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小故事:张之洞的最后一句话
1909年7月,张之洞病。8月,病势加重。摄政王载沣亲至张家慰问,张之洞一片赤心,试图利用最后的机会规劝载沣,促其幡然醒悟,以振朝纲,但载沣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中堂有名望,公忠体国,好好为国珍重。”张听后,从枕席上挣扎着起来答道:“公忠体国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张之洞话中有话,意在讽谏载沣要“廉正无私”,不要任用亲贵,可惜主政者浑浑噩噩,不以为意,再多的言语不过鸡同鸭讲。载沣走后,陈宝琛问张之洞:“监国之意若何?”张长髯抖动,无他言,惟叹息道:“国运尽矣!盖冀一悟而未能也。”
当年,津浦铁路督办吕海寰、总办李德顺因强占及廉价收购土地之事为人参劾并遭撤职,载沣在召见军机大臣时提议由唐绍仪接任督办,张之洞以为不可,曰:“唐绍仪不洽舆情,未便继任。”载沣冷笑道:“中堂以乡绅重望,如以为可,谁还能说不可。”张回奏称:“朝廷用人,如不顾舆情,恐怕要激起民变。”载沣说:“有兵在,还怕什么民变。”张愤然:“国家养兵,岂是用来打老百姓的?”君臣不欢而散。张之洞出而咳血,长叹道:“不意闻亡国之言!”次日即病,不再入朝。“国运尽矣!”就在载沣前来看望的当晚,大失所望的张之洞在说完最后一句话后溘然长逝,享年72岁。
临终前,张之洞告诫护持病榻前的子孙们:“勿负国恩,勿堕家学,必明君子小人义利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按张的幕僚辜鸿铭回忆,张家实则无财产可争,张之洞殁后,“债累累不能偿,一家八十余口,几无以为生。”
张之洞在病危时已经写好遗折,做最后一次进谏:“当此国步维艰,外患日棘,民穷财尽,百废待兴,朝廷方宵旰忧勤,预备立宪,但能自强不息,终可转危为安。所有因革损益之端,务审先后缓急之序,满汉视为一体,内外必须兼筹,理财以养民为本,恪守祖宗永不加赋之规,教战以明耻为先,无忘古人不戢*之戒,至用人养才尤为国家根本至计,务使明于尊亲大义,则急公奉上者自然日见其多。”
“满汉一体,内外兼筹,教战明耻,尊亲大义”,字字珠玑无人理。从之后的历史来看,张之洞的循循善诱并不起作用。当时的朝局,“亲贵尽出*,收蓄猖狂少年”,亲贵*,实则为“旗门*”,“满人敢于为此,实归国留学生为朝官者有以教之耳。”可惜的是,亲贵不识时务,留学生不解国情,在帝国的变革越走越快、离心力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已近衰亡的张之洞又能如何。
张之洞去世的当年,大学士、管学大臣孙家鼐去世;次年,大学士、原军机大臣鹿传霖去世,同年,“出洋五大臣”之一、原军机大臣戴鸿慈去世。
回首百年,岁月沧桑,正所谓:
一代老臣凋谢尽,
国运兴衰岂相同;
咳血长哀黄鹤去,
世上已无张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