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与奢侈高中作文(一)
节俭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一种个人涵养,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美德的延续,是亘古不变的永恒时尚。因为富足,我们有权享受奢侈生活,但我们无权废弃和浪费有价值的物质、资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否则,是一种罪过。能变废为宝、节支创收、挖潜资源是智者所为;铺张浪费、挥金如土、今朝有酒今朝醉奢侈乃愚人之举。
节俭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可观而必要的储蓄。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我们国家,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32。5吨粮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81250天,可吃222年;如果每人节约一度电,就可以节约5亿多元人民币;每人节约一滴水,13亿人就可节约126吨。我们不仅是一个大国,有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表明我们还是一个穷国:我们有着3000多万失学儿童,26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1100多万低保对象和上亿流动民工,尽管我国大部分人算得上丰衣足食,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去浪费点点滴滴,因为还有很多人需要救助。
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滴水,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我们何不让此举成为一种习惯利己利人呢!事情看起来虽小,却体现着一份挚诚的责任心和令人尊崇的内在品格。我国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每件事都浪费一点儿,长期如此,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口多底子薄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我们办一切事情都必须节俭当头。
“国以俭得之,以奢失之”,节俭对于国家大有利弊,与个人得失也休戚相关。“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诸葛孔明“以俭养德”传为佳话;清代徐荣说:“街头庙脚褴褛身,半是当年奢靡人。”节俭使人安乐幸福,奢侈使人没有退路。贫穷需要节俭,富裕不忘节俭,“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才是适宜消费之道。节俭是兴家立业之本,不仅有其经济意义,更有其道德意义。
节俭与奢侈高中作文(二)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在《诫子书》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确,从节约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高是低。如果他脑子里只是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的衣服,不考虑为人民服务,而且还容易形成拖拉懒散的作风。如果他节俭一点,就用不着考虑这么多不必要的问题,那么他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但我们所说的节俭并不是要人们维持极其低下的生活水平,而是让人们不要过分地追求物质生活、那么,我们节约下来的财富该用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节约的财富应当用来重新投入生产,提高生产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富强,发展更快。这样,节俭就会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更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俗活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平时的节俭也是为了应付意外情况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你总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那么当你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时,又该如何应对呢?去年夏天的那场洪水无疑是对人们节俭观的一个严峻考验。“当肆虐的洪水退去之后,平时勤俭节约的就可以把积攒下来的钱用于重建家园,同时还可伸出手援助受灾更严重的地区。而那些平时大手大脚惯了的人,就只能向社会请求援助了由此可见,我们提倡节俭正是为了日后减轻负担,同时也是对社会安定和发展的贡献。
但有的人说:“钱是自己的,怎么花是自己的*。”他们为了追求高档的物质生活。就无节制地乱花钱财,贪图享受。但我认为,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不应无节制地耗费,从而与节约精神背道而驰。例如,有些人的家境并不是很宽裕,个别人甚至处于困境之中,但他们只要有了钱,就十分热衷于请客送礼、豪吃滥赌;没有钱,就到处赊借,申请补助,时常使得亲友不睦,单位头痛。你看,这不仅浪费了个人钱财,还给国家带来负担,对*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要大力发扬节俭的传统美德,摒弃奢侈这种不正之风,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节俭与奢侈高中作文(三)
奢侈和节俭都是一种生活上的态度,奢侈的人过度消费、(www..cn)生活靡烂,不懂得珍惜物资;节俭的人从节省中获得了拥有物品的快乐和不虞匮乏的知足。
隋文帝的黄袍破了一个洞,他把破掉的地方缝起来,不会把整件换掉。雍正皇帝他比以前的皇帝都还要勤奋节俭,他对钱财和玩乐都没有兴趣,整天只是批阅奏章、早起晚睡,俭朴过生活。*总理,他一生以身做则崇尚节俭,只穿旧旧的衣服和裤子;他造访城市和乡镇时,都轻车减从。这些都是尚节俭戒奢靡的君王,所以当时的国家都很兴盛,人民都很富足。
历史上也一些奢靡的皇帝和臣子:隋炀帝好大喜功,奢靡成性,要求成千上万人来挖凿五条大运河,目的只是为了方便他从京城去江南去游玩,不顾人民生活的困苦,终日享乐,导致民怨四起,走向灭亡。清朝有名的贪官和珅,他将别国进贡来的东西,挑他喜欢的,剩下才放到国库里,家里的宝库越建越多,富可敌国,而国库却空空如也。但他的贪心却引来杀身之祸,不得善终。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所以我们要以这些历史人物为鉴,当用则用,当省则省,好好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节俭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