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他人心理可化险为夷

掌握他人心理可化险为夷

在美国一家电视台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则广告:“某某啤酒,能够滋补到其他啤酒滋补不到的地方。”它没有明说是补什么地方。过了些日子,中国向美国的动物园送去了一只名叫欢欢的雄性熊猫,它将同在那里的一只名叫“兰兰”的雌性熊猫交配。

于是,这家啤酒厂又在电视上发布了一则广告:“某某啤酒祝欢欢、兰兰好梦成真!”于是,人们恍然大悟。

原来,这种啤酒里含有性激素,有点类似中国的壮阳药酒和春药。而这种啤酒是否真有奇效只有天知道。

可是,由于该啤酒再三地在传播媒体上使用同样的把戏,后来被全美消费者协会抓住了把柄,称他们以暗示性广告用语向消费者推荐壮阳药酒,而这种酒却压根儿就没有什么壮阳药成分,按美国的广告管理案例,他们将受到严重的处罚。

该啤酒的广告代理商的确有一套,当面临假话被揭穿的局面时,他们一面紧急聘请最出色的律师为他们在法庭辩护,一面在用户和客商中加紧活动,通过活动,请他们对啤酒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

与此同时,他们委托全美最有名的民意调查机构,向绝大多数该啤酒的用户发放问卷,进行民意测验。他们在设计问卷时,有意使用了大量诱导性语言,让人觉得如果把该广告看成是壮阳药酒,就说明自己生理上不够健全,床上功夫不行。这样一来,回收的问卷里,公开承认自己将该啤酒广告理解成壮阳药广告的比例极低。

客户的反应和民意调查的结果使全美广告管理协会拿不出客观充分的证据证明该广告使用了欺骗性语言,发布虚假广告。

巧妙地运用他人的心理,可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