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好性格,这7件事一定不要做
好智商不如好性格,这话一点没错。一个性格开朗直爽的人,很容易为人所接受,交往活动范围也会更加广泛,通往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会更多。研究表明,宝宝性格特征在3岁之前已经基本定型,虽然在以后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似乎不太明显。也就是说在0-3岁的性格形成初期,家长对宝宝性格的培养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宝宝一生的性格特质。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好性格的宝宝?哪些事情是做父母的需要警惕的呢?
1.欺骗小孩不可行
我们常常觉得孩子小,有时候还胡搅蛮缠,实在没办法应付的时候,编个小理由欺骗下孩子,事情就迎刃而解。这种随便应付的代价,可能需要你日后花费几倍几十倍的时间来矫正孩子说谎的毛病。而且,孩子一旦明白他自己受骗了,很难再信任自己的父母。失掉了孩子的信任,后果不堪设想。
2.处理同样的事情标准要统一,不能出尔反尔
处理同样的事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假如你今天答应孩子可以这样做,明天又不可以,不但给孩子带来痛苦,更容易造成孩子思维、判定上的.混乱。久而久之,孩子认为父母的规矩也是可以违背的,你的命令或要求会很难贯彻。是孩子任性不听话吗?不是,其实是你造成的。
3.不要强迫他做不愿意干的事情
当孩子不乐意分享,大人强迫孩子将手里的东西,硬性塞给其他小朋友。当家里来了客人,逼着宝宝表演唱歌跳舞,以便展示自己教育上的小成功,甚至有的家长逼着孩子把饭吃光等等。家长干了太多逼迫孩子的事情。虽然我们可以利用父母的权利来迫使孩子服从我们,但是却不能够强迫他们必须按照家长的意愿成长和发展。要知道,简单粗暴强迫的后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想想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会失去了安全感、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对事物浓厚的兴趣,全是逼迫惹的祸。
4.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他自己做
责任感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应该从对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开始,树立起责任意识。过度保护监督孩子只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当孩子把一大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引导他自己收拾。掉落的东西,让他自己捡起来。凡是他能做的事情,都让尽力他自己做。在家庭中让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让他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战胜自己弱点、增长能力的信心。
5.绝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大家都很清楚。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很容易变得懦弱不自信。这是一个真实例子: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小区里遛弯,看到可爱的孩子,几个邻居过来打招呼,年轻妈妈却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瞧你那小丑样,眼睛那么小,鼻子也扁!”是啊,孩子可能没有完全长成家长想要的样子,但是请全身心地接纳你的孩子,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去爱他(她)、赞美与鼓励。孩子虽小,但是家长的语气情绪她完全可以感知得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从真正接纳孩子开始。
6.不要向孩子传达负面情绪
父母心态平和是对孩子最大的教育,都说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修行的过程,这其中也包括情绪的修炼。父母的一切行为都会像录像一样录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显现出来。如果父母亲整天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孩子也会变得不够阳光自信。
7.不把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做对比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精明的家长表扬孩子时,从不将其与另一个孩子作比较,幼儿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并加鼓励,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乐观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