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一)
用假期时间,有针对性的选择了相关书籍读了《和教师的谈话》一书,使我受益匪浅,《和教师的谈话》是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列。符。赞科夫的着作。在本书中,作者将其多年实验研究总结的教学法与教育思想,采用谈话的形式,十分新颖。读完这本书后,给人的总体感觉就像这本书名一样,像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和我们交谈,交谈对学校教学的感悟。轻松通俗的话语给我们留下的教学论思想却是深刻的。现在简单地谈谈我读这些书后的感受。
培养儿童内在的学习诱因,有赖于改造旧的教学路子。这方面赞科夫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要教会学生自己“理解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要研究儿童的“各种各样的思维形式”,据以引导他们学会开动脑筋,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从而也才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和主导作用。
赞科夫的教学论是一个划时代的创新,但其中许多基本论点的提出,又不完全是出自他个人或他的学派所独创,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如果我们查阅教育思想史,考查一下诸如研究儿童的发展,确认理论性知识对发展的指导作用,主张个性的“自然的成长”,以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与儿童的主体作用等等观点,可以发现,有的是传统教学论已经提出过的问题,有的是实用主义教学论曾经片面强调过的问题;但就其整个体系而言,又绝不是旧话重提,而是一个重大发展。他的新体系反映了五十年代和以后在国际上兴起的具有共同性的教育思潮,反映了国际上教学论施行根本改革实验的创造性成果,从而才构成新颖的立论。
当前,教学论和课程论仍只是处在发展中的独立学科,无论在一国之内或国际之间,学术研究上都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议的热烈纷杂的局面;人们不应该独尊一家。即或在苏联国内,对赞科夫的新体系迄今也仍然多有异议。这种事实说明,不宜把赞科夫的教学论看成全然不可移易的东西。我认为,在教育理论上可比较的学科和可比较的部分,应打开眼界,重视研究外国,才有利于加快我国教育理论建设。
虽然书中有些问题的提出在今天已不再新鲜,但我想凡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思想观念是永远不会落后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吸取经验,多实践,才能与时俱进。一句话:走自己创新之路。
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二)
看完推荐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教师的谈话》,受益非浅。感到自己应该看的书太多。就先选择这本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吧。我打算看后,按章节写出不能称为读后感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分享。
“课堂上的生活”这节和教师谈到学生课堂上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吧。首先是对提出的“学习要联系生活”的看法。学习怎么联系生活?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用作文写出来吗?不是的,太狭义了。联系生活,就是要把时事搬上课堂。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在课堂上谈论。如果身边发生了大的事情,而课堂却对这些事情只字不提或者只言片语,那课堂学习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要拿出课堂上的时间,让同学来谈论身边的事情。“课堂要学习课文,没有时间。”有的老师这么说。是的,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很多时间都被浪费掉了。在班级里创设一种能够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各种印象、感受和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就要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 见,就可以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的课堂有这样的内容吗?应该有,学校不应该和社会隔离,这样学知识就是死学。
接着谈到了教师该如何去上课。当时,他们的教师上课旧的模式。首先是读书,接着是分段分析,再感情朗读,再列提纲,谈中心思想。
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三)
《和教师的谈话》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赞科夫所着。作者以其长期实验积累起来的研究成果,克服旧教育课程的矛盾,建立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教育课程。我今天认真看了苏联列·符·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一书,看完后觉得有许多收获和启发。
“课堂上的生活”这节和教师谈到学生课堂上的生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教学。我把我的理解简单地总结为“课堂上的生活”就是指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回归到生活。首先作者对提出的学习联系生活的看法。联系生活,就我们数学学科而言就是要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上课堂,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再由课堂上探索总结出来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此类问题。而此时的教师就要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与到学生发现的问题里去,及时地提出意见,加以引导,善于总结,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接着作者谈到了教师该如何去上课。赞科夫提倡新的方法,就是老师读课文,学生静听感受,之后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谈了出来,他们积极参与到对作品的理解之中,感悟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www..cn)
紧接着,作者又谈了这样的课堂是不是老师轻松了?回答是否定的,这样的教学更要求教师对教材有着深刻地理解,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引领,才能在学生的谈话偏离主题而进入细节处进行引导。这正是我们课改中对教师灵活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的要求。
通过粗读这本书,我感觉到我应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设法减轻孩子们的思想负担,逐步使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