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中关于耶稣的故事
导语:耶稣,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耶稣是西元三十年左右生活于今巴勒斯坦一带的历史人物,接受施洗者约翰洗礼并且被罗马人钉死殉道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复活,显现给门徒看有四十天之久,然后升天,坐在天父的右边,叫信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里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四篇圣经中关于耶稣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最后的晚餐》
耶稣传教的最后一个地区是耶路撒冷,那是法利赛人的天下。耶稣知道法利赛人会反对他的传教,但是为了天国的事业,耶稣不能放弃拯救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个年长的法利赛祭司说:“犹太教是我们犹太人精神上的标志,那是我们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命脉。可那耶稣的想法与我们的完全相反,他的那个“神爱世人”的口号已经混淆了种族的区别。如果任由他的不分种族的怪论发展下去,最终取代了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弱小的犹太民族失去了精神上的宝垒,终有一天会消失在异教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的。那时我们作为上帝选民的这个犹太这个民族就要彻底消失了!所以,一定要制止他,必要的时候为了我们犹太民族的长远利益都可以杀了他。”
在逾越节庆祝之初耶稣到达耶路撒冷时,他的门徒比民众更加兴奋。他们一直以来企盼着他们的主耶稣公开王的身份的那一天的到来。或许,那个美好的日子已经近了。
耶稣谨慎地告诫他们,他不会成为世间的王。首先,他统治的只是全心全意跟从他的人,而不久他将会被*被杀害。这之后他将复活并获得永生,他的王国也将传遍整个世界。
大多数的门徒听不懂耶稣的话,而卖主的犹大开始觉悟到耶稣的意思。他是一个贪财的野心家。跟其他的门徒相比,他更加期盼那一天的到来。作为耶稣十二门徒之一,他将获得权力和财富。
他仔细—想,犹太祭司和领袖们对耶稣恨之入骨,他们假如要如愿地拘禁耶稣,必然需要—个人来通知他们稣何时何地会远离民众,而这个人最好就是耶稣的身边人。
犹大只身来到圣殿,找到祭司长。
“如果我告诉你们什么时候在哪儿能抓住你们想要的人,你们能给我多少钱?”他问。听到这话,陰谋者眼睛一亮。这好消息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他们从未想到过会得到来自耶稣跟随者的帮助。
有人拿出一个钱袋,仔细地点数银币。
“这个给你,犹大。”那个人说,“三十个银币,现在都是你的了。一旦有机会,就马上来通知我们。”
犹大离开了,他一路琢磨着:从现在起,他一定要密切注意耶稣的行动,效忠于他新的主人。
逾越节持续庆祝的一周已经接近尾声,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忙着为逾越节的晚餐作准备。
很久很久以前,以色列人民在生死关头得到上帝的解救,并成功逃离埃及,争得自己的土地。为了表示对上帝的感谢,他们一直保持着过逾越节的传统。当年,摩西指导人们在这特殊的一天应该吃无酵的食物及其他具有特别象征的食物,烹饪食物也有一些特别的规定。每一年的逾越节,以色列人都特别重视,都按照传统过。
不同的家庭聚到一起,就会用略带苦味的香草来烤制羊羔,做饼也不用酵母。以色列餐食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人们会教育小孩子说,这是上帝对他选民的格外施恩。
耶稣计划与他最亲近的几个门徒共进这最后的逾越节晚餐。
“你们去为逾越节的晚餐做准备吧!”他对彼得与约翰说。
“我们会在哪里准备晚餐?”他们问道。
此时的耶路撒冷挤满了人,在城里他们没有房子。但许多耶稣的朋友都乐意帮助他们,并以接待他为荣幸,就如同小毛驴主人那样。耶稣早在这些朋友中做了妥当的安排。
“到城里去。”他告诉彼得与约翰,“跟着一个带着水罐的男人。”那个时期,打水这样的劳动往往都由家里的女人来承担。因此,耶稣说的那个人应该是个特别的人,很容易辨认出来。
“他一进入房间,你们就跟上去。”耶稣继续说,“问问那家的主人,曾许诺给我们的房间在哪里。我们就在那个房间里准备吧。”
耶稣得知他的敌人正在寻找他,所以有一块既安全又秘密的地方对他来说至关重要,这样,他就能和朋友们共享最后的晚餐。
在被抓走前,他还 有好多的事情要跟他们说。
逾越节晚餐终于到来,耶稣带着门徒来到耶路撒冷的那个房间里。街上人山人海,当他们来到那房间时,所有的人都大汗淋漓,满身沾满了尘土。
十二门徒看着彼此风尘仆仆的模样,说笑打趣,只有耶稣心事重重地默默看着他们。虽然他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他却仍然真诚地爱着他们。他也知道,此刻犹大正寻觅时机出卖他,但他仍然爱他。
门徒看了看周围,等着仆人来为自己洗脚。为在沙土上行走的客人们洗去脚上的灰尘和汗水,是家里最卑微的仆人的工作。水罐与毛巾都已经准备好了,但他们中谁也不愿意去做这受人轻视的工作。
寂静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闷。
这时,耶稣站起来,他往水盆里倒进些水,拿起了毛巾。他来到一个又一个门徒面前,逐个地为他们洗脚。门徒个个低着头,羞愧难当。
最后,耶稣坐了下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知道我想对你们说什么吗?你们称我为主,你们是正确的,我的确是你们的主。我心甘情愿为你们做任何事,即使是为你们洗脚,因为我对你们充满了爱。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样,相互关心,彼此爱护,就如我爱你们、关心你们那样。不要过多考虑自己的得失,不要所有的事情都以自己为重。”
门徒们一直企盼着庆祝逾越节的晚餐,听到耶稣这番话,他们都变得沉默了。从他的言语中,他们看出耶稣黯然神伤。
“你们当中的某个人会把我出卖给我的敌人。”他对他们说,大家惶然失色,面面相觑。
“主啊,您说的那个人一定不是我,对不对?”门徒一个接一个地问。
卖主的犹大觉悟到耶稣知道了他的背叛。但是耶稣并未揭穿他,对他也没有横加指责,而仍然给他以诚挚的友谊与宽容。
耶稣把最美味的食物分给犹大,但是犹大并不领情,他已下定决心与耶稣分道扬镳。现在的他就有那些祭司们一直想要的信息。
耶稣看出了他的心思,知道他去意已决,他悲伤地说:“你赶快去做你要做的事情吧。”
其他的门徒都不理解耶稣说这话的意思,他们以为耶稣是要犹大施舍钱财给穷困者。
犹大一言不发,快步走出了房间,身影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大家正吃饭的时候,耶稣又做出惊人的举动。他改变了犹太逾越节传统的习俗,赋予逾越节晚餐以特殊的意义,基督教的信徒从那一日起就保有这一仪式。他首先拿起桌上的饼,掰开分给其他门徒。
“你们所有的人,都吃吧!”他对门徒说,“这饼就是我的身体,它将被赐予你们所有人。”
门徒们思考着耶稣说的话,觉得莫名其妙。不过他们按照耶稣的话把饼吃了。接着,耶稣又把葡萄酒杯递给他们。
“喝吧。”他说,“这酒就是我的血液,它会被赐予许许多多的人。我的血将成为上帝新约的见证,这新约属于天下各民族的人民。”
门徒听从耶稣的指令,把酒也喝下了。
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完全明白他所说的话。耶稣不会成为谋杀的牺牲品,他的死并不是由于朋友的背叛与敌人的仇恨,而是因为这是上帝拯救人类伟大计划中的一个必然环节。耶稣心甘情愿献出自身宝贵的生命,为的是全世界的人民能够以此获得上帝的宽恕,为的是全世界的人民得到幸福,并信奉他而得新生。
从此以后,基督徒们用定期的圣餐仪式来纪念这顿晚餐(基督徒们称之为“最后的晚餐”)。
故事二:《耶稣受洗》
时光飞逝,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的儿子约翰、马利亚的儿子耶稣,他们都长大成人。他们和普通人截然不同。
约翰离开家,生活在约旦河附近空阔的旷野之中,感受到寒冬中沙漠的凛冽和夏夜里星空的浩瀚,圣洁的声音在他耳边回荡,神圣的使命使他热血沸腾,他想得到上帝的启示。
他就像先知以利亚一样,是一个单纯的人,总是坦率直言,他的衣着也与这位先知相仿。他穿着粗糙的骆驼毛织的衣服,腰束皮带。他吃的是蚂蚱和野蜂酿的蜜。
上帝命约翰向人们传播福音,于是他向世人宣告。
“听着!”他声如洪钟,“上帝的国即将呈现在眼前!为它做好准备,将你们的生活归于正途。”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众人问道。
约翰警告道:“身为以色列人还 远远不够。你们应当改悔,并为取悦上帝而痛改前非。”
很多人都清楚这是上帝对他们发出的声音。他们真正地悔过,并真正地想取悦上帝。因此,人们接受由约翰为他们施行的洗礼。在约旦河里,约翰将河水醮在虔诚的人们身上。这标志着上帝通过这种仪式原谅了他们,赐予他们一个洁净而崭新的开始。
“从此改变你们做事的方式。”约翰强调,“切莫贪婪。如果你拥有超过自己需要的食品和衣物,就要和他人分享。努力工作而毫无怨言,这也是上帝喜爱的。”
约翰警告人们,如果他们毫不忏悔、不改变他们现在做事情的方式,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但同时他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我正在等待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他说,“他是那么伟大,无人能够与他相比,包括我在内,我甚至都不够格做他最称心的奴隶。我只能用水洗净你们的身体,而他却能净化你们的灵魂,为你们带来上帝的祝福与强力。他将是我们一直期待的上帝赐予之王。”
当约翰一心一意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时,有一天,救主耶稣真的来到他的身边。
“也请你为我施洗。”耶稣要求他。
“我不能那样做!”约翰拒绝,他们从还 是小孩子的时候就相互认识了,“你从未背弃上帝而自行其是。你毫无赎罪的必要,你是比我更优秀的人,我应当受你的施洗,我怎能为你施洗呢?”
“但我相信,这是上帝想要我做的。按我的话去做吧,这是我们应当尽的礼仪。”耶稣坚持。
耶稣的话是那么平和、那么温柔,但在约翰听来是那样的坚定,那么令人难以拒绝。约翰终于答应了耶稣的请求,在约旦河水中为他施洗。
当耶稣从河水中走出来的时候,奇迹发生了。遥远而厚重的天忽然打开了,圣灵像鸽子一样从天上飞下来,落在耶稣的肩上。约翰后来这样描述道:“我看见什么——似乎是只发亮的鸽子——降落在耶稣的身上。”
刺眼的光芒一闪而过,约翰意识到这个长久以来他所熟知与尊敬的表弟,不是别人,就是他一直在向民众宣扬的王。同时,上帝的声音在耶稣的耳畔响起:
“你就是我的儿子,我将一直喜爱你。”
耶稣和门徒
耶稣30岁的时候,接受了施洗约翰的洗礼,得到了上帝的认可,抵御住了魔鬼撒旦的诱惑,坚定了为上帝的事业而奔走的信心。至此,他开始游历巴勒斯坦各地,传播上帝的福音。耶稣每到一处,便对人们说:“天国近了,你们悔罪吧。”他告诉人们,上帝是爱这个世界的,他将接受人们的悔改,使他们从失望中挣脱出来,在天国里得到永生。
那时,耶稣受洗的故事和他击败撒旦的经历早已传遍了整个巴勒斯坦。他那充满圣灵的身体无论站立在哪里,都会有无数的人围上来,他们被他神奇的生平所吸引,更为他带来的福音所鼓舞。每当人群散去之后在人群当中有一些人,都不肯离开,执意要知道耶稣到底是谁,他们已被耶稣的精神所感染,被他的人格所吸引。耶稣决定将他们聚集在自己的身边,分担自己的重任,传播他的道。
耶稣向世人宣讲上帝的国已降临世上。他并没有宣扬自己就是那个王,而是通过他的言行向世人证明上帝伟大的爱与力量。
耶稣认为他需要人们的帮助,他祈求上帝指引他找到可以跟从他、助他完成大业的人。
一天耶稣正走在加利利的湖岸边,他看到了他的老朋友,安得烈和西门彼得。
“跟我来!”他呼唤他们。
两个渔夫放下了手中的渔网,跑过海滩跟从他。不久,三个人又遇到了另外两位兄弟——雅各和约翰,他们正在为第二天捕鱼而整理修补渔网。
“跟从我吧!”耶稣向他们呼唤道。
两兄弟让仆人帮助父亲西庇大,也高兴地跟着耶稣走了。
“不再寻觅鱼了!”耶稣对他们说,“从现在开始,我要教你们如何让遵从上帝的人们重入正途!”
耶稣最终挑选了十二个人做他的门徒,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
渔民是拥有*权的战斗者,他们极力想摆脱罗马人的教条。而十二门徒中有一个叫马太的人,他则是希律王的一个收税官。收税官负责向希律王统治下的各省人民征收捐税,这个职业是被犹太人蔑视和憎恨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罗马征服者卖命,还 经常向百姓多收税务款,把上缴后余下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而耶稣却不忌职业,只看重被选门徒的内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多其他的男女也成了耶稣的门徒,但这十二个人是最初的,也是最特别的门徒。耶稣也称他们为“使徒”或者“传道者”,因为他派遣这十二个人传告有关上帝帝国的福音。
以下是这十二个门徒的名字:西门(即彼得、雅各和约翰(西庇太之子)、安得烈、腓力、巴多罗买、当过税吏的马太、多马、雅各(亚勒腓之子)、达太、西门(参加过反抗罗马人统治的组织奋锐党)及最终卖主的犹大。
故事三:《耶稣复活》
耶稣的遗体被安放在花园墓穴时是星期五的夜晚,第二天就是犹太人的安息日。犹太人在这天不能做任何事情,尤其是这个安息日是逾越节的安息日,对犹太教有着十分特殊的重大意义,除非迫不得已,犹太人绝不会做触摸尸体及其他不洁净物品的事情。对伤心欲绝的耶稣的朋友们来说,时间真是过得太慢了,日子太难熬了。他们不禁又想起他们敬爱的主正躺在冰冷的墓穴中。
“安息日一过,我们就去把散发香气的香料放在他的身体上。”妇女们说。
但那一晚,抹大拉的马利亚怎么也不能入眠,她带着其他几个妇女在黑暗中探着路走到花园里。
当离墓穴越来越近,她们惊恐地发现封堵住洞口的大圆石被人挪动了,一定有人毁坏墓穴并偷走了耶稣的遗体。
女人们赶忙跑回去找到彼得,把这件离奇的事转告给他,又忙着去通知约翰。两个人马上出发亲自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约翰比彼得年纪轻一些,所以他跑得快些,最先到达那里。
这时候天已经转亮了,足以对墓穴里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缠裹用的亚麻布整齐地摆放在石台上,但耶稣的遗体却不知去向。如约翰所见,耶稣曾预言的每一件事都被印证了,那么理所当然——耶稣一定还 活着!
约翰一听到彼得沉重的跑步声就站到了一边,为他让出地儿来。彼得看到缠裹的亚麻布与包头布被摆在那里,不知所措地摇摇头。接着,他们离开了花园。
马利亚并没有离开,她独自留了下来,她又朝坟墓里瞧去,触景伤情,泪水又哗哗地流了下来。
两位光彩熠熠的天使正坐在耶稣遗体曾经停放的地方。
“你为什么哭了?”他们问。
马利亚感到身后有人,她以为是园丁,或许他能帮忙,于是她半转过身。
“你为什么哭啊?”其中的一个又问。
“因为我主的遗体不见了,你有没有动过,先生?”她问。
“马利亚!”那个人说。
那不正是她最熟悉不过、最热爱的人的声音吗,马利亚随声寻去。
是耶稣!
“转告门徒,我已经复生,我马上就要升天去见我的父亲,同样也是他们的父亲。”
马利亚在熹微的晨光下奔回去,惊恐与悲伤已抛至九霄云外。她急切地跑到正在商议的门徒面前。
“他活着!他真的还 活着!”她满心喜悦地宣告。
故事四:《耶稣蒙难》
犹大把士兵引到客西马尼园,告诉他们谁是耶稣。从那一刻开始,犹大与祭司间的勾结就算结束了,因此,他也能获得*,完全可以开始他新的生活了。可事实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犹大开始感到后悔,恐惧笼罩着他。
犹大跟随耶稣共同生活了三年,他深知耶稣的为人,知道他从未做过不义的事,可他更深知那些心意已决、残忍无情的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害死耶稣。
思考之下,犹大冲动起来,他跑到圣殿,找到跟他定约的人。
“我错了,”他对他们说,“我帮你们抓住了那个人,可他完全是清白无罪的。”
“那不关我们的事……”他们不屑一顾地说,“我们不管你是怎么想的,对你现在的感受也毫无兴趣。”然后他们不再理会犹大,继续高谈着他们的话题。
沉痛的泪水落下脸庞,犹大把他们给他的三十枚银币重重地摔在地上,离开圣殿。他再不想苟活下去了,于是寻来一根绳子,上吊自尽了。
整个夜晚,耶稣都站在议院的人面前,听着他们捏造出来的控诉。没有人为他们作证而判耶稣有罪。
最后,百般无奈之下,祭司长直接向耶稣发起挑战。
“再对我说一遍那*上帝的言词。”他命令,“你是救世基督?你是上帝的儿子?”
“是的,我就是!”耶稣回答。
“这就是你的罪!”祭司长宣布,“罪犯总是宣称自己会成为神。依照我们的律法,你应该受死刑。”
但只有罗马总督彼拉多才有权力宣判死刑。祭司们还 必须使他相信耶稣犯下了足以宣判为死刑的罪。他们把耶稣交给士兵,让士兵们折磨虐待他,而他们好有时间想办法。
一大早,祭司们给耶稣套上镣铐,将他押到了彼拉多的官邸。欢庆逾越节期间,彼拉多正在耶路撒冷维持治安。
“这个人妖言惑众。”他们对彼拉多说,“他阻止人民交税,还 说自己是王。”
如果这些指控属实,那么,毫无疑问地,耶稣将会被判死刑。可彼拉多心中明白,祭司们之所以伪造这样的罪责,全因为他们嫉妒他。他反复审问耶稣,但根本没有找到耶稣犯罪的证据。
彼拉多审讯耶稣的同时,街道上聚集了一群伪装成百姓的暴徒,他们都是祭司们找来的。
这些人唱完圣歌,大声嚷:“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钉死他!钉死他!”
彼拉多出来,对他们说:“可这个人是清白的,是无罪的!他不该受死刑。”
人群咆哮起来,声音震耳欲聋:“钉死他!钉死他!”
彼拉多尝试用其他方法解决,他说:“现在正值逾越节期间,作为庆祝的一个部分,我会释放一个罪犯。就让我还 耶稣*吧。”
然而领袖们喊出的口号让彼拉多非常意外:“我们要巴拉巴!我们要巴拉巴!”紧接着,人群也跟着喊起来。
巴拉巴是个盗贼头,又犯了谋杀罪,理应入狱受刑。
彼拉多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无计可施了。假如人民暴动,他可能会丢掉官职。他不敢释放耶稣,即使被证实他是清白无罪的。他决定不再坚持,就像“百姓”要求的那样宣判耶稣死刑。
彼拉多只得屈从那些装作群众的暴徒们的要求,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他释放了作恶多端的巴拉巴,下令鞭打耶稣后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罗马人施行刑罚的鞭子是一根缀满金属钉的皮带,受刑的人有时就死于这种肉体上的伤害。
鞭刑过后,罗马兵还 残忍地戏弄了耶稣。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位尊贵的王,对不对?于是他们给他穿上染成紫色的王袍,有人还 用尖利的荆棘枝编成王冠的样子,箍在耶稣的头上。他们揶揄地向他跪拜,故作崇敬地嚷着:“犹太王,万岁!”接着,他们还 向耶稣的脸上吐唾沫。
到了押解罪犯前往行刑地点的时候。依照犹太律法,地点定在城门外。一小队人押解着耶稣前往各各他——这个地方的名字意为“骷髅之地”。
人们紧紧跟随,很多妇女们也紧跟其后。他们泪流满面,但是他们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善良勇敢的老师赴死就义。
被宣判死刑的罪犯要背负粗糙的木十字架,卫兵早已将沉重的木架背在了耶稣的肩膀上。长时间的审讯与鞭刑,耶稣的身体非常虚弱,木十字架十分沉重,他再承受不起负重,不能行走,只能缓慢移动。
一个来自非洲北部古利奈的犹太教徒,正好经过此地。
“嘿!你!”卫兵喊住那个叫西门的人,强迫他把十字架背到自己的身上,“帮这个罪犯背着十字架,我们要赶时间,再耽搁就到不了了。”
西门肩膀宽阔、身体强壮。他从耶稣伤痕累累的肩膀上轻轻地举起十字架,把它背在自己身上。一行人在通向各各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罗马人把那些可恶的奴隶与罪大恶极的凶犯钉在十字架上,而罗马公民则免于这种残酷的刑罚。十字架插入地面下的凹槽从而竖立起来,十字架上的大钉子穿过罪人的脚和伸直的手臂,把人体牢牢地固定。罪人被悬挂在十字架上,就这样让他活活被晒死,渴死。
那一天有三个囚犯被钉在十字架上,刽子手们为执行死刑做好了准备。
九点钟的时候,三个十字架竖立起来,耶稣位于正中。
耶稣低下头,怜悯地看着他们。“宽恕他们吧,父亲。”他祈祷,“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
宗教领袖们心满意足地嘲弄道:“你能够拯救他人,可是你却救不了你自己!”
被悬挂在旁边十字架上一个罪犯知道那是耶稣,他发出嘶哑的声音嘀咕着:“不是说你是救世弥赛亚吗?你为什么不能把我们都救下去?”
然而另一个罪犯说:“住嘴!我们俩是罪有应得的,可这个人是清白无罪的。”他接着乞求耶稣,“当您成为王,请不要忘了我!”
“你不用等到那时……”耶稣回答他,“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你就会与我一同到天堂。”
一些耶稣的门徒,其中大多数是妇女,也来到这里。
“照顾好我的母亲。”耶稣对他亲密的朋友约翰低语,约翰点点头。“从现在起,他就是你的儿子了。”耶稣对母亲马利亚说,可怜的老母亲已经老泪纵横。
正午时分,本该太陽最明亮的时候,但是天空却浓云密布,黑暗降临。耶稣独自承受着整个世界罪恶的时间长达三个小时。
三点钟,耶稣大声喊出清亮的胜利之音:“完结吧!”说罢,就气绝身亡了。
亚利马太城富有的城民约瑟征得彼拉多的准许,埋葬耶稣的遗体。曾在夜晚拜访过耶稣的尼哥底母也来为他帮忙。两个人轻轻地洗净耶稣的遗体,用细麻布包裹好,并将其安放在约瑟家花园里的石墓穴中。
一些跟随耶稣而来的妇女在各各他亲眼目睹安葬耶稣,她们流下伤心的泪水,最后无奈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