Home Stay(民宿)的模式。在去日本交流之前,我们家先后接待了三位日本女中学生,女儿交流时也住在日本学生家里。女儿和其中一位名叫长冈扶美子的女生,成了特别亲密的好朋友,两人情同姐妹,我们两个家庭关系也很好。后来我女儿去日本工作,完全没有不适应感,也得益于扶美子一家对她亲人般的关爱。同样,现在扶美子来中国,就是我们家庭中的一员。听到她叫我“爸爸”,我感觉自己有两个女儿,特别幸福。
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推广了多种独生子女的养育方式。比如“星星河快乐家园”,几个独生子女轮流在一个家庭过双休日;比如“一日营”,同学们假日里到一个同学家里生活一天;再比如,欧美比较流行的“借个孩子去旅行”。这些方式都有助于解决独生子女的困境,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