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集读后感(一)

  《废墟》,出自当代作家余秋雨先生之手。

  这是一篇蕴含精致,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废墟”表达了对民族文化以及民族未来的关注。

  作者所说的“废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废墟,更不会是现代人建造的,由于资金等问题而荒废的废墟。作者指的废墟往往存在的年代比较久远,且有一定历史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废墟”。

  在余秋雨先生眼里,“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眩”“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废承载着古人对现代人的希望,希望现代人去发掘他们的历史,为中华民族完成未尽的使命。

  废墟是历史的见证,是前人对后人的寄托,是旧的文明的终点,是新的文明的起点。同时,废墟也是曾经没落的证据。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废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发现曾经的不足,开创明天的辉煌。但是,如果我们改造了废墟,使之成为高楼大厦,那么,虽然我们了解了过去,可是我们的后人就再也无从得知了。活生生的“教科书”没了。

  如果没有南京大*纪念馆及其遗址,没有“七三一部队”遗留的生化弹药,没有一幅幅触目惊心的随军记者拍摄的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我们何以为中华民族的胜利骄傲,又何以痛恶日本法西斯呢?同样,如果没有这些证据,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史的行为,我们又去拿什么反对和制止呢?

  废墟的价值不是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衡量的,更不是金钱可以估计的。因为废墟,才有了坚强的炎黄子孙;因为废墟,才造就了伟大的华夏民族。废墟是无价的,因为他的背后是悲剧过后留在人们心中的心灵的负载。正视这一负载,才能携带废墟走向光明。

  因为悲剧的发生,所以留下了废墟;因为人们的执着,所以保存了废墟。我们不需要为废墟而羞愧,不需要为废墟而遮掩,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如今的社会,缺少的正是废墟。少了使我们坚强的废墟,少了使我们居安思危的废墟。如今的我们,更要懂得废墟的珍贵,保护眼前的废墟。因为它太过重要了。


余秋雨文集读后感(二)

  近日,抽空重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山居笔记》,但当读完最后一篇《历史的暗角》后心情尤难平静。

  这是一篇专以揭露和鞭挞“小人”的散文。文章以欧洲的一名爱搬弄是非的长舌妇使得一村人都成了仇敌的例子开始,又举出费无忌在奉命为楚平王的儿子迎亲过程中,设法把新媳妇变成了平王的夫人最终使楚国灭亡的故事。由此,作者为“小人”总结了八大行为特征,即: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力,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需要博取同情,小人必须用谣言制造气氛,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与此同时还把“小人”分成恶奴型、乞丐型、流氓型、文痞型等四种类型。但在铲除和防御“小人”上作者却犯了难。余先生认为,小人所以难以防御,除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殊需要为小人的产生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外,社会群体还有五大原因,即观念上的缺陷,情感上的牵扯,心态上的恐惧,策略上的失误以及灵魂上的对应。

  读罢此文,我的第一感觉是余先生肯定是碰上了现实中小人的纠缠,使他心生忌恨,不吐不快。但在“鼓噪”(余先生词)一番之后,又对如何防范感到无奈。所以我又想:这真是何苦呢?

  孔老先生当初把人划分为两种:君子和小人,标准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余先生好像也赞成这种划分,我们当然认为余先生也是君子了。但是,当小人为“利”纠缠余先生的时候,以君子之“义”是不是要以牙还牙呢?当余先生对小人“鼓噪”以后,你的“义”又如何体现呢?况且,从古到今,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有智慧的用智慧,有力气的使力气,有谁能把君子和小人分得清呢。刘邦当初是无赖,属小人范畴,但后来作了皇帝,你说他是因“小人”的卑劣获得成功呢,还是以仁义取胜的呢。

  “量小非君子”。一旦遇到所谓“小人”诽谤或纠缠的时候,上策乃是:不理不睬,沉默应对。

  正是:

  当红大腕事缠身,何以偷闲鞭小人。

  张罗八罪祥描脸,防范五难知费神。

  惯见贤愚共奔竞,岂凭好恶划疏亲。

  英雄无赖常流转,可记刘三昔日贫?


余秋雨文集读后感(三)

  《跟随余秋雨的脚步》这套书一共包含《中国之旅》、《欧洲之旅》、《非亚之旅》和《心中之旅》四部独立作品。在旅行了大半个中国后,踏足亚欧大陆,叩访两河流域、埃及、以色列、阿拉伯半岛、希腊、罗马、伊朗、印度等古文明发祥地以及众多欧洲国家。本系列在呈献上述作品的同时,配插了一千多幅精美图片,目的是为使读者在追随余秋雨先生的脚步时,能有身临其境、风华尽览之感。遗憾的是学校图书室只有前三本书,于是,我就把这三本书读了N 遍,希望能够追随余秋雨先生,实现我不能远行却要饱览美景的愿望。

  《中国之旅》分北部、西部、中部、东部、南部五个部分,共 32 篇游记,每篇的笔墨量并非平均使用,有的几乎是一带而过,千把字而已。而有的却是挥毫泼墨,洋洋洒洒。无论简写还是详述,都有作者的目的。简写,或者是为了过渡,或者是为了补充,或者是为了总结;详述,既有作者的倾向和兴趣,又有对历史的疑点和争议,还有文化的沉淀和交集。

  在这本书的北部篇中,《平遥》和《祁县》写得比较详细。作者一直在探究曾作为 19 世纪中国金融中心的平遥,为什么随着晋商的衰落而没落,甚至包括整个山西。作者不是经济学家,当然找不出原因所在,最后只能以这么一段文字结束: “ 我只在《山西票号史料》中看到过一幅模糊不清的照片,日升昌票号门外,为了拍照,端然站立着两个白色衣衫的年长男人,意态平静,似笑非笑,这就是你们吗? ” 而在西部篇中,《敦煌》是着墨最多的一节,毕竟是文人,对于敦煌文物的理解更为深刻、感受更为炽热。其中一段,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宣泄达到了顶点: “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蹋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www..cn)

  读完本书后,很想去一下敦煌、三峡,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借助大师的感受,好好体味一下祖国山河的壮美!今天全部看完了,觉得写兰州、敦煌、三峡、南京、周庄等几部分写的特别好看!喜欢读大师的书,像是在听大师娓娓叙来,大师的每一句话,感觉那么风趣、那么有水准、恰如其分。喜欢他的语言风格,喜欢他有感而发,喜欢他从历史的大海中为我们带来的朵朵浪花。读了余秋雨大师不少的文集,学到了很多知识,体味了大师的文风,领略了古代文明的魅力,给我带来了无尽的阅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