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读后感1500字
导语:蔡崇达随笔集,以人物肖像画的方式描绘了福建渔业小镇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讲述中阐述了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文集风格沉稳,表达了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部分作品曾收录于《一个》书系。这部特别的“新人新作”,由韩寒监制,上市之初即广受好评。这里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皮囊》读后感1500字,希望你们喜欢。
读后感一:
黑狗达生活在一个闽南小镇上,这个小镇上有他爱的亲人,玩伴和他深爱的成长的的土地。
感触最深的是黑狗达的朋友文展,他天生兔唇,却拥有天生的自信。九岁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现在需要做什么事情。并且家庭条件限制他需要把控中考分数到一个区间,这是实现梦想的一个步骤。
但是梦想越高,越渴望成功的他,给自己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源于自身,旁人难以开导。有时候,选择只有一个的时候,压力才最大。
黑狗达问文展为什么那么早知道自己未来需要什么的时候,文展回答,“因为我想,我是一个天才。”瞬间逗到了我,但是文章真的不幼稚,推荐。
文展中考成绩也是我一直关注的,得知他分数妥帖的过了分数线一分。我心中多了一分敬畏。一个人坚定不移地去实现梦想是超级可贵的。但是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极端,给心理带来一定的扭曲。
最终,文展的结局是失败,他去了一个小村庄做了发射台的护工。黑狗达说,他们两个都是失去家乡又永远没有办法抵达远方的人。这辈子都无处安身。
大多数人只看成功或者失败,但是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失败后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的话,生活就失去了本来更重要的意义。
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好奇心和渴望,九岁想到三十岁喜欢的东西,那么太累。孩童时期,也许一个好看的玩具能吸引所有目光;到了初中也许参加某社团才是你真的想做的事情。这个是有顺序的人生,你会为了这些小小的目标努力,失败也不会给你过多的不适,反而会让你为了新的喜欢更加努力,如果有幸得到,你给自己更多自信。生活的小火箭会一次一次给你定点推送。但是需要自己主动。
看到黑狗达的童年好友,我也会想起我的朋友们,虽然离小时候玩伴很近,但是我不太会主动找她们,没有特殊原因,只要记得我们一起的快乐时光,不想打破一切。偶然碰面一个微笑和内心抑制不住的激动就足够了。而特别想见的人,会经常绕道路过她家门口,但是紧闭的门,告诉我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波着,不必打扰。或者她已经嫁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会遇到了吧。
厚朴,是黑狗达大学的朋友,他的生活就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疯狂和有趣,但是最后他的死让人唏嘘。其实仰望天空是美好的,但是脚踏实地却是方法,也是最不能一下子接受的细水长流。
作者说:“期许自己活得更加真实也更诚实,要更接受甚至喜欢自己身上起伏的每一部分,才能更喜欢这个世界。我希望自己懂得处理,欣赏各种欲求,各种人性的丑陋与美妙,找到和它们相处的最好方式。”海是藏不住的。
作者也有谈到城市,他说相对而言喜欢北京,不喜欢上海;喜欢泉州,不喜欢厦门。在上海生活了三个多月的我,也有同感,这个城市很大,但是也很小。我一直期待有一天能去北京,体验一下胡同,路过正在吊嗓子的大爷,看看开茶馆的四合院。也许我只是喜欢新鲜而已。
黑狗达的家庭,算是不幸的。阿太(外婆)很坚强,母亲也非常坚强,父亲不幸残疾了,给家庭带来很多压力。但是他们算幸福的,即使在苦难中,有对方的存在就是一种幸福感。母亲是个非常细腻的人,察觉到家人身心上有什么不对,总能主动出击去找寻解决的办法。当黑狗达得了类似抑郁的时候,母亲立刻帮他找了一个朋友;帮他休学,跟着父亲到其他城市生活半学期。父亲每当思念外出工作的儿子就会看那唯一一张被摸的发白的照片。
这一段让我觉得亲情的重要性,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对关心我们生活琐事的人。我有时候也会不厌其烦,而且脾气很倔。但是有你们真的是此生最好的事情。
我比较好奇的是神婆这种角色,她们非常神奇,或者是神秘。因为我爷爷去世后,家里人也组织了这样问魂的事情,为了准确,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找了一个话说很准的神婆来与爷爷通话。他们回来后,从她们聊天的内容看,似乎很准。虽然对于鬼神这样的事情我不信,但是一直保持一种好奇在。
厚朴,文展,张美丽,重症病房里面的朋友们,阿小和阿小两个人,他们都是黑狗达小时候或者生活中遇见的,或平凡或有趣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形象使得文章富有变得生活气,也让我在别人的生活中思考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童年或者生活经历,会遇到不一样的人,会有交心的朋友。但是生活偶尔残酷,它不喜欢矫情,它用它的力量拆散友谊,结束亲情。它又是如此刀子嘴豆腐心,它让你随着时间不断变成自己,明白更多,看清更多,甚至同时又去坚固了你的友情和亲情。亲人朋友就这样不经意的参与了我们的生活,改变和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作者:怪怪
读后感二:
皮囊,皮之为质,囊之为形,藏污纳垢,谓之臭皮囊也。语出佛家典籍《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以之喻世俗之身。以佛家观之,身体乃易朽之形式,而寓居其中的灵魂方为不朽之本质。
在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名称就已经被深深地吸引,在生活和工作中,我或者你又何尝不是一副皮囊展示在众人前?在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每个人都隐藏着自己的或虚伪,或懦弱,或阴险等不宜示人的心,当然还有一些人,他们也会伪装自己真诚,善良,博爱的心,以某种凶狠的皮囊示人。本来的存在不好吗?为什么好的坏的都需要伪装,都需要皮囊的包裹呢?这个问题,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但是有一句话却值得我们深思:了却平生青云志,空留一副臭皮囊。
每一篇文字很有画面感,有点入戏了,甚至觉得其所描写的老父亲,两个阿小,文展,厚朴都和我有过对话一般。文章中很多画面与我本身的生活有着很多类似性,李大人的提问,不仅仅是在问作者,同样也让我内心发声,我想未必是我,还有你吧!是啊,要怎么生活,怎么去享受生活?你,满意且安于现状了吗?庆幸,我努力在做想要做且喜欢的事,足矣。 为什么会觉得皮囊这本书很好呢?因为我总觉得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是分开的。有些人灵魂与身体,不一致。而我就是其中之一。以前自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现在我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
为什么觉着《皮囊》这本书很好,也许是因为作者有着像史铁生一样心理经历,在心灵上有着难以愈合的伤,而他们又都在写着我内心的挣扎,我内心的厮杀。看到爷爷躺在病床上,嘴里插上氧气管,我才从心里意识到他们真的将会离开我。而以前,爷爷奶奶,你们知道吗?我永远都以为你们年轻,永远都觉着你们是年轻时候的样子,直到现在,我都是没有办法接受你们老的样子,我想你们永远都会在,我可以在外面闯,然后你们可以用我挣的钱,过着舒适的生活。难道我错了吗?我是不是应该在你们的身边,然后可以时刻照顾到你们。可是心里默默地痛,那种莫名的惶恐始终在。我的家,那个像家的孩子好像又在我的梦里,梦里又出现奇妙的大自然淹即将消亡,而只有我孤独地存活着,寻找着……
我想没有几个人会像我这样,在现在这个年龄,开始思考死亡到底是什么,我们人的精神到底有多大的力量可以改变命运。害怕唠叨,拒绝唠叨,尽量不去说太多的话,让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我这是没心没肺吗?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我到底该怎么办?世界都是黑暗的。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面,我将一个人了,我还敢谎称自己是一颗野草吗?我还可以在这个荒燎的大地上随处扎根吗?原来的无知是因为没有畏惧,我有自己的后路,我说了又怎样?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所谓。当预言变成现实,当自己将要成为那颗草的时候,我真的好孤独,我将独自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好恐怖,我没有家了。等到有一天,一个人不在,另外一个人就会变成儿女轮换着照顾,到那个时候,我的家因为你们的流浪而流失,我的家因为你们的分离而消逝。好害怕,接下来的很多日子里面,自己将要每天在泪水和心痛中度过,这该是多么的伤感。我想找个人,我想找个真正地我爱和爱我的那个人,我可以将我自己的全部交给他,他也会护我一生。
原来这才是人生中的黑暗,逝去你珍爱那个人。以前的自己又怎么会理解?常说自己的作品中一直有着某种孤寂,那种黑暗中一闪的光又什么时间出来呢?有些时候泪还是需要的,但是我真的不想想太多,我应该是一只快乐的喜鹊,我要每天为你们祈祷,每天都把自己的希望寄予你们,愿上天可以保证你们永远的永远的健康和幸福,年轻。
听说女生有很多很多的梦想,到现在为止,我有一个梦想,而且根深蒂固。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海边的岩石上,很久,很久很久,听海的声音,看海涛翻来又覆去,睡去又醒来地想一些不知道什么的问题,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喧闹,我只是我,一个孤孤单单的我,享受我人生的我。
暑假前去无锡找同学玩儿,走的车上,我在看蔡崇达的《厚朴》,完了之后陷入深深地思考中,厚朴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的梦想是什么呢?我想做什么呢?我要扎根在上海,我就要有能力和实力扎根,用自己的真材实料去完成这件事情。工作一年算是结束了,我原来的工作计划是工作一年之后,考取——汉语言文学,学一些写作和文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认识更多的文学达人,写自己的文章,让大众深刻反省的文章。
读后感三: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皮囊亦然。
读皮囊,读的是作者的人生,有人,有地方,有需要直面的生活,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记叙的是,刻在骨头里的故事,是源自时代变迁,人情冷暖,悲欢离合,荡漾出了灵魂深处的涟漪。
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所流露出的悲观消极相反的,是要思考生而为人,为何物,在皮囊之下,灵魂深处,我们真正存在的意义。
与皮囊相对的是灵魂,灵魂的归属是人性。作品的第一个值得尊敬深思的人物是父亲,是父亲维系了这部作品,牵挂了作者的人生。如李敬泽所言“在70后的文学作品中,父亲这个角色便消失了。”但在皮囊中,父亲出现得那么祥和而有韵味。从叱咤红火到中风残疾,从不甘现状到坦然接受,直到最后离开,以及离世后魂魄的遗留。
这其中,我们看到了意料之外的甜蜜的爱情。父亲与母亲无声中的深爱,没有你侬我侬甜言蜜语,父亲病重,母亲力排众议修缮楼房,父亲逝后,母亲求告神明,握着灵魂最后的一丝残留。
掩卷深思,母亲坚强得可爱,坚强得令人心疼,不觉泪目。那是属于那一代人对婚姻敬畏珍惜的传统之下的默契和尊重。
父亲在慢慢离开,作者在逐步成长。
“自从父亲重病,我便成了当家做主的人。”在书中出现多次,在作者的人生中意义深远。他在病房中直面生离死别,那儿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嚎,没有多余冗长的安慰和抒情。
相反,在大家的平静和意会之中,恐惧,无奈,隐忍,接受这些反而在读者的心中蔓延得更加肆无忌惮。
那个清洁工,作者对她不愿亲近众人的完美解释,便是不想有多余的割舍。圣诞节绽放出来的烟花,又包含了多少的无奈和懊悔。想起最近另一位知名作家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与母亲生前主治医生的偶遇经历。这位作家在母亲去世之后,不愿提起母亲生前的任何事和人。飞机上遇到这位医生,就意味着重新经历那样的痛苦,意味着是时候去直面了,结果除了泪目与悲痛,还有对生命,对生死的重新思考。生与死,离与别,是我们最频繁见到但又最惧怕的人间烟火事,这需要太大的勇气去直面,去接受,皮囊中作者娓娓道来,不忌讳表露自己对父亲离去更多的是愤怒,他最终交给读者的答案是那一方舒适安心的墓土,那是安放灵魂最好的地方。
皮囊游走在这个时代,时代自然会易了皮囊的容颜。
小镇女孩张美丽香消玉殒,大城遗民阿小还在苟延残喘。两个崇尚新的事物的人,影射了小镇的历史和未来。
在小镇的阴暗面里流传的是传统,是封建,是宗族控制,是流言蜚语。小镇的人们,人们的小镇,他们都选择摒弃排斥驱逐讨伐那个新奇怪异的张美丽,“她终究是个小镇女孩,要不然她不会自杀的。”
我们崇尚新的事物,同时反思时代发展的代价,那些就是就在作者及我们心中深深的印痕。
香港阿小和小镇阿小,两个矛盾的存在,“我哥吸毒的,这是毒品。”似乎已经预示了香港走进城市之后的悲剧,小镇阿小终究是屈为尘土,结婚生子,做一个摩托车上的渔民。
时代促进了农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摩擦和碰撞,作者一一表露出了这个时代有的怪象,回答着我们时代文明与灵魂坚守的种种疑问。
我们或许也是“那些既没有家乡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像文展那样满腔热血渴望改变人生和世界,目空一切。
如果灵魂无处安放,再大的城市都是空荡。文展变得油腻而市侩,读至此,便有一股焦糊腥臭味缭绕鼻尖。
脆弱的精神,空虚的向往,赤裸的现实,最终只能是选择蜷缩在生命的角落。
海,藏不住,也圈不住,每片海,沉浮着不同的景致,也翻滚着各自的危险。生活也是,人的欲望也是。我们要找到和每片海相处的距离,找到欣赏他们的最好方式。时代的三千繁华,灵魂如若没有故乡,皮囊便无处安放。我们来时愉悦,希望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作者:甘之若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