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父母如何做到有效陪伴?三分钟告诉你答案
导语:陪伴是最好的家庭教育,陪伴是为了引导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可是父母常常走入一个认识误区,以为陪伴就只是和孩子待在一起,以至于孩子玩孩子的,父母玩父母的。殊不知,这样的陪伴是“无效陪伴”,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如何快速建立有效陪伴。
一档综艺节目上了,一名八九岁的小男孩在节目上唱了一首有关父亲的歌曲,动情的旋律让全场观众为之感动。唱罢,主持人问小男孩,“你爱爸爸吗?”小男孩点点头。主持人又问,“刚才你唱的歌让人很感动,你有没有什么话想要对爸爸说?”小男孩顿了一下,小声地说:“我想要爸爸多陪陪我?”主持人摸摸他的头接着问:“是不是爸爸工作很忙,常常出差,没有时间陪你是吗?”“不是,爸爸没有出差,他下班就会回家陪我。(但是)他在家都是拿手机玩游戏,不跟我说话也不陪我玩。”小男孩说着说着就伤心地哭了,“我让他教我做作业,他叫我自己好好想,说等他玩完这一局再来找我;我叫他陪我打球,他叫我自己去玩……”小男孩的话让全场陷入了短暂沉默,台上的主持人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
亲子陪伴本该是充满温情和快乐、彼此感恩的,为什么有些父母陪在孩子身边而孩子并不快乐?究其原因,主要是陪伴质量不高,没有做到有效陪伴。如有的父母陪着孩子学习,自己却在玩手机;有的陪着孩子玩游戏,自己却还在看电视;有的陪着孩子谈心,自己却心不在焉没有认真倾听孩子讲述等等。这样的陪伴“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是简单地陪在孩子身边,不与孩子真正为伴,这样的陪伴又怎么能让孩子心满意足?
当下,具有“手机控”倾向的人愈来愈多,许多年轻父母也不例外,稍有闲暇便会捧起手机,或在朋友圈里畅游,或在网游漩涡中挣扎,或是追着热剧眼都不眨……如此做法,深深地伤了孩子们的心。不少孩子在作文中写到:每当“让爸爸陪我出去玩一会儿的时候,爸爸都会说‘走开,别打扰我’。” “你就只会玩手机,你已经快不是我爸了,你快是手机的爸爸了。”可是,无论孩子如何地“呐喊”,不少年轻家长就是不愿、也不肯放下手中的手机。
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没有什么比陪伴更重要的事情了,父母该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知道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如何才是有效的陪伴呢?有效陪伴孩子的四个细节,你知道吗?
一、专门的时间
对于妈妈们来说,恨不得把一天24 小时变成48小时。无论你是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要用足够多的专门时间来陪伴孩子,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邻居小刘是一家企业的运营主管,工作很忙,经常加班。但她尽量保证每天至少有半小时陪伴孩子。遇到特别情况确实不能抽身,她也至少保证一天有10分钟时间和孩子在一起。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孩子,父母定期安排与每个孩子的单独相处时间就显得犹为重要了。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年,如果现在你忙得每天10分钟都抽不出来,将来,你的懊悔,也许花10倍100倍的时间都难以消退。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如果你不愿为孩子付出时间,即使你愿为孩子付出生命,孩子也不一定能感受到你的爱。
二、专注的态度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和手机那端的人在一起。
并不是你和孩子在同一时间相处同一空间,你就是在陪伴孩子了。
以下情况,都不是有效的陪伴,严格说来只是陪,没有伴。
一边玩手机一边瞟着孩子;一边打麻将,一边对着孩子说:“听话!别跑远了!”;一边和朋友聊天,孩子在一旁自己玩,叫了你几声,你才不耐烦的说:“什么事,快说!”
真正的有效陪伴,是指在此刻当下,放下你的手机,放下一切事务,全心全意地、专注地和孩子在一起。
真正有效的陪伴,是不应付,不敷衍,积极回应孩子!
莎是一位*工作者,有一次,正在赶一份合同,4岁的儿子敲门进来要找妈妈玩。
以往儿子找妈妈,莎总是放下手上的事情去陪儿子,但今天这个合同实在太重要,莎无法专心陪儿子,考虑片刻,她很认真地对儿子说:
“宝贝,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和我玩,但我正在赶一份合同,还需要20分钟时间才能完成,20分钟后,我来陪你。你可以在这里等我,但不能和我说话,也不能发出声音,只能静静地看书或画画,也可以到客厅去,一边玩一边等我。“
儿子选择了后者,正要转身出门,妈妈把定时器调到20分钟交给儿子:“定时器响了你进来叫妈妈,好吗?”
后来听奶奶说,孩子坐在客厅里,一直瞅着定时器,那专注的神情,非常令人感动!
闹铃一响,儿子就兴奋地拿着定时器跑进来“响啦!响啦!到啦!到啦”。
莎听见儿子的声音,立即停了下来,专注专心地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了儿子,由儿子安排,听儿子使唤。
在陪伴时间时,孩子专注地玩,而你,好奇地、傻傻地、深情地注视着孩子。
孩子蓦然回首,与你目光相遇,那一刹那,孩子感受到,我是被关注的,被接纳、被爱的……这,就是孩子自信心和创造力的起源。
当你全神贯注地和孩子一起的时候,你早已不是一个陪伴者,你已经和孩子互为玩伴,那种兴奋、那种快乐、那种与孩子共悲喜的情感情绪状态,不是亲身体验,是永远难以理解和享受的。
三、以孩子为中心
经典教育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在一次节目中分享她和女儿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她带女儿圆圆去*广场,途经一座天桥,圆圆在通往天桥的*旁边斜坡上,反复上上下下,兴致很高。同去的亲戚有点着急了,说,你这么惯着孩子,什么时候能到*啊?
尹建莉老师说,我们出来不就是陪孩子玩嘛!如果孩子喜欢在这里玩,为什么一定要赶着去*呢?我们的目的不是*,而是陪孩子玩,孩子玩开心了,我们就达到目的了。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父母要放下期待、要求、以及教育目标,只是单纯地陪孩子,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你就关注什么,或耐心地等待孩子。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
四、不建议不指导
女儿三年级时,我们曾去参加过一次亲子运动会。
其中有一项活动是同舟共济,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为一组,大人的脚和孩子的脚绑在一起,一起往前走,哪组先到目的地哪组取胜。
其中一对母女,孩子要把绳子绑在腿部,而妈妈认为绑在脚踝处更好,母女俩各执已见,争执不休。直到比赛结束,妈妈还在数落孩子。
陪伴孩子时,如果父母总是认为自己比孩子更有经验,总是想让孩子按自己的建议、方法来做,总是想让孩子少走弯路,多取胜少受挫,实际上,这是在剥夺孩子获得自己人生经验的机会。
中国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老师说,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
儿童自己在生活中产生的直接经验越多,他才更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否则,他就很可能成为成人思想意志上的奴役,成为一个心灵被束缚而失去*的人。
有效陪伴,让孩子感到*和被爱,增加自信和安全感。
有效陪伴,能让亲子双方享受其中并得到滋养和成长。
每个父母都爱孩子,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孩子,让我们从以上四个细节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