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一)
看了《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才知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差点在“最后一分钟”被搞垮。
电视剧是如此描述的:
——1964年9月15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亲自去拜见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就对中国核基地动外科手术进行极其秘密的探讨。美苏两国秘密接触的第二天,*获悉了有关情况,立即主持召开了*专委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进行核试验,美国苏联有可能动手,摧毁我们的核设施、核基地。但不管他们怎么样来轰炸,我们还是要搞核试验。”“假如我们不搞试验,那么他们可以讲你们不行,你们怕。所以我们必须搞试验。”
——关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时间问题会议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今年就试,还有一种意见是等三线建设完成后等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后再试。
——*:“国际局势对我们压力很大。主张晚试的同志主要是从这方面考虑,等三线建设完成,我们有一定的战略保障。”
——*:“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那就早响。”
——这是*有关原子弹的又一句名言。他一语道破了原子弹的本质,也一针见血地揭开了由原子弹交织起来的国际关系的真相。
*一锤定音。一个月之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历史证明,*的眼光就是高人一筹——中国原子弹横空出世,美苏果然只能在一边干着急,眼睁睁看着中国一举闯进核俱乐部,导弹、氢弹、卫星接二连三一气呵成,核大国地位从此牢不可破,中国的和平大环境从此有了可靠的保障。
回顾历史可以明白,*当年为中国抓住了一个稍纵即逝的千载良机。
1.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倒台的时候。1964年9月美国拉苏联一起采取行动对付中国核武器的时候,正是赫鲁晓夫摇摇欲坠内外交困的时候,那时的赫鲁晓夫已经焦头烂额,自身难保,甚至打算出卖东德换取西德的经济支持。如此困境,能有多大力量和兴趣与美国人携手对中国搞这么大的动作?*看得真准:“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与赫鲁晓夫没成交,心虚的美国人只好袖手旁观。
2.赫鲁晓夫搞瞎指挥,把苏共分成“工业党”、“农业党”,把苏联经济搞得大乱。苏联1963年遇到严重的农业危机,不得不大卖黄金买美国粮食。1964年中国爆炸原子弹的时候正是苏联经济困难、国内对赫鲁晓夫的怨声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危机蓄势待发的时候。在那样的形势下,赫鲁晓夫即使没*也承受不起冒袭击中国核基地、与中国公开武装冲突的风险。
3.中苏国家关系大恶化虽然始于1960年,但苏联与美国公开联手对付中国则始于1963年与美国签定《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1964年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美苏联手对付中国核试验的合作大业才刚刚开张一年多,双方都是第一次、都不怎么摸底、都在互相试探、都怕上对方的当,都不敢贸然行事。对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下手,必然要陷入与中国的长期武装冲突。美国对中国的抗美援朝记忆犹新,苏联也怕一旦陷入与中国长期武装冲突的泥潭,会被美国乘机抄后路,导致“*大家庭”土崩瓦解。由此可见1964年时美苏两国联手对付中国核试验的难度是最大的。单干心虚,联手不成,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谢去”。
4.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正赶上苏联政变。新上台的勃列日涅夫需要时间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无暇它顾,更顾不上与美国携手阻止中国进一步的核试验,这就让中国获得了完善实战用核武器所急需的时间。
如果中国当时没听*的,而是听了那些“小心谨慎”“稳妥保险”的主张——退缩、“暂缓”、等待“战略保障”,结果将会如何?
如果“等三线建设完成后等一两年、甚至两三年后再试”,那至少得等五、六年。而1964年之后的“五、六年”实际情况是什么?
——1965年(不到一年),美苏两个超级核大国向联大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草案,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该条约中有一条规定:“非核国家不得研制核武器”。(据张爱萍之子回忆:“我和父亲讨论过,如果在条约通过前,我们仍然搞不出原子弹来该怎么办?他说:‘……那会很麻烦的。*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1965年,美国大规模卷入越南战争,战火直逼中国边境。
——1967年,苏联出兵中东。
——1968年,苏联出兵占领捷克,宣布了“勃列日涅夫主义”——“有限主权论”、“国际*论”、“*大家庭论”。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苏联反过来拉美国同意苏军轰炸中国核设施。
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证明,当年那些“小心谨慎”、“稳妥保险”、“暂缓”之类主意全是臭棋、馊主意:等“战略保障”的结果就是越等“战略保障”战略越没保障——短短几年工夫勃列日涅夫就站稳了脚跟稳定了内部,推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对“美苏合作主宰全球”的霸权战略越来越娴熟,对外用兵越来越肆无忌惮。1964年那样令人叫绝的历史良机再也不会有了。中国如果错过1964年的绝佳时机,搞核试验受到外来袭击的风险只会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
更重要的是,正如周总理指出的:“假如我们不搞试验,那么他们可以讲你们不行,你们怕”——你能爆炸原子弹而不爆,人家一眼就能看透你的老底——心虚了,害怕了,公开服软认栽了:我怕了你,怕了你们的联手打击,所以缩回去不试了。这等于向人家通风报信:我就吃你们这一套,今后你们如果联手对付我,我还会怕,还会退缩——人家一旦摸到了这个底,本来不敢动手的也敢了,从此中国还搞得成核武器吗?
由此可见,当年所谓“暂缓核试验”的实际意义和真正效果等效于“放弃核试验”,只不过换了种好听一点的说法而已。
搞过商业销售的人都知道,只要客户不立马成交而说“回头再说”,这笔交易十之八九要吹。天下许多事往往只要不马上干,拖一拖就不了了之。“拖”、“等”、“暂缓”实际就是“反对”的代名词,当不能直截了当说“不”时最有效的反对办法就是“暂缓”。难怪有人说:“暂时”就是比“永久”少一天,也难怪*主张“只争朝夕”——对中国的原子弹来说尤其如此。
在这里,你不能不佩服某些人的文字技巧——不说“反对核试验”,只说“暂缓核试验”,谈不上“反对中国核试验”吧?而实际效果呢?却没什么两样。在*总理非常明确地指出:“不管他们怎么样来轰炸,我们还是要搞核试验”、“假如我们不搞试验,那么他们可以讲你们不行,你们怕。所以我们必须搞试验”的情况下还鼓吹“暂缓核试验”,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可疑。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同样身处高位(有权参与决策原子弹爆炸);面对同样的情报(“美苏两国秘密接触”);面临同样的压力(美苏可能联手对付中国);有人看到的是对方强大、可怕(“美国苏联有可能动手”“国际局势对我们压力很大”),结论:退缩,“暂缓”,等待“战略保障”。而*一眼就看透了实质(“美国人不想单独干,要拉上苏联,这说明他们还是心虚嘛”),结论:“既然是吓人的,那就早响。”——同一件事,懦夫只看到“对方势大”,*却能看到“对方心虚”,丝毫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毫不犹豫为中国一举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这不过是*无数精彩准确判断之一。伟人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决不为对方表面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双石的《开国第一战》里描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事例:
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后,杜鲁门扬言要使用原子弹——
——*的军事秘书雷英夫带着这些汇集来的情报去报告*、*。一路上他心里也在打鼓,心说主席总理他们这回可能又要几天几夜睡不成觉了。
——没想到*一看这些材料竟然哈哈大笑。“我们这些对手太不高明,又来玩这一套老把戏。这个靠世界大战捡洋捞儿起家的暴发户,他们的头头脑脑全是些一触即逃的家伙,没什么了不起。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那些话都是吓唬人的,靠核战争和原子弹讹诈,其结果只能使美国更加孤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那叠材料往桌子上一扔,就象扔一块破抹布。
——“杜鲁门真要打核战争?我看跟他一起凑热闹的小伙伴们先要被吓住了哟!‘联合国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嘛。”*也没把这当回事。
——看着神情略显紧张的雷英夫,*一挥手;“雷娃子,莫怕,你想想,他杜鲁门真要打原子弹,有义务先给咱们发这个通知吗?”
结果呢?
——30多年后,美国军事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写道:“杜鲁门的原子威胁非但没有引起*的担忧,反被他当成了有用的工具。”
——当时的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也说,哈里?杜鲁门关于使用核武器的言谈“把盟友吓得半死,对敌人却未起作用。”
——神矣伟哉,咱们的领袖*!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里关于中国1969年国庆节的那一段描述也很精彩:
苏联扬言要对中国发动核突袭——
——*:很有可能他们要和美国人联手对付我们。
——*:我看美国人还不至于那么傻吧?他会上勃列日涅夫的当?当然了,也要做好两头应付的准备。
——*:国庆不搞集会,我看不太好吧?这是不是告诉人家我们有点怕啊?集会还是要搞的。我还要上*。我倒想开开眼界,看看原子弹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如果实在不放心,我们可不可以也放两颗原子弹吓唬吓唬他们啊?他们想让我们紧张,我们也让他们紧张几天。等明白过来,我们的节也过完了。这就叫兵不厌诈啊!不要早,也不要晚,国庆节前几天我看挺合适。
果不其然,1969年中国国庆节前夕的两次核爆炸炸得国外一片茫然,摸不着头脑,中国安然无恙。*的坦然自若使美国认识到中国不会对苏联屈服,这才敢下决心联华制苏,才有了后来的乒乓外交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才有了中国战略环境的大改善。
所有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都告诉人们:*的眼光确实高人一筹。伟人之伟大确实不是吹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二)
文/陆锦泉
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部电视剧中,人们通过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完全可以认同一个真理,这就是*讲的只要路线对头,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两个超级大国核垄断的格局,实现了中国人顶立世界之林的梦想。这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国路线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的象征。同时也是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丰硕成果,它也是中国国防尖端科学迈向现代化的里程碑,它再一次证明只有*,才能救中国的说法,完全是切实可行的真理。铁的事实证明两弹一星的成功,也是中国实现*制度,所体现的优越性。资改派否定*道路,否定*思想,否定无产阶级*,这是不争的事实。无论他们多么狡辨,多么反动,多么诡计多端,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辨,这一电视剧的上演,无形对他们的倒行逆施,完全是致命的打击。
在一些人的长期鼓躁和煽动下,“*”这个名词几乎早已经变成了贬义词。毛时代的三面红旗应当是新中国成长和发展的象征,要提起伟大的三面红旗,人们只要慢步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就可以从大桥的桥头堡上看到,那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的三面红旗,就是中国人民顶天立地阔步前进的象征,那工农兵手捧*红语录本的塑像,也代表着中国人民迈向四个现代化的英雄形象。所谓三面红旗,年轻的一代,在资改派的误导下,早已陌生。但对于我们从毛时代走过来的老人,仍记忆犹新。三面红旗中笫一面红旗,就是1958年党的总路线,具体口号则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上多好省地建设*;笫二面红旗就是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的生产*;第三面红旗就是以*集体经济为模式的人民公社;在人民公社的大旗下,广大老百姓享受广泛的*。如今的乡村组织的出现,实则就是人民公社组织形式的演变。
现在只要人们一提“*”的字眼,资改派即会如丧考妣,大骂*不是人。他们常常将“*”这几个字,就会与“饿死人”的魔咒如影随形。然而,我们从这三个字的函意上看。其实毛时代的“*”,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说法。说透了,不过就是“大步跳跃地向前进”的意思而已。事实上,无论什么时代,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国度,或者一个集体,一个家庭,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或目标,总不能老黄牛拉破车,慢腾腾。要快速实现自已的理想和目标,只有腾飞或者冲刺,我们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这种千里马的跃进,不但我们中国人需要,就连朝鲜这样的小国家,在经济建设中也搞类似我国*的千里马运动。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事业“大踏步地前进”。即使是在疯狂诅咒“*”的今天,也只是换个“跨越式发展”的说法,照样“*”。但真正实现“*”成功的,还是在*时代。
我们可以自豪地这样说,无论那个被侮蔑成“饿死几千万人”的“*”有多少缺点和错误,但它留给世界的,或者下一代的,应该是永留史册的光辉。三面红旗迎风飘扬,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思想迎风飘扬,而且世世代代永远高高飘扬。一切反华、反共、反人民、反*的小丑,无论他们用什么卑劣的手段和阴谋,都无法抹去这些伟大红旗,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和地位。那个伟大时代产生的“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就是我们伟大祖国国防尖端科技“*”的成功。正如*老人家讲的,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别人没有的,不等于中国人没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美国人搞两弹一星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苏联这个老子党自称的超级大国,也用七八年的时间,才将两弹一星研制成功;而我们一个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仅用了两三年的研制时间,就将两弹一星送上太空。这种史无前例的*,何等了不起,何等伟大。资改派否定、诽谤、攻击*时代,攻击三面红旗,其用心是何等在一毒也。
我们从电视剧中的情节看,我们深深知道国防尖端科技“*”的根本指导思想,那就是*所说的一段话:“我们不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的现代化强国。”*这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建国方针,是何等伟大、英明、正确、了不起。这和当今特色派宣扬的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洋奴哲学论调,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当初为什么不跪倒在洋人的脚下?为什么要走中国人自巳所开创的路?说透了,*就是有中国人的骨气和志气。他老人家之所以提出这一指导思想,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源于我国有坚实的政治社会基础支撑。这个政治社会基础就是新中国的成立,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先进生产关系。
在*时代人就是不一样,因为人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有了祟高的革命信仰,有了战无不胜的*思想武装,他的精神面貌就不一般。正如学术泰斗钱三强先生说:“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人有了*思想这个精神原子弹,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上下拧成一股绳,什么人间奇迹都会创造。人们常将那时代比喻成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他们认为*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似乎*与老一辈革命家都成了杀人的魔王,观后感《周光召说:“*时期是尊重人才,科技气氛也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观后感》。我们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我们就是历史最好的证人。他们的信口雌黄、胡编乱语,显然是有意诬蔑栽脏毛时代。其实在伟大的*年代,俺中国人民在党和*的英明领导下,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正如毛讲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这样,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人民群众建设*的积极性,达到史无前例的空前高涨,*劳动大协作、大竞赛、大比武,一浪高似一浪。
要说饿死几千万人的空穴来风,并不是在58年的*年代,而恰恰是发生在60年至62年的三年大灾荒年代里。那千万、百万的饿死人数,其实是个大骗局。俺当年正值十五六岁的青春时期,多少对身边的死人数也有个局部的了解。俺所在的村子,也是当初的生产大队,拥有社员也有数千名。可俺从未听说有饿死人的现象,只听说患因饥饿而导到的浮肿病者不少。在那个年代里天灾人祸严相逼,天不下雨干旱,庄稼干枯、颗粒无收。再加美帝苏修逼债围困,蒋帮叫嚣反攻大陆,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可谁也不叫苦、喊怨,平时老百姓也只能靠瓜菜代粮,甚至挖野菜,啃树皮的现象,在村里时有发生。但人们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的爬雪山、啃皮带的生活,要好得不知多少倍。有党和*的领导,有人民公社的集体帮助,那时俺官民一致,同甘共苦,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不搞特殊。这种鱼水之情的抗灾度日,常常浮现俺们老百姓的眼前。正因为那时俺们有那种*的廉洁勤政,艰苦奋斗形象,我们才胜利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赢得经济恢复的成就。
*曾有句诗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铁的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紧跟伟大领袖*,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跃进”成功,正是发生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影片的许多镜头都真实地反映了当初的实际情况,摆在今天的年青人,他们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作为亲身经历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的老人,仿佛自已又回到那个年代,有温故知新的感觉。想当年我们这些如钱学森、钱三强等老科学家,他们在社会经济基础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不图名,二不为利,一心只想为*争气、争光。这种光照千秋、永垂不朽的奉献,多么令人敬佩,多么令人鼓舞。三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想昨天,激情燃烧;看今朝,心灰意冷;看明天,更觉路漫漫、前景茫茫。非但老知识分子们在毛时代干得欢,有干劲,有奔头。俺老工人在那个年头也是信心百倍,干劲冲天,越干越有奔头。
只要网友们有兴趣,我的博客文章,虽文字基本功尚差,但字的行间却能体现俺*时代工人当家作主的真实内容。在那个伟大而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里,俺们工人阶级心向*,全心全意为*建设没日没夜的忘我工作,无私无畏作贡献,从不计较任何个人得失,从不伸手向党要好处。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情操,今天任何年轻人都无法想象。既使那些民营企业家开办的工厂钱堆成山,也无法换回我们大干*的积极性。资产阶级改革派他们利用自已的花言巧语,骗取国家权力。胡扯*时代的工人软懒散,吃的是大锅饭,什么出工不出力,全他妈的混帐狗屁掐造话,根本不值一驳。(www..cn)如今上演反映大庆人奠基中国石油工业基础的大型连续剧《奠基者》,就和今天上演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样,反映中国知识分子搞两弹一星的动人场面,完全一致。每当俺们老工人们走到一齐,都会由衷的回味无穷的*时代。
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但风风雨雨的*生产实践,明确无误反映俺工人阶级和革命老知识分子,他们参加*建设的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伟大奇迹。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运动,将全民思想革命化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两参一改的鞍钢宪法,至今俺老工人也记忆犹新。工人当家作主,*参加集体劳动,国家和企业的权力授予全民监督和管理,谁听说过当官的可以搞特殊,搞腐败?大庆王铁人的英雄形象,就是我们五千万国企职工的光辉代表。在当年大干*建设的高潮中,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要问苦不苦?俺工人阶级的口号就是想想红军长征的两万五;要问累不累,俺们就学习大庆工人奠基者,如何头顶青天,脚踏荒原的干打垒精神。在极其的环境下,俺老工人一把炒米,一把雪,也要拿出争气油的决心。这当年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就是我们昨天干*的革命成果。
老知识分子和俺工农兵血脉相承、唇齿相依,紧紧团结在党和*的周围。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不图名、二不图利,一颗红心永远向着*。想当年,望今朝,如今的两轨制退休金,早已将我们压在十八层地狱下。想昨天的*公有制己被他们掠夺干净,我们这些大干*的有功之臣,则成了风波亭下冤魂,我们怎能不伤心悲愤?怎能噎下这口气?盼星星,盼月亮,只盼我们心头再升红太阳,只盼我们伟大领袖*能早日卷世回归,重新和俺们再在一齐大干四个现代化。春雷在我们头顶回荡,乌云不可能永远遮住太阳的光辉,重庆的模式巳使我们初见了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