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是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能够帮助他感受音乐艺术中的情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的知识,欢迎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澳大利亚堪培拉的产科大夫曾让35名孕妇,每天按时来医院欣赏音乐,胎儿出生后,个个体格健壮。10年后有27名儿童获音乐奖,4名儿童当上舞蹈演员,其他人成绩均为良好,无一人有不良行为。
著名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已经为很多家长所熟知,而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
很多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节奏的反应。比如,几个月的小宝宝,在妈妈怀里正哭得厉害,可是妈妈一哼歌,他就会停止哭闹,并眨巴着小眼睛细细听。这个时候的孩子,对曲调还不是很敏感,对他产生刺激的,其实就是节奏。
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是基础,从小培养孩子的节奏感,能够帮助他感受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节奏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接触各种各样的声音,从节奏过渡到音乐,对于孩子来讲,是最自然、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孩子对节奏比较敏感的时期,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来延续和提升孩子对音乐的敏感度。
1从生活中感受
语言: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语言,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本身就会融入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爸爸妈妈可以有节奏地朗读一些词语、短句,并配合拍出节奏,让孩子模仿,这样一来,不仅能让他体验节奏感,还能提升语言能力。
自然界声音:滴水声、汽车喇叭声、动物叫声……这些都是很有节奏感的声音,让孩子去聆听和模仿,同时如果能配合拍打的动作或者借助乐器来再现声音,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比如,芭尼一位会员家长曾经告诉我们,他家3岁多的宝宝很早就能凭听力分辨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的汽笛声,并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
2在游戏中捕捉
儿歌说唱:儿歌的节奏感很强,也适合小朋友们学习。在教孩子学习儿歌的同时,家长可以配合拍手或者依据儿歌内容作出相应的动作,可以很有效地强化孩子对节奏的认知,也能让孩子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对节奏感的感知产生更大的兴趣。
角色扮演:做惯了“高高在上”的家长,不妨跟宝宝换个角色,让宝宝当“老师”,跟随音乐“编舞”,或者用乐器打出不同的节奏,要求家长模仿,家长还可以“故意”出错,让孩子纠正,以此来判断孩子对节奏感的敏感度,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3用肢体去体会
除了以上提到的拍手,跟随节奏做动作,还可以通过跺脚、耸肩、摇晃、摆手、点头等各种形式来实现。在芭尼的音乐课上,音乐老师通常会在开始的时候带领小朋友和家长通过拍大腿、拍地、肢体摇晃等各种形式让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同时配合声音的模仿、丰富的表情,让小朋友们体会不同的节奏和情绪。
最后,提醒宝爸宝妈,对节奏感的培养要尊重孩子的喜好,不要强迫他们听音乐或做游戏;同时,家里的音乐环境对宝宝而言更为重要,爸爸妈妈不仅应该做到陪孩子上音乐课,还要用心学习老师与孩子互动的方法,在家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在音乐教材的辅助下,陪孩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