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报恩励志故事

  韩信报恩的励志故事公元前二世纪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跟小编我一起来了解韩的报恩励志故事吧,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韩信报恩励志故事

  韩信报恩励志故事:

  公元前二世纪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在这个朝代初具规模的。但因为父子两代皇帝的暴政,秦朝的统治仅有15年。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韩信就是其中一位有名的军事统帅。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他出身贫贱,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建立军功之前的韩信,既不会经商,又不愿种地,家里也没有什么财产,过着穷困而备受歧视的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他与当地的一个小官有些交情,于是常到这位小官家中去吃免费饭,可是时间一长,小官的妻子对他很反感,便有意提前吃饭的时间,等韩信来到时已经没饭吃了,于是韩信很恼火,就与这位小官绝交了。

  为了生活下去,韩信只好到当地的淮水钓鱼,有位洗衣服的老太太见他没饭吃,便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吃,这样一连几十天,韩信很受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说:“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谁还希望你报答我。”韩信听了很惭愧,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明代思想家吕坤说:“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若是一个人缺乏斗志,只会夸口而没有真正的实力,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好,怎么可能回报和馈赠他人呢?况且,那时候的韩信理应是羞愧难当的,怎么反而好意思冲着老太太允诺呢?

  很多时候,不是别人看不起你、刁难你,而是你自己做得不够好,让人有话可说。

  于是韩信由这番刺激中清醒过来,开始奋发向上,历经艰险困苦,终于成为汉代功名显赫的大将军,最后也实现了对老太太的允诺。后

  来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他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他。我们不禁庆幸,要是老太太是一个温柔贤淑的人,只是对韩信说些不关痛痒的“你要上进”“你要努力”之类的话,那么当时那个浪荡的韩信会那么快找到人生的坐标,并朝着这个方向进发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被人嘲讽是非常难堪的事情,但因为无法回避,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有效地消化,成为一个激发你开拓新局面、扭转逆势的开端。

  哲学家蒙田说:“若结果是痛苦的,我会竭力避开眼前的快乐;若结果是快乐的,我会百般忍耐暂时的痛苦!”

  一个人处于弱势时,千万不要去回忆那些曾经的风光,也不要抱怨世道的不公平,更不要沦为可怜的气球人(处处受气,处处求人)。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失败的原因,把过去的一切打包,成为一个丰富的经验库,然后才能没有任何负担地大步前进。而沿途的重要工作就是,重拾自己的优势和信心,让别人看到你的光亮!

  韩信在韩信报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明韩信是一个知恩图报的

  济困、报恩,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韩信在困顿时得到过那位老大娘的接济,并声称要好好地报答她老人家,这属常理。韩信帮助刘邦打下了天下,封了侯后,报答那位老大娘,这是践诺,这是守信

  韩信报恩的故事告诉我们,守信乃为人知根本,立足天下应以诚心为本!所以我们要为人守信。

  扩展资料

  对韩信的评价:

  韩信是唯一一个被时人称之为“国士无双”的人,出将、入相、封侯、称王,中国历史上只有韩信一个人全部做到过。韩信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可以说汉朝的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

  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这是他留下来的成绩,彪炳史册。

  后世都称颂韩信的功劳,但其实刘邦和韩信是互相成就的,刘邦为韩信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韩信在刘邦提供的基础上完成了刘邦统一天下的心愿。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足以封王,但不足以得天下,而如果没有刘邦,韩信的才华会被埋没,可能一直过着漂母求食的日子。最后,韩信有兴汉之功,而无过。

  拓展

  韩信败在处世励志人物故事

  一代军事奇才韩信,最终死于妇人之手。人们常说,成功是一种偶然,失败是一种必然。韩信的人生悲剧,是和他致命的性格缺陷分不开的,只懂军事,不懂做人与处世,最终落了个夷灭三族的下场。根据《史记》中的《淮阴侯列传》我们可以看到韩信的大致人生脉络,从而找出他的悲剧人生原因:

  一、处世孤傲,人缘太差

  先看史书上记载的一个细节: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意思是说把(韩信)那小子逮住活埋了。这说明韩信的人缘不怎么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好,因为这次是诬告,朝中却没有一个人为他说句公道话,说先去查证一下。

  而他的人缘太差,在他少年时代就表现出来了。“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就是什么也不会干,老蹭白食,弄得别人都讨厌他。而同样不事生产的刘邦,却被推为县吏,为泅水亭长,这说明刘邦给人的印象比韩信可爱得多,而且刘邦身边总是聚集了一大批“帮闲”的人。而韩信却是孤单一人,没什么朋友。

  韩信之所以人缘太差,大概由于自负志向远大,不屑与庸人为伍。在年轻时。明明连饭也吃不饱,却整天佩带着标志贵族身份的长剑,这和鲁迅笔下那个不肯脱下长衫的孔乙己很相似。结果,身处底层当然不能被上流社会所接纳,其思想行为也不能为同一阶层的人们所认同,最终成了寓言故事里的蝙蝠,被兽类和鸟类共弃,一个人可以心怀高志,却不能因此而轻视芸芸众生。我们知道韩信对天下大势分析得很透彻,自己也确有奇才,这可能是他整日考虑这类事情的结果,人的精力有限,韩信估计就是忽视了对怎么做人的考虑,不懂得和众人相处,以致招来了胯下之辱。从这时候起,他做人处事上的缺陷就为他大喜大悲的人生埋下了隐患。

  《易经》上说:“潜龙勿用”,就是说人在潜伏期应该和光同尘,要身平凡而心非凡,外表和众人一样,内心默默积蓄力量。在韩信飞黄腾达后,他依然自恃功高而“羞与绛、灌等列。”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一次韩信路过樊将军府,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自称臣,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的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荣。”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怎么会与樊哙等同列!”看不起周勃、灌夫等人也就算了,还极端藐视樊哙,樊哙在鸿门宴上对刘邦有救命之恩,又有一层裙带关系,是刘邦妻子的妹夫。这么重要的人对韩信称臣,韩信居然坦然受之,末了还自负地说我怎么与樊哙这等人为伍,这实在有着一股小家子气。越是身居高位,越要虚怀若谷,韩信也许不明白,人们在面对大人物的时候,没有人希望被大人物轻视。平时不注意团结众人,以至于有事的时候无人帮忙,墙倒众人推,可以想像得到在刘邦想收拾他的时候,别人当然恨不得立马把他活埋了。

  二、出尔反尔,失道寡助

  项羽手下的大将钟离末与韩信关系很好,在项羽败亡后,投靠韩信,韩信把他收留了,而刘邦十分怨恨这个人,一心想把他杀了。在有人诬告韩信谋反时,刘邦就采用陈平的计策巡狩会诸侯,韩信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想发兵反叛,又自以为无罪,这时有人就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把钟离末杀了送给皇上,皇上必定高兴,那样就没有祸患了。”韩信大概被吓得发昏了,竟然采纳了。既然已经收留了朋友,就要保护到底,否则开始就91j收留,到事情危急时就抛弃人家,这是典型的小人做派,韩信既然把自己降格为一个小人,那他就必然失去道义上的支持,连朋友都出卖的人即使受冤屈,又有谁会同情他呢?

  在那个时代,有着这样的社会删则,就是小人“人人得而诛之”,刘邦完全可以把他当小人诛杀。钟离末自刎前估计很痛恨自己看走眼,怎么把这样的人当朋友,大骂韩信:“公非长者。”意思是韩信不是一个厚道的、仁慈的、讲义气的人。出卖朋友取媚于敌人,就先在心理上输了三分,因为让敌人看出了他内心的懦弱和恐惧,同时也让刘邦瞧不起:这样的人不会有真正的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无疑是很没出息的。因此,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基本的做人原则,坚持道义。

  而刘邦作为那个时代的英雄,是有着英雄惜英雄的心态的,他在听了别人的辩解后,不杀游说韩信谋反的说客,而且与“胳膊肘往外拐”的项伯定下儿女之亲,说明刘邦同样敬重义士,厌恶小人,如果韩信坚持道义,说不定刘邦也不会下手,钟离末也会忠心耿耿地保卫韩信。抛弃道义,连自己的敌人也会讨厌这种人。

  三、出言无忌,心性不定

  在有人劝韩信另起炉灶自己打天下时,他以“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的缘故拒绝反叛,这时候的韩信有着朴素的做人原则,吃了人家的饭穿了人家的衣,就耍忠心耿耿地为人家办事。既然这样想了,就应该一心为刘邦打仗。但他却在刘邦被项羽打得最困难的时候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史书上记载刘邦大怒,在陈平、张良的暗示下才明白不封韩信是不行的。笔者以为,其实刘邦这时就对韩信起了杀机。

  韩信这一招只是小孩子的智商和做法:若真想要权,自己干不就得了,自己的力量刘邦是控制不了的,既然要依附刘邦忠心就得了,这么做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可能既想要权力又想要忠诚的美名,结果最后一样也没落下。还有那个“韩信将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刘邦问他:“我能统帅多少人马?”韩信说:“陛下最多不过能统帅十万人马。”刘邦问他:“那你能统帅多少?”韩信就说:“我是越多越好。”在刘邦早就怀疑他不忠心时,说出这样让刘邦恐怖的话来,不是催着刘邦向他下杀手吗?可叹他那么精通军事,却于人事上一无所知,说话如此肆无忌惮,能不招来灾难吗?

  当然,韩信在做人上也有亮点,他最大的亮点就是把他年轻时侮辱他,让他从裤裆里钻过去的那个人提拔为楚中尉,他说这人是个壮士。能看出他当年胸怀宽广,气度不凡。我们知道,一个成功的人大多有着迷人的人格魅力,能把周围人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样的人干事业是会立于不败之地的,而有着高尚人格魅力的人都是善于做人处世的人。正如《道德经》所言:“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可惜韩信没能把这样的胸襟保持到最后。如果能像对待壮士那样对待所有人,估计也不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

  韩信的悲剧再次印证了,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他做人与处世能力的高低。

  拓展

  韩信之死励志人物故事

  西汉初年,流浪汉出身的韩信为中国军事史上难得的将才,其人生经历也充满着传奇和悲剧色彩。因为他超乎寻常的才能,使他从一逃兵一跃而成率领百万之军的汉军统帅。他战必胜、攻必克,一手缔造了西汉王朝;同时,也因为他绝顶的才能和独一无二的成功胜率,使他落了个血溅未央宫、屠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像曹操的谋臣杨修、朱元璋手下的宰相胡惟庸和大将蓝玉、雍正帝的西北军事统领年羹尧……等等,莫不如是。杨修死于他的太过聪明,又无半点眼色,纯属自己找死;胡惟庸身为宰相,蓝玉位居大将,一个权势过大,几近一手遮天,一个骄纵过头,为所欲为,世上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再加上朱元璋的重重猜疑和小人心理,不设法弄死这两个人才叫怪呢;年羹尧飞扬跋扈、卖官鬻爵、奢靡享乐、不可一世的摸样,简直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西北王,皇帝老儿怎能饶他不死?

  其实,韩信本可以不必那么早死的,然而是祸躲不过。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呢?除了维护家天下的需要外,似乎再没有别的理由了。对于韩信来说,一生有三得,使他功盖天下:一得于秦末农民起义为他施展军事才能提供了大舞台;二得于刘邦宽容的用人政策;三得于朋友的鼎力推荐与相助。所以,后人有一副对联,总结了韩信的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丞相萧何是韩信拜将的恩人,最后请韩信入宫亦是萧何,有掌故“萧何月下追韩信”足可为证。同时,没有河边的洗衣女救他,韩信也会饿毙,但最终又死于吕后之手。

  对韩信而言,除了三得之外,还有三失:一失于在拜将时要刘邦以王侯之印封赏有功之臣。这种话,作为主人可说得,也做得,但作为臣子却不能说。这样一来,使刘邦对韩信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二失于讨封齐王。当时韩信手握百万大军,雄踞北方,刘邦正在成皋吃紧。这时要刘邦封他为齐王,明显是要挟,使刘邦证实了自己对韩信的想法,即韩信有野心。三失于被贬后恃功凌人。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没有汲取教训,而是恃功自傲,盛气凌人,使刘邦觉得这个韩信实在留不得。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在宫中闲聊品评朝中诸将的优劣,韩信认为这些将军都算不上一流水平。刘邦突问韩信:“你以为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只能带十万兵而已。”刘邦反问:“那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十分自负地回答:“多多益善。”刘邦一听,笑道:“你认为自己如何厉害,怎么就被我抓起来了呢?”韩信道:“陛下不能将兵,但能将将。所以,我为你所擒。”

  此次谈话之后,刘邦的心病更重了:此人如此狂傲,一旦自己归天,孱弱的儿子刘盈是制不住他的。于是,韩信的死期就快要到了。

  顺便插一句,樊哙是韩信的老部下,每次上朝见到韩信,总是说:“臣拜见大王。”跪拜接送不止,而韩信总是不屑一顾,对人说:“大丈夫怎能与樊哙这种屠户为伍。”樊哙听后,恨得咬牙切齿。因此,朝中大臣对韩信是既怕又恨。

  公元前206年,刘邦在长安称帝。在刘邦看来,对于他的新兴政权尤其是他死后的刘姓王朝最具威胁的,莫过于被他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

  称帝刚结束,刘邦为防韩信当齐王时间长了,根基扎稳了,对他不利,就把韩信由齐王改封楚王。因为韩信太能用兵了,所以封楚王不久,刘邦还觉得不放心,就想削掉韩信的楚王封号。

  罢人家的官,总得找个由头。于是刘邦就暗中指使人上告韩信谋反,以伪游云梦之计,把韩信捉入长安,贬为淮阴侯,放在自己眼皮底下看管起来。可时间一长,刘邦觉得韩信这样的人即使在京城,也是个隐患,就开始对韩信下手了。

  汉高帝十一年,在代地的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平叛。临行时,他妻子吕后哭哭泣泣地说:“你远离京城,一旦祸起萧墙,怎么办?”刘邦想了想说:“天下刚平定,谁会*?如要出问题,定是韩信。此人功高才大,被削职闲居,牢骚最多。”并交代吕后,有事找萧何,因韩信是萧何请回来的,两人感情较好。

  吕后是个心狠手毒的妇人,就在刘邦率军离京不久,她以汉军平叛大胜为借口,要朝臣入宫庆贺胜利,并要萧何去把韩信请来。萧何不敢不从,就去韩信家中请他入宫庆贺胜利。

  见是萧何相请,闲居在家的韩信坦然不疑,就随萧何入了宫。结果走入未央宫时,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刀斧手抓了起来,并被押入未央宫的长乐钟室。在一个四周布满帷幔的暗示中,吕后命武士剥掉韩信的衣服,用削得锋利的竹签将他杀死。因据迷信说法,杀韩信这样的功臣,上不能见天,下不能见地,不能用刀,否则要遭天怒。随后,吕后又命人灭了韩信三族。

  故此,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奇才,既有震主之威和不赏之功,又不想背汉独立,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惟一的全身保官之计就在于八个字:功成谦让,自善终身。

  因为这些原因,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看过韩信父母的坟后说:“韩信应该是有前途的,如不恃才傲物,而自损谦让,那他一定是汉朝的周公、吕尚。”但韩信没有这样做,倒应验了蒯彻之语:往前看,位不过侯,危而不久;往后看,贵不可言。

  这就是韩信之死留给后人的启示,也是杨修等人用生命留给我们的一点记性,以期实现并不至于因我们显摆过度而遭人忌,也不至于使我们莫名其妙受外力打击而殒命。自谦自警之人,外可藏匿真功,含而不露,内则平和无恙,保全自身,而终究获益多多!如此泰然祥乐,岂不美哉?

  拓展

  韩信这一生励志人物故事

  韩信年轻时在淮阴走来走去,人人都不待见,因为他又穷又骄傲。

  按说骄傲是他自己的事,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你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就意味着你看不起他们处于其中的“众”。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人畜无伤,买了茴香豆还会记得分给旁边的小朋友,并认真地想要告诉酒店里的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担心他当上掌柜不会记账。韩信的问题在于,他没有钱,却比孔乙己还会摆谱。

  比如他母亲去世,家里穷得没钱安葬,他仍设法将母亲埋到一个又高又开阔的地方,认为这个坟墓周围将来必然会成为居住着万户人家的熙攘城镇。

  大多数人随便讨厌一下也就算了,有一种地痞无赖,偏要不依不饶。有天韩信走在大街上,一个杀猪的少年拦住他,说:“你一个胆小鬼,还成天带着刀剑,有胆你就杀了我,没有胆子,就从我胯下钻过去。”

  如若韩信能未卜先知地知道这一幕,怕是又要吐出那四个字:“匹夫之勇”。真正的勇者,不争一时一地之得失,无视无关别人的说长道短,韩信静静地看了那个少年一会儿,慢慢地,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钻了过去。满大街的人,都笑得很开心。

  和这样一些人,能说什么呢,韩信的当务之急是出淮阴,到更大的天地里去。

  正好项梁渡淮而来,韩信仗剑追随而去,在楚军中他没有得到重视,项梁和项羽,都无法将他从人群里识别出来。韩信也曾向项羽献计献策,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回应。

  侃侃而谈的韩信,就像一个视力特别好的人,能从一团迷雾中,见常人之所未见。又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身处偏远心有不甘的刘邦的前程。

  而韩信的过人之处,还不只是目光卓越,实战中,他亦料事如神,屡出奇兵。汉高祖二年,刘邦攻打项羽大败而归,与刚刚收合了一些人马的韩信会师于荥阳,在韩信的帮助下,打败了追击他的楚军,挽回了一些局面。

  之后三年内,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向以报”,被蒯通称之为“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这话不算太夸张,韩信也说过,刘邦带兵打仗的能耐一般。项羽当然很厉害,但是他基础好,起点高,感召力比韩信强,尚不能占足韩信上风,可见韩信的确不是凡人。

  看韩信的一场场胜利,会发现,他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深谙人性,项羽善于激发士兵的勇猛,韩信更懂得利用人的恐惧和不安。

  韩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弱小者的心理,这与他出道之前的寒微生涯有关。他知道不太给人面子但更尊重他人利益的刘邦,一定能够赢了对眼前人客气,却舍不得给人封赏的项羽。在韩信的孤独岁月里,他可能将人的九曲回肠各种脑回路都琢磨得一清二楚了。

  刘邦对韩信始终留着一手,韩信对刘邦,也没有那么赤胆忠心。打下齐国之后,他提出要刘邦封自己做“假齐王”,刘邦正被项羽打得晕头转向,这简直是要挟,但这要挟起了作用,识时务的刘邦,干脆封韩信做了真齐王。

  理性、机智如韩信,怎么画风陡变?忘记了自己和刘邦的真实关系?

  我觉得韩信不会忘,他是一个记忆力特别好、心里有杆秤的人。

  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刘邦*已定,便夺了韩信的兵权,将他改封为楚王。这连杯酒释兵权都不算。但韩信也没有太计较,因他是楚人,也算衣锦还乡,他找来几个在他未发达时曾与他有交集的人,将恩怨一一结清。

  首先是一位曾经分饭给他吃的洗衣老妇,赐千金;

  其次是当年有位亭长,曾容留他在家里吃饭,亭长的老婆不乐意了,每天早早做好饭让家人吃完,等韩信起床,就啥也不剩了。韩信给了这位亭长一百钱,说,您是个小人,做好事不彻底;

  最后,他找到当年羞辱他的无赖,出人意料地,封了这无赖一个中尉的官职,他对各位将相说,当年他羞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刘邦也封赏过曾看不起自己的雍齿,但那是为稳定大局。韩信封赏这无赖,更多的是为了雪耻。这个方式挺巧妙,可也说明,当年的他,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情绪稳定,即使他如此成功,也没能将旧日放下。

  至于亭长,人家是你什么人啊,让你蹭饭是人情,不让你蹭饭是本分,何至于怨念如此之深?

  他和漂母的关系,则更值得玩味。当年他在城外钓鱼,遇到洗衣的老妇人,老妇人见他饿得慌,就把饭食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韩信信誓旦旦,说他将来一定要报答这个老妇人,老妇人烦了,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岂会指望你报答?

  这番对话可以看出,韩信对于老妇人有感念之情,他想建立一种绵长的报恩关系,老妇人的两句话,截断了他的畅想,她没有他那么感性。

  韩信的不幸,或许就在于,他的理性与感性都太發达,他能将天下大势说得头头是道,却无法走出内心的城池,即便功成名就,他仍然记得少年时曾经历过的辛酸,予温情以报答,予无情以报复,至于那无赖,与感情无关,他也要想方设法予以清账。

  他一生都是一个孤儿,对这世间,他有警惕,能洞察,善投机,但对于温情又没有抵抗力。一方面懂得怎样跟刘邦斗智斗勇,另一方面,又念念于刘邦曾经给他的温暖,自己给自己制造幻象。

  他是如此矛盾的一个人,这注定了他的纠结、不彻底、当断不断,也注定他干不过刘邦,并最终死于吕后之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句名言流行于一时:“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韩信的一生,都在这么做,在许多个关口,他凭着智慧胜出,然而,有谁能够真正走出自己的命运?绕了一大圈,韩信依旧在用当年那个寒微少年的头脑,处理至关重要的事件,他是这样,今日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