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一)

  丰子恺是弘一法师的得意弟子,受其影响,思想里便多了一些豁达和仁爱。或许从画家的角度去领悟丰子恺先生会更合适一些。他寥寥几笔的人物写意画独具一格。但我更关注于他的文字。

  小时候家里管得很严,而母亲识字不多,常常仅凭直觉把教课书以外的统统归为“闲书”,是不让我看的,那时候是初二吧,好不容易借到了一本《缘缘堂随笔》,自然被母亲列为禁书,便只得偷偷地看,印象最深的是里面一篇《口中剿匪记》,这篇写于前,丰先生牙齿不好,要拔掉,丰先生便把它们比作土匪,不但不干活(咀嚼食物),还要为害一方(让旁边的牙齿也跟着坏掉),更主要的是让主人痛苦,于是和土匪毫无区别,自然就要铲除,丰先生联系到当时的社会现状,把拔牙写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语言风趣幽默,立意别具一格,以致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记得当时急切地想把它推荐给一位要好的朋友,而书需要还了,无奈,我连夜在灯下抄了一遍,第二日手酸得抬不起来了,送给朋友时却未引起共鸣。待丰子恺有了自己可爱的儿女,他文字里的乐趣就更多了,他自身的童真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先生非常善于观察生活,观察人物(这一点在他的画里也得以体现),加之他豁达的性格,想活得轻松一些、开心一些,丰先生便是榜样。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二)

  最近看过了丰子恺先生撰写的《缘缘堂》,感受颇深。作者用幽默、轻松与自然的语言,具体描写了在缘缘堂,无忧无虑的儿童生活与家庭生活,使读者体验了一段心灵的轻松旅程,而且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作者对各种事物不同角度的评价,有的使人耳目一新,有的值得人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与思想让我对普通的事物和现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书中印象较为深刻的一篇文章是《吃瓜子》,本文就是谈论了人们“吃瓜子”这一话题,读来颇有一番讽刺味道。生活中可见许多有闲阶级的人们以吃瓜子来消磨时光,作者便抓住这一点,以他们娴熟、灵巧的动作来写,将其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不禁会心一笑,来细细品味这其中所反映出的现象。文中最后一句话:“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实在值得琢磨一番。那时许多中国人都整日里无所事事,常以吃瓜子来消磨着宝贵的时间,他们的技艺几乎到了精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趣,似乎很值得中国人来炫耀,其实不然,这其实大大说明了当时中国人们的“闲”,对什么事都不去关心,只是每日消磨、虚度时光,国家的形势实在值得担忧。

  因此写文章、日记等,不一定非要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素材就在自己的身边,在一点一滴之中,其实我们只需将这些普通的家常小事挑选出来,毫不掩盖地记录下来就可以来,并不需要对事情进行无谓的夸张与美化,真实、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的。


  缘缘堂随笔读后感(三)

  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里有很多都是讲自己孩子小时候的趣事。他形容孩子们像一群小燕子一样,热热闹闹。三岁的阿韦、五岁的瞻瞻、七岁的软软、九岁的阿宝,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孩子是最天真可爱的了,“为什么呢?”“怎么会这样的呢?”小脑袋瓜里装满了无数的问题,在他们看来,(www..cn)人情的冷暖,辛勤的工作,日夜的忙碌都不过是游戏。

  他们哪里知道,卖小鸡者的心计,越是喊得大声,竟越是不松口。他们一定在想:“为什么不卖?”“我为什么说”买小鸡“就不还价了呢?大人真奇怪!”

  有什么不对呢?“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这是什么道理?

  大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步步为营,没有波及到孩子们的天堂,未经任何掩饰的真情流露,在这里,总能看到最美好的一面。现在回味,小时候我们不也是这样,每个人都会是这样,可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呢?

  宋明理学创始人朱熹,有一句经典的话:“存天理,去人欲。”其实,我更认可心学创始人王阳明的话:“天理即是人欲。”

  一位悟道的禅师,出家数十载,家中有老母,禅师如何不想去探望她呢?如果这是欲,“百善孝为先”,这是理所当然的;可如果说这是理,但佛法须“心中无他物,静心修炼”,这又何不是人的七情六欲,不符合出家人的身份。

  孩子虽有欲,但理欲在他们身上最为融合。也许我们可以说,孩子是最率真的人。如果多些“成年孩子”,也许就真的像庄子所言的那样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