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保护明朝的陵墓
皇家陵墓多年以来一直备受瞩目,不仅因为它极具可考性的研究价值,还因为一直是盗墓贼觊觎的“猎物”。
但是有心者会发现,其实元朝的皇陵一个都看不见,明朝的皇陵无一被盗,清朝皇陵却被盗多处。这是为什么呢?有书君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元皇陵葬法非常简陋,辨识度低,久而久之,无从可考。
众所周知,元朝是蒙古人所建,而蒙古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显著特点就是随季节变幻而举家迁徙,因此居无定所。
若在迁徙途中,元首驾崩,那么便会就地埋葬,埋葬方法简陋得有书君都有些瞠目结舌:
选一块楠木,将中间掏空成能够容纳元首遗体的大小,再将元首遗体放置进去,然后将树干合拢起来,加三道金箍巩固,一个元首的“棺椁”便大功告成。
接下来,元首的遗体被就地埋葬。并在埋葬之地种植青草,久而久之,埋葬元首之地与周遭地区并无二异,如此,便掩盖了元首埋葬之所。
起初为便于祭祀,元首后代会在元首埋葬之地,当着骆驼妈妈的面宰杀小骆驼,让母骆驼对小骆驼“殉葬”之地印象深刻,从而也使元首后代祭祀先祖得以顺利进行。
当然,若母骆驼死去,元首埋葬之地便永远成为了一个迷。
这也就是为何元朝陵墓一个都找不到的原因了。
再者,元朝陵墓简陋不堪,当然也不会随葬价值连城的金银首饰,盗墓贼也看不上一座没有油水可捞的墓地,一度任其经历风雨飘摇,最后,被世人遗忘在某个青青草原的地底下。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元朝陵墓能够不被世人发现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这些元首长眠地下,不会被世人打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元朝陵墓布置极其简陋,且“葬无定所”,辨识度低。加之随葬珠宝几乎没有,也没能成为盗墓贼争相觊觎的对象,所以,墓地最后无从可考了。
二、明陵有清*的保护,加之结构坚固,所以没有被盗。
明朝有眀成祖朱元璋的定陵,明代宗朱祁钰的孝陵,以及其他皇帝长眠的“明十三陵”。这几处皇陵几乎没被破坏。
原因之一是因为明朝末年,由李自成夺取*,取明朝而代之。后李自成兵败大清,清*记恨的当然是与之作对的李自成了。
因此,清朝就不会对明朝历代帝王撒泼,去破坏他们的皇陵了。
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清*的保护。毕竟清朝与明朝之间算是无怨无仇的,而且,明陵也算文物一般的存在,清*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开挖明陵,而是加以保护,因此,明陵得以完好无损。
原因之三便是明朝的历代皇帝早已预料会有胆大妄为者觊觎陵墓内的奇珍异宝,因此将陵墓修建得坚固无比,令那些盗墓者望而却步。
盗墓贼连明陵的墓门都打不开,更遑论偷盗珠宝了,都是败兴而归。因此,明陵大多完好无损。
相比之下,明陵简直是一众皇陵中的“幸运儿”了。
明陵因政治原因,还有清*的保护,以及结构坚固,因此,没有被盗过。
三、明国时期时局动荡,战火纷飞,大盗清陵成为盗墓贼发财的捷径之选。
清陵的皇陵中名声在外的有清东陵和清西陵。
民国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因此,很多人打起了盗墓的主意。因为盗墓一旦得手,一辈子衣食无忧。
下面有书君带大家看看清西陵和清西陵埋葬的是哪些皇帝:
清西陵躺着的是雍正,顺治,嘉庆,道光这几位生平就艰苦朴素的主,驾崩后随葬宝物肯定不多,因此没有引起盗墓贼的垂涎。
而与之相对的清东陵,就没那么走运了,别人不说,单说那个愣是将好好的清朝坑得亡国的慈禧太后,其随葬物品就够盗墓贼此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了。
因为慈禧太后将自己的陵寝布置得极尽奢华,用现在的一个词概括,就是高大上。
从墓门到墓室,都是几番修了拆,拆了修的,整个陵墓比紫禁城还奢华几分。
如此高级装备,有书君想,就是放眼现代,也没几个富豪的陵墓能够与之匹敌了。
慈禧给自己陵寝安装如此“*装备”,不被盗墓贼觊觎才怪。
盗墓贼孙殿英就是这样一位早对清东陵“垂涎已久”的世纪大盗。并在后来因大盗东陵而臭名远扬。
他利用职务之便,以训练军队为名,实际趁夜深人静时,将清东陵来了个“一锅端”,尤其是慈禧太后的陵墓,更是遭遇毁灭性的破坏,惨不忍睹。
可这有什么办法,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人都要吃饭,清东陵那么多宝贝尘封地下,又有几个人不为之心动呢?
只是可怜慈禧驾鹤西游,随身携带的金银财宝,到头来却是为盗墓贼做嫁衣裳,她老人家若泉下有知,只怕是死不瞑目了吧!
民国时期,政局动荡,清朝陵墓因随葬物品价值不菲,遭遇盗墓贼的大肆盗挖。
综上所述,元陵之所以没有踪迹,是因为实行密葬,元朝后人都无法追寻墓地位置;明朝因为有清朝保护,而破坏甚少;清陵因为慈禧等人的随葬物品奢侈,而被盗墓贼视为了“一等猎物”,加之政局动荡,战争连连,导致清陵沦为盗墓贼发财的对象。
自古以来,帝王生前享尽荣华,却妄想死后还能继续富贵,殊不知,自己陵寝内的高端布置却成为盗墓者极度追捧的“猎物”,自己也不能安息。
反之,那些生平艰苦朴素的反倒安然无恙。对此,有书君感叹一句:还是低调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