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读后感300字(一)

  夜,静静地夜。窗外已是万籁俱寂,群星璀璨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金灿灿的圆日那树枝上的猫头鹰,正睁大眼睛,准备抓一只珍惜美味般的田鼠。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在夜幕下变得格外宁静。与此时,我正躺在床上久久难眠,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红军战士过雪山、草地那雄伟壮观的场面,心里不停地称赞他们的坚强意志,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长征》这首诗*在红军浩浩荡荡地到达吴起镇时写下的。每当读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时,我思绪万千,红军战士是这样迎难而上,而我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去年登山时的事……

  那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暑假。登山的那天,天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那天爸爸和妈妈正好闲得没事做。于是,我们全家决定去爬那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的紫荆山。来到山脚下,望着那弯弯曲曲的山路,我不禁有此忘而怯步。但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开始爬起山来。

  刚开始,我还信心十足地小跑起来,还一边看风景,还一边哼着歌。可到了后来,却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才走了一小会儿,就气喘吁吁了。刚才爸爸妈妈还被我甩得老远,现在都有已经快追上我了。我不禁有些泄气了,但还是靠最后一点力气在两边悬崖峭壁间,气喘吁吁地走着。

  到了半山腰,我已累得满头大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心里早已打了退堂鼓。

  善解人意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意志太软弱了,如果当年的红军像你这样,还会有今天的新中国吗?”那时年幼的我,我的心里有些不服气,并不知道红军是什么,嘴里说:“那又怎么样?”便怏怏地下山了。

  今天,我读了*的《长征》,终于知道了红军具有的坚强意志,想到过去的事,脸不由自主地烫了起来。


  长征读后感300字(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七律》,还在萦绕在耳旁。长征的故事,一篇篇的出现在以往的课本里。无数次感触于长征——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爬雪山……这一幕幕的都还在脑海里,这个学期又品读了《长征》这本书。这次更仔细的思考了每一次长征的历程。

  长征途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这些故事也常常在我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

  长征经过了两万五千里,已成为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载体正是那些征途上的战士,红军战士!他们那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感动落泪。当年红三十四师师长趁树湘率领部队为红军垫后,在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后,他们只剩下四五百人了。等到他们撤退时,湘江已被**,他们又饿着肚子退回山西打游击。撤退途中,陈师长腹中中了敌人的子弹。但他依然坚持到底,命令其他战士撤退,自己来掩护,最终被敌人抓住,壮烈牺牲,年仅29岁。多么可敬的人啊!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如果没有了陈树湘这样的战士,这场战役如何能取胜?如果没有了千千万万个陈树湘,长征能胜利吗?在这样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我觉得,这些战士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那个年代里承担起了自己的历史责任。这种历史精神最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更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需要的。

  这种精神,推而广之,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陈树湘绝对不止一个,后又有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等前仆后继的伟大战士。(www..cn)长征精神就是这样,是从前就有,以后依然会继续发光发亮的民族气节!

  同样,事实上历史上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使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的局势转危为安。才有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才有了后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鼓舞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有了前行的方向!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正是这样,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未曾经历过长征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在自己的班级、在自己所在的组织中发扬“长征精神”。

  将长征精神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让长征精神永不止步!


  长征读后感300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想这句诗也许是对长征精神的最好诠释。

  长征途中红军前有望不穿的高山峻岭,江河阻遏,后有数不尽的重兵强敌、机枪大炮的追击,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军却仅靠着手中弹药不多的破枪烂炮,硬是从*百万大军组成的包围圈中杀出了一条血路,打开了一条大道。是什么特殊的力量使实力如此弱小、装备如此落后的红军收获了成功呢?是精神,是信念,是智慧。

  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然而,我想这句话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中日甲午海战中,中国装备不仅毫不逊色于日本,还先进于日本,但最后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舰沉大海,几乎全军覆没。这中间缺了什么?精神!主帅贪生怕死,战士无心恋战,怎能打胜仗?九一八事件时,东北军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人员数量都要数倍于敌人,却让日军在短时间内占领、殖民东北,这次失败与*的“判断失误”以及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思想分不开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为将者没有一种不服输、不怕输,坚决保护民族利益的精神,怎能成功地御敌于国门之外?

  谁说落后就一定要挨打?经济的繁荣、技术的先进、实力的雄厚固然重要,然而一个不服输的信念,一种长征精神对于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个国家都更为重要。为何盛唐会快速转向衰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从君主到群臣都缺少一种团结、公大私微的长征精神,使一时再无人上谏“十思疏”,再无人阅“十思疏”,再无人行“十思疏”。古往今来,落后真的不一定挨打。看看今天的朝鲜,虽然落后,但试问有哪个国家敢侵犯其主权,就连日本这个曾经冒犯“北方巨熊”“东方睡狮”的国度也是敢怒不敢言,敢言不敢为之。

  正如*所言: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于今,历史上曾经我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我想,正是因为这种长征精神,才使得红军完成了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虽然长征已经过去了几十个春秋,但愿长征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