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多不代表聪明
1956年,苏美最高*举行谈判。赫鲁晓夫自以为比艾森豪威尔聪明,占上风,耍小聪明,结果反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无论赫鲁晓夫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艾森豪威尔都表现得糊糊涂涂,他总是先看他的国务卿杜勒斯的脸色,等到杜勒斯递给他纸条以后,他才开始慢条斯理地回答。由此,赫鲁晓夫判断艾森豪威尔肯定智力低下,而自己作为苏联人民的领袖,当然是聪明异常的,你看,自己知道任何问题的答案,根本无须借助他人的帮助。赫鲁晓夫甚至当场讽刺艾森豪威尔说:“美国谁是最高领袖?是艾森豪威尔还是杜勒斯?”
这场谈判,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赫鲁晓夫非常机敏、博学,他常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艾森豪威尔却显得迟钝、犹豫,缺乏大国领袖的气概和风度。其实,恰恰相反。艾森豪威尔的大智慧就表现在这里,他在谈判中通过迟钝、从杜勒斯那里取纸条来为自己赢得了充分的思考时间,避免急中出错,同时又及时地获得助手的建议和提醒。而赫鲁晓夫刚愎自用,闹出了诸如用皮鞋敲讲台的笑话。
在国际交往中许多人坚持不用外语谈判,而只用本国语言,除了国家的尊严外,很多时候就是为了争取尽量多的思考时间。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话说得多了,总会说出蠢话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牢牢记住这句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