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手抄报内容大全

导语: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白昼的时光,在冬至过后将不断变长。以下是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冬至手抄报内容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至手抄报内容大全

1

冬至:太阳黄经270 °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节,春之先声也,正所谓“阴极而阳始至”。

此时节,北风正盛,卷席百草,但几番寒起一阳来,日光虽短,梅花却也开了。这是数九寒天的启幕,亦是万象更新的前奏。阳气,在天地间酝酿;暖意,在心间涌动。

“数九寒天”即将开始。让我们在物候的流转轮回中,一边从容“数九”,一边等待“九尽桃花开”的那一天吧!

一候,蚯蚓结丨冬至之日“蚯蚓结”,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二候,麋角解丨冬至后五日“麋角解”,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动丨再五日“水泉动”,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冬至·诗词|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满江红·冬至

宋·范大成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习俗

冬至大如年

古人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冬至半月是很喜庆的节日,庆祝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祭祀、贺礼、饮食等。至今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数九”

古人从冬至日起便开始「数九」,民间有广为流传的「九九歌」,巧妙地利用自然界的物候现象,生动反映九九八十一天中的天气变化规律。

九九消寒图

古人在冬至来临前,绘制《九九消寒图》:自冬至日起画梅花一枝在窗上,佳人早起梳妆时,每日以胭脂随手画一圆,待九九八十一圆画满,梅花变杏花,推窗春色满园矣。

冬至养生

宜早睡晚起,遵循“冬藏”养生之道。

冬至期间,我国南北各地天气渐寒,此时也是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生活起居方面,建议大家早睡晚起,如果有晨练习惯,最好在早上7点至9点这个时间段进行,过早外出身体易受寒冷刺激,诱发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同时外出要注意保暖,避免过量运动,做到劳逸适度。

冬季闭藏,万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内。这一时节需遵循“冬藏”养生之道,做到多“储蓄”、少“透支”,保持精神愉悦。

宜进食温补类食物。

天气寒冷首选温补类食物,像是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均为进补佳品,但要注意不要过多进食这类食物,可能会导致上火。

还有莲子、芡实、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平补类食物也适合多吃一些。

另外,木耳、芝麻、黑豆、海参、鲍鱼等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年龄阶段都适合进行食补,同时进补也要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补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男性宜在40岁左右、女性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进补。

药膳进补宜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常用的药膳进补有:八珍、四神、四物、单方,将这些药膳和肉类一起炖煮,药效会渗透到汤中,正确“冬补”可强身健体。

使用药膳进补需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时候进行,患有感冒、发烧、咳嗽都应避免。另外,药膳进补一忌虚实不分,要遵循“虚者补之”的原则,二忌无病进补,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对身体有害。

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2月21日,迎来冬至。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达到黄经270度。进入冬至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日,意味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严寒天气。关于“数九”,广泛流传的《九九歌》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这天,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的一天,为什么不是“冷在冬至”,而是“冷在三九”呢?这是因为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弱的影响,还与地面散热有关。在冬至时,虽然地表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已消耗殆尽,尽管得到的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是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气象资料显示,每年冬至后都有强大的冷空气和寒潮出现,造成骤然降温。冬至后白昼时间虽日渐增长,但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此时节,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麋的角开始脱落;山中的泉水已暗暗开始流动。

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民间广泛流传“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是个吉祥的日子,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亚岁、一阳节、消寒节等。冬至这天,古人要祭祀先祖、祭祀上天。

冬至节气很受重视,饮食方面自然少不了。在北方地区,人们常吃羊肉、饺子、馄饨,来庆祝进入冬至节气。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汤圆、长线面的习惯。

专家提醒,冬至时节,饮食应该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宜食温热熟饮。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宜多吃牛、羊肉等;长江以南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要温和得多,可多吃鸡、鸭、鱼类。

3

正所谓“冬至如大年”,在古人看来,冬至这天十分重要,一是意味着春节已临近,二是表明冬至节气的重要性。古人认为冬至过后,阳气逐步增强,下一个循环就此开始,因而大家会在这一天庆祝。

冬至是北半球夜间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这之后白天逐步变长,因而冬至在古人看来是新的开始,且也是“数九歌”的开始,因而有“冬至如大年”这一说法。

民间也有“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可见古人就已知晓,冬至后白天开始变长,但因每日获得的辐射比较少,气温持续下滑,“三九”、“四九”为一年最冷时。

冬至这天,北方人会吃上饺子,其实这也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除了饺子外,人们也会吃上汤圆、馄饨、羊肉汤、面食等,可以很好地驱寒保暖,且有着特殊的寓意。

多年来的生活经验中,人们也总结出了多个和农耕生产有关的农谚,以预测接下来的天气变化。那么,过年冷不冷?来年庄稼收获咋样?从下面这些农谚即可得到答案。

一、“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这句俗语理解起来并不难,如果冬至这天天气晴朗,没有阴雨或小雪,那就意味着冷空气还没有到来,气温总体降幅不大,未来一个月可能还会继续保持晴天模式。

不过冷空气来得晚,并不代表不会到来。等到春节前后,恐怕雨雪天气就会接连到来。到时候春节必然会变得寒冷,人们的出行也会遭遇不便,特别是下雪天气会使得道路打滑,如此也会被称为“脏年”。

反而,如果冬至这天是雨天,天气不是太好,那就表明当年寒冬如约赶来,而等到春节到来后已是阳历1月末或2月初,此时就不会再有雨雪天气,过年走亲戚十分方便。

二、“冬至暖,烤火到小满”

老人常说“该冷不冷难成年景”,其实说得很明白,如果冬至这天天气气温依旧不是太寒冷,整个冬至节气降雪量不多,那自然是不正常的,整个冬天将会是“暖冬”。

如此一来,冬天将迎来“倒春寒”的天气,气温相比往年同期异常寒冷,不利于农作物、果树的生长。且此次降温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直到“小满”节气天气依旧不是太暖和,仍然需要靠烤火才行,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

对于农民来说,显然不希望冬至气温偏高,这样的话来年的收成恐怕难以保证,毕竟倒春寒对农业的危害很大,常常导致庄稼减产、品质差等问题。

民间也有“冬至有霜,腊雪有望”的说法,如果冬至这天早上下白霜,那腊月时北方降雪的概率比较大。而对农民来说,腊月降雪是好事,毕竟“大雪瑞丰年”,此时降雪可杀死田间虫卵,且可缓解田间旱情,有助于来年春季庄稼的生长。

三、“冬至在月中,无棉也过冬”

如果冬至是农历11月的月中,那就表明整个冬季气温都不会太寒冷,天气比较暖和,如同春天一样,不需要穿棉袄也可平安过冬。当然,这是夸张性的说法,主要表达的是冬季气温偏高,显然这是不正常的气候。

而今年冬至为12月21日,对应的为农历11月18日,符合“冬至在月中”的条件,那是否意味着今年冬天比较暖和呢?

从立冬至今来看,尽管冷空气频频到来,可每次过后气温明显回升,很多人都感慨今年冬季气温偏高,接下来气温可能还会继续偏高,正好符合“暖冬”的说法,这样一来春节自然是不太冷。

其实这几年天气一直如此,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冬天气温普遍偏高,就算2020/21年度的“拉尼娜年”也是如此。

四、“冬至有雪到年关,冬至有风冷半冬”

从字面意思来看,如果冬至这天迎来降雪天气,那就意味着冷空气如约赶来,接下来雨雪会接连不停,一直持续到年关,雪量比较大,这对庄稼来说却是是好兆头,但年轻人可能不会太乐意。

而下半句,如果冬至刮风的话,那正常都是西北风,意味着寒潮赶来,而冷空气所到之处必然降温,因而接下来全国大半地区都会寒冷,也会持续到年关。

从近期的天气预警来看,随着台风“雷伊”的到来,接下来华南、江南将会迎来降温、降雨天气。而东北、华北尽管近几天气温偏高,但冬至起也会迎来新一波冷空气,东北、内蒙将降温6-10℃,局部达14℃。

至于春节冷不冷,气象预警表示,2022年1-2月份气温较往年偏冷,可能春节时天气不会太暖和,大家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