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知识活起来读后感(一)

  最近,读了《要使知识“活起来”》这篇文章,受益匪浅,下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性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正好相反,学生每过一年,他的学习就变得更为艰难。

  从这些事实中有一些感想:应当努力作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


要使知识活起来读后感(二)

  如果你向孩子们讲述金色的秋天,讲述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当你深信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你就建议他们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这时,在你的眼前,就会产生许多关于周围自然界、关于自然美的令人惊异的精细而鲜明的思想。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因为你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但是儿童在这里并不是重述他们所听到的话;你的词、你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儿童在学习思考,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

  你可能从同事们那里听到过:儿童对教师的话抱着冷漠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眼睛里的渴求认识的火花。如果在课上有这种情况,那确实是值得忧虑的:这种对词的冷漠态度、无动于衷,确实是教学中的一大缺陷。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怎样才能做到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呢? 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 交集点" ,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在讲课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正是在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特别注意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根据所学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概括性的回答,如果有的学生在有些地方没有弄懂,有经验的教师并不重新从头讲起,而是寻找" 可疑点" ,找到以后,再提出些问题,以便使学生自己去抓住断掉的思路,使他们想起那些妨碍理解新教材的东西,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


要使知识活起来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要使知识“活起来”》,让我感悟颇多。

  “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

  苏大师在这里批判了“有应试能力”并非是真正的好学生、有能力的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是用知识,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要依据所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多学习,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让学生激情飞扬,让知识“活起来”,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苏大师提出: 怎样才能做到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呢 ? 这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 获取知识 —— 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发现因果联系及其他各种联系。这就意味着解决疑问。

  然后苏大师以怎样备课、怎样讲课来指引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在讲课过程中,要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头的“交集点”上,即意义联系的地方,特别注意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并且提出

  教师应当以这些或那样的方式进行检查:我是否把要给予他们的全部东西,都带到了这个点上?当我教给学生新知识的时候,他们是从“知识仓库”的哪些角落里提取和利用自己的储备的?

  反复思考苏大师的话,(www..cn)和我们现在提出的“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你确信你把孩子带到那里了吗?”是颇有相似之处的。备好课、上好课是前提,最终的目的是运用。“你把学生带到那里了吗?”不是通过试卷来说话、来验证,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特别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那么值得思考的是怎样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巧设各种真实实在的运用实践环境,让孩子们多参与实践运用,并从中找到快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