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单亲不应成为溺爱的理由
王世意教授分析说,离婚对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影响深远,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认为孩子因为爸爸或妈妈不在身边很可怜,从而对孩子特别溺爱。不讲原则的爱,久而久之就把孩子惯坏了。“父母要学会教育孩子。”何克教授说,刘琴的儿子黄伟之所以能在人生道路上顺利成长,与刘琴得当的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所以,不管是单亲还是双亲,父母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孩子就会健康成长。
十几岁的孩子都“叛逆”
不少单亲家长在热线中反映,孩子不听话,很叛逆,这很让他们头疼。“十几岁的孩子都很叛逆。”王世意教授解释,很多十几岁的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做成年人做的事情了,不再想听父母的话,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成熟。碰到这种情况时,很多单亲家长会认为自己付出了别的家庭双倍的努力,却换不来孩子的理解,失落之余,唠叨、责骂孩子就成了家常便饭,原本就有些叛逆的孩子就会变得更叛逆。其实,对待叛逆期的孩子,应该以讲道理为主。
避免男孩“女孩子气”
王世意教授认为,父爱、母爱中,任何一种爱的缺失,都有可能让孩子的性别角色受到影响。王世意教授建议,对于这种情况,单亲的父亲或母亲可以通过再婚将另一种性别的爱补回来。没有再婚的父母,也可以让孩子多接触同性或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除此之外,父母也要经常给孩子灌输社会上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强化自己的角色,做出相应的角色行为,避免女孩“男孩儿气”或男孩“女孩儿气”。
单亲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自闭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且因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二)自卑
由于一直生活在完整的家庭里,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无法适应无父或无母的环境。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他无法去体会父母们的生活,无法理解父母们的苦衷,幼小的心灵脆弱、敏感,没有自我调适的能力,一旦受到冲击,就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特别是看到同伴们与父母亲亲热热、幸福美满地玩耍、嬉戏的时候,孩子最容易想到自己过去的生活。而现在是今非昔比,心中的悲伤、失落使得他们产生忧郁和自卑的心理,孩子们找不到自己的快乐,看不到自己的快乐在那里,于是拒绝快乐,沉浸在忧虑、悲伤中。
同时孩子这时最敏感,面对同伴们和社会的关怀,他们会过于在意,甚至发生误解,长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三)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
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许多单亲家庭子女受到批评后,总认为是自己不好,在别人笑自己的时候,总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四)焦虑
对人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他们的监护人由于家庭缺失而引起情绪失调,极易把这种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孩子生活在提心吊胆中,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
父母再婚 为了自己还是孩子
母子关系是一种本能关系或天然关系,母子关系伴随着人类进化进程不断发展,这种母子二元结构远早于父子关系的确立。在婴幼时代,孩子的抚养任务主要由母亲承担。因此,母亲与幼儿朝夕相处,建立起一种“根本的联系”,培植起天然的亲近之情。
从母爱之中,我们在幼年便知道人间并不完全是敌害的,也有温良的接待,也有随时准备着的温柔,也有可以完全信赖而永不有何要求的人。这样开始的人生是精神上的极大的优益。凡是乐观主义者。虽然经过失败与忧患,而自始至终抱着信赖人生的态度的人们,往往都是由一个温良的母亲教养起来的。下面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温暖,却多少有些伤感的故事:
丈夫的外遇很强悍威逼离婚
她38岁离婚,丈夫先有钱后有外遇。“外遇”不甘于一直是外遇,为“升级”而斗争。那时候她也不像后来,能心态平和、理性地解决问题,而是在冲动和委屈中为保护自己的家庭而“参战”。出轨的丈夫通常比较怕遇到这种两面夹击的“战斗”,一旦这种情况出现,男人总会做出利益权衡,也会对闹得凶的一方做出让步。当时她家的外遇闹得真凶,寻死觅活、检举揭发、装神弄鬼……一切手段交叉使用,最后,她丈夫说,对不起,我必须跟你离婚了,不能闹出人命,也不能把我闹进*。她丈夫留下了一套两居室和一笔在当年看起来数目很大而在今天看起来“连一辆像样的车也买不起”的钱,跟着外遇“投奔光明”去了。
自己的儿子因为单亲很受伤
从离婚算起,到她终于再婚,她和儿子相依为命了近20年。她有时候也反思,儿子不懂事、自私自利、没有孝心、对人冷漠,是不是也和他早年失去父爱有关?
一次是他们在家看电视,演的是一名记者在少管所采访一个把人打伤的男孩,之后对着观众说,这是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从小失去父爱、母亲沉浸在离婚的痛苦中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突然,儿子站起来就把电视关了,她说“别关,还看呢”,儿子狠狠瞪了她一眼,说:“什么记者,把自己打扮得跟救世主似的,一有人犯罪先问是不是单亲,单亲怎么了?我也单亲,我也没走上犯罪道路。”儿子骂完了恨恨地走回自己的房间,她第一次意识到单亲这两个字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这么大。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儿子的高中二年级。儿子学理科,学校流行早恋,儿子的小女友来自文科班。一天,老师请她到学校,说儿子把文科班的班长给打了。果然打得不轻,可以说是鼻青脸肿。一问原因,儿子一脸气愤:“敢抢我女朋友?!打不死他!”赔偿医药费、受处分、赔礼道歉,她按照学校的要求解决了问题。回到家里,儿子说,这个孩子欺负他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跟那个小女生说,你别跟某某好,他没爸……儿子说:“我是没爸,不用有爸,我自己就能捶他……”
她至今对儿子少年时的这两件事印象深刻。她知道自己的离异,对儿子来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虽然说夫妻间的不合离异。在通常情况下,母子间始终能够融洽相处。因为母子关系,正如朱迪丝·维尔斯特所说,是“根本的联系”,是“一体状态”或“理想状态”。但是,单亲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是特别而明显的,这点她无可否认。
人活在世界上,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被人爱,最基本的责任就是爱人。而爱的情感的培养,则主要由母亲承担,或者说,孩子最早获得的爱的教育和滋润,是来自于母亲。在童年时期接受健全的人格素质教育就特别重要。无论从生理原因还是从心理原因上看,母亲皆是承担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孩子早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养成的品德、意志、性格、情感,往往将对他的一生发生重要影响,这是由人的“重复冲动”所决定的。据朱迪丝·维尔斯特说:
人类天性中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重复的冲动,它被称为重复冲动。它驱使我们反复做我们做过的事,使我们试图恢复存在的早期状态。它驱使我们将过去——我们已往的渴望。对那些渴望的防御——移植到现在。因此。我们爱谁及如何爱便是早期经验的复活——无意识的复活,即使这种复活给我们带来的是痛苦。
正如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感受性”的方式给子女灌输相应的家庭或社会伦理原则和习惯,使子女的意识和意志从属于普遍的社会意识和普遍的社会意志。让子女能适应社会环境,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
儿子的女友“挤”进60平方米的家
儿子不是有出息的孩子,勉强做一份杂志社排版的工作,4000块钱上下的收入。转眼间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渐渐和她说话越来越少。他们的房子不大,60平方米,老房子客厅都很小,厨房、卫生间、两间卧室的门都开在这个小客厅里。于是,连一张餐桌也只能放折叠的了。从她前夫离家起,她住在大房间,也当作他们的客厅和起居室,儿子住在小房间,那是他的“私密空间”。她曾想过,如果有一天儿子要结婚,她可以换到小房间去住,或者还可以去养老院……虽然她对儿子也不是100%满意,但是,她总觉得,相依为命的儿子,不会舍得送她去那样的地方。母亲对儿子的角色期待,平和而切于实际,其态度是宽容而慈善。她对孩子“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即贤能之才固然值得喜欢,但无能之儿亦需爱怜。
她有些积蓄,或许她能替儿子支付一套不太大的房子的首付,小两口齐心协力供个房子应该也不会太难。她只是胡思乱想,没料到这一天近在眼前。
有一天早晨,她起床看见大门边小过道摆着一双女鞋,不是她的,那么,有个女人,在这个家里……她扶着椅子背坐下,头有点儿晕,儿子是半夜里回来的,她隔着门问了一声,儿子应了一声就关上了门,她也懒得起来看。结果,就多了这么一双鞋,单身多年的她竟然脸红心跳,心说这多不好意思,忘了该不好意思的人其实不是自己,而是那个正和儿子一起熟睡的陌生女子。她拿起购物袋,直奔早市,心想等他们吃饱喝足走了再回家。
那天她真的在外面转悠到十一点多才回家。开了门,赫然是一个女孩的背对着门,正低头喝粥。儿子在厨房,屋子里飘着炸鸡蛋的味儿。女孩听见门声,起身叫“阿姨”,全无尴尬,仿佛做了尴尬事的人是她。不过这女孩真是漂亮,就怕儿子日后“拿”不住。
无奈的自己再婚为儿子腾地儿
此后,这女孩便长驱直入,经常在清晨时分给她带来“一双女鞋的惊喜”。她问过儿子打算怎么发展?儿子说:“没想过,咱家房子太小了,她不愿意跟老人一起住。”说这话的儿子面无表情,就像说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但是这句话从此像一枚钉子,狠狠钉进她的心里。她开始盘算买房子,她开始研究楼市信息,看了些广告,心里不舒服,她的积蓄不够买新房子、大房子,只能考虑小户型二手房。看这种动辄几百万的“画儿”,她发现自己真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人。
终于,她看好一处一室一厅,算下来她付了首付款之后,儿子还可以供得起,只是在五环外,好在有地铁。都问妥了,她才对儿子说她的计划。儿子耐着性子听完,说:“我买不起,交了按揭,我就吃不上饭了,我不买。不结婚也没事儿,她不是都在咱家睡好久了吗?又不打算生孩子,结婚干吗?”说完,儿子回屋关上了门。
自始至终,儿子没有说过嫌她碍事的话,也没抱怨过家里的条件,但是,她还是深深地感觉到了儿子的不满和怨气。那段时间,她陷入了很深的绝望。她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让儿子觉得幸福。最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要再婚。
母性,有如爱情一样,是一种扩张到自己身外的自私主义,由此产生了忠诚的爱护。因了母爱,家庭才和夫妇一样,建筑于本能之上。要一个社会能够成立,“必须人类先懂得爱”,而人类之于爱,往往从母性学来……
孩子呢?如果他有福分有一个真正女性的母亲,他亦会受了她的教诲,在生命初步即懂得何谓毫无保留而不求酬报的爱。
从她决定要再婚到最终和现在的老伴结婚,她没跟任何人商量,更没跟任何人“分享”过自己内心的感受。唯有自己明白,她终于失去了生命中的另一个、也是最亲的男人,而她多么希望这个人能幸福。为了这个希望她什么都肯做,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所以她心甘情愿地要给儿子腾出房子结婚。
可是她心里有另一个声音,她自己能听见,再婚和去养老院,这二者必须选一。之所以选了前者,其实也是想,也许,除了能找到栖身之所,还能遇见一个可以结伴度过最后那些年的人。看在各自孤身的份上,若能携手,也好过亲人如陌路。
男孩要为单亲家庭的女孩做到这些
一、超越她的父亲
对女孩子来说,最真实的安全感,来自于父亲的双臂和宽阔的胸怀,而父母离异,不仅让一个家庭破碎,也让她失去了父亲最有力的保护。从此,她很难再有安全感,对她的父亲又爱又恨。
男孩,可能只有你才会知道,做一个好父亲的不易,所以,请不要再让她继续怪自己的父亲。当她怨恨自己的父亲时,紧紧的拥抱她;当她对父亲表露出留恋时,请你带着她,和她父亲一起吃顿饭。
二、和她的母亲一起生活
单亲家庭的女孩,多数是由母亲抚养长大。心理医生指出,在女孩心中,母亲至高无上,某种意义上说,她是为了母亲而活,所以请你竭尽所能,得到她母亲的心。如果她母亲不同意你们在一起,早点分手,对她是种解脱;如果你得到她母亲的心,请把她的母亲当成你的生母,主动告诉她的母亲,希望能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
你和她在一起时,她很幸福,但不要让她的母亲独自一人,孤独寂寞。和她的母亲一起生活,你不但收获了她和她母亲的感激,你还多了一份母爱。
三、成为她家人的纽带
有的女孩很叛逆,会跟着你私奔,但单亲女孩不是,家人才是她的避风港。她很怕失去她的家人,她不会离开她的家人。在家人面前,她很容易退缩,如果要牺牲,她只会牺牲你。请你不要怪她,你应该高兴,这正是对你的考验。因为一个男人最大的能力,是对一个家庭的能力。
你要充满智慧,才能得到她家人的祝福。你要有足够的能力,才能养家。你要有相当的耐心,才能成为一个家庭的纽带。家庭是个矛盾集中的地方,特别是单亲女孩,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更考验你的能力。
四、融入她的朋友圈
单亲女孩非常善良,凡事都要让着别人,这给她带来了好人缘。但是,她真正信赖的朋友,也就两三个而已。因为,她怕受到伤害,她的自尊心、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她的戒备心很深。她表面的乐观、开朗,其实是深深的孤独和封闭,只有很少的朋友才能走入她的内心。对于她仅有的几个至交,你一定要珍惜你不妨得到她朋友的认同,成为她朋友的朋友,挚友的挚友。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融入了她的圈子,你就会知道她喜欢什么,你就能让她敞开心扉,认识更多的朋友,慢慢的走出封闭心理。
五、感谢她的前男友
也许,你的单亲女孩曾经和前男友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她把一切埋在心里,从不向你提及。请你不要抱怨,她不是不坦诚,她是真的在乎你,害怕你生气。对于前男友,从她分手的那一天起,她就已经放下了。请你感谢她的前男友,因为他,单亲女孩才知道什么是爱情,对爱情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他,她回到了现实,选择了你。
会有一天,你和她手挽着手,在路上散步,她和一个男生擦肩而过,她和他点头致意,却将你的手挽的.更紧,那个人便是她的前男友。请你不要问她,那个人是谁。回到家,给她做一顿丰盛的菜肴,她会感激不尽。
六、把自己当成她的宠物
好像单亲女孩都有个宠物,不是黏人的狗,就是孤傲的猫。她喜欢她的宠物,甚至多过喜欢你。你如果吃醋了,建议你一个人去看一部电影《狗狗和我的十个约定》。你会发现,你的单亲女孩就是片中的女主人公。脆弱的她,在没有遇到你之前,常常独自在深夜里哭泣,陪在她旁边的,听懂她说话的,只有她的宠物。
因为她的宠物,她的生活不再灰暗,遇到了你,她的生活更加精彩。你要像爱她一样,爱她的宠物,最好把自己当成她的宠物。
七、像水和火一样包容她
对她,你要像水一样。上善若水,你要成熟起来,恪守中庸之道,凡事听她的话,凡事沉得住气,凡事不走极端,不说任何一句伤她的话,不做一件伤她的事。因为单亲女孩看似坚强,但格外脆弱,些许的刺激,也会让她很受伤。既然像水,就不要离开她,不要两地分居,尽管距离产生美,但会让单亲女孩觉得不安全。
对她,你又要像火一样。对于她的不安全感、封闭、内向、冷淡,你要打一场持久战。积极主动,又要把握好火候,不要强人所难,如同文火煲汤,慢慢熬,她总有一天会被你融化。
八、不抛弃,不放弃
单亲家庭的女孩对于婚姻可能很矛盾,既做好了随时离婚的准备,也梦想着一份永久的爱情。她如果最终选择了你,和你结婚,她就绝不会背叛你。只有她才知道,失败的婚姻会给子女带来多大的痛苦。
有朝一日,你身边会美女如云,她会年华老去,甚至受疾病的折磨,事业的困扰,请你不要抛弃她,不要放弃她。因为她把最美丽的青春给了你,最难得的信任给了你。你如果辜负了她,你会断送一个女人的梦想,你的子女,又将等来一场轮回。
国外未婚先孕女子终得有情郎!在国内又会如何?
据外媒报道,一般女性去相亲,都是年轻漂亮的比较有市场,年龄稍微大点的“剩女”都可能会被嫌弃。但是,英国有位女子,竟然顶着八个月大的肚子去约会,并成功觅得有情郎。如今两人已经结婚,小宝宝也有了“爸爸”。
报道称,英国女子莎拉与前任男友分手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决定生下孩子。28岁的她,后来在一个约会软件上遇到了27岁的店员兰斯·康纳斯。
起初,莎拉就把自己怀孕几个月的事情清楚地写在软件的简介中,她说,自己知道在孕期约会有忌讳,但是她的家人和朋友都支持她这样做。
兰斯没有介意,还和莎拉聊天,甚至主动提出见面。
莎拉说:“我知道没人会愿意跟怀孕的我约会,但是一看到有孩子的情侣成双入对,我感到很孤单。”莎拉称自己决定登陆这个约会软件。
后来,莎拉挺着8个月大孕肚相亲,成功寻得如意郎君。于是,两人在相恋5个月后结婚。恋爱期间,女儿出生,并在母亲的婚礼上当上了花童。
莎拉在约会网站上遇到了有些“害羞”的兰斯,两人在通过短信聊了数周后,发现彼此住的很近,于是决定见面。据悉,是兰斯主动提出的见面。
莎拉称,两人约在酒店见面,兰斯在看到她8个月大的孕肚时,还是有些吃惊。
两人后来坠入爱河,并在认识5个月后订婚,随后举行婚礼。莎拉的女儿在两人恋爱期间出生,并在母亲的婚礼的上当花童。
莎拉说:“她的女儿已经把兰斯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并叫他‘爸爸’。她打算等女儿长大一些,再向她解释这一切。”
在一般人看来,在相亲市场,年轻貌美的女子才是抢手货。而怀孕的女子要找另一半希望则很渺茫。然而,莎拉则是幸运之人,她挺着8个月孕肚相亲,恰好遇上对的人,不仅收获爱情婚姻,更给孩子找到了爸爸,可谓是人生赢家。
诚然,莎拉不年轻,也不貌美,而且她还怀孕了,但兰斯依然爱她,并与其结婚,这绝对是真爱啊。
上述中的沙拉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回朔到国内,对于这种未婚先孕的现实现象又是怎么样呢?又有那些危害呢?
中国的社会学家指出,中国少女未婚先孕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婚前性行为已非常普遍。
据报道,目前中国50%以上的年轻人有婚前性行为,而上个世纪80年代只有10%。
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西方“性解放”的观念在中国年轻人中间迅速蔓延,并影响到他们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预计这一趋势在沿海城市的发展将更为严重,与内陆地区、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相比,沿海城市的经济更发达,受西方文化影响更深。
据悉,在中国,未婚先孕的少女只有两个选择:到卫生条件差的小诊所去偷偷堕胎,这就意味着要冒生命危险,或者将孩子生下来送人。
此外,大医院不接受未婚妈妈,学校也会将怀孕的女学生开除,在这个性观念比较传统的国家,她们遭到社会的排斥。
婚前性的发起者绝大多数是男性,而女方会受到较多损害。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不仅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而且往往被男方蔑视。
婚前性行为会使恋爱关系向不利于女方的方向发展。男方认为已占有了对方,故对女友的态度变得随便且怠慢。女方因已委身于对方,害怕被抛弃,故对男方一再迁就容忍,即使发现男方有较大缺点,也不得不将就成婚。其次,女青年婚前满足男方性交要求,反而会使男方产生猜疑“:她这么轻易就与我发生性关系,和别人又如何呢?会不会以前就失贞了?”这种猜疑可能成为婚后家庭冲突的一个主题。另外,婚前性行为可能造成男女双方的性功能障碍。这是因为婚前性交往往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缺乏良好的性生活环境,双方都有一种负罪感,担心被人发现,担心怀孕。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很难获得性快感,可能留下痛苦、恐慌和不愉快的性体验,导致婚后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
婚前性行为如洪水破堤,只要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怀孕。婚前怀孕无异于向亲属、同事、邻居公开宣示自己的婚前性交行为,因而会招来周围鄙视的目光,遭受舆论的压力和道德的指责,使女青年深深陷入苦恼之中。怀孕的胎儿不仅不会给她带来丝毫的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快乐,反而使她焦虑万分;她会避开他人寻求人工流产,有的甚至私自“土法”堕胎,后者往往造成女性身心更大的伤害。如果女子与婚前性交的男子结婚,婚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女方心理会逐渐平静。如果婚前怀孕后就被抛弃,那将对女青年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而这极有可能发生。她可能变得对所有男子抱着敌意,再不结婚;或者“破罐破摔”就此堕落;或者万念俱灰痛不欲生,甚至发生人间悲剧;或仓促与他人结婚以掩人耳目。只有意志坚强的女青年才能从痛苦中站立起来,吸取教训,更严肃地对待人生。
然而,目前在我国婚前性行为和未婚怀孕的情况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应引起社会、家庭的关注。我们不赞成婚前性行为或未婚先孕。但是一旦发生上述情况,社会还是应采取宽容态度。这毕竟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消极现象,人们不要对她们采取鄙视的态度。一旦婚前怀孕,医疗卫生机构应动员他们采取补救措施,施行人工流产,不要进行刁难或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