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崇高读后感(一)
今天,读《凝视崇高》一文感受颇深,其中深刻的哲理让人思绪万千,仿佛日渐消沉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又像是昏暗的丛林中看到一缕旭日之光,一种热乎乎的感觉油然而生……
作者那犀利的文笔让我汗颜,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让我对什么是崇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崇高的侧面是平凡,绝不是卑微!”深深地打动了我。文章始终围绕崇高而论,“于是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人们不谈信仰,不谈友谊,不谈爱情,不谈永远。人欲横流,物欲横流被视为正常,大马路上出现了一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人们可以理解小偷,却要把救人者当作异端……”。的确,当今社会有人蔑视崇高,但毕竟是少数。我认为只有崇高心胸的作者,才会写出令人敬仰的作品。
如今一些颇具文学功底的文人在论坛上互骂,指责对方的“不是”。不知道他们是大练“骂功”帮人家“改过”,还是想借此吵作,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我认为他们不过想以此赚些稿费罢了。还有那些娱乐界的明星,故意制作花边新闻,与那些专找人家“不是”的“评论家”没有什么区别!追求崇高,坚守崇高,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老老实实做人,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维护着社会的公德,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做的事情。“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是一种构造精细又孱若无比的生物,对大自然和对其它强大生物的惧怕,使人类渴望崇高。”当然,在和平年代里,想如鲁迅先生那样以笔杆子征战的机会没有了,文学家们或许叹息:“我们没有了崇高的机会。”但是你们想想,崇高有一个很大的关联词叫“平凡”你们能否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些不平凡的事?
高尚的事情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如一位出租车司机发现一位乘客的钱包丢在车上,他把钱一分不少的交还给失主;一位妇产科护士默默地把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养大,想方设法为孩子寻找亲人;一个刚满20岁的青年,为救一个落水儿童而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举动让人肃然起敬!所以崇高是给人一种感觉,而不是自己说的。
但愿所有读过《凝视崇高》的读者记住一句话“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绝不是卑微!”希望作者给我们创作出更精美的文章,更希望我们身边的崇高的人越来越多!
凝视崇高读后感(二)
有一个诗人曾经写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确,人心世道在这个年代让崇高已变得微不足道,而卑鄙的东西却都畅通无阻。读了《凝视崇高》,仿佛又看到了一种久违的东西:是长久的期盼,还是内心的渴望?人的一生会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而崇高像一盏璀璨的明灯,永远照亮那些曾经卑微的心灵。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反复对崇高与卑微作了深刻的描述:曾几何时,蔑视崇高成了一种时髦;人性浮躁,物欲横流成为时尚;人们见面了,谈的除了钱还是钱,信仰、友谊仿佛成了弃儿,而永恒的爱情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于是崇高被践踏了,这就成了卑微。。一个人的良知是需要些勇气、荣誉、希望、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的。而面对卑微,许多人选择了投降,对于上级领导,经常是点头哈腰,奉茶送水,恨不得把自己的肉割几片煮给领导吃;面对同志或下属,却常常颐指气使,狐假狐威;甚至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消失殆尽。
同时,对抗卑微又是我们人性的需要,当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迷惘时。我们又是多么渴望崇高啊!
也许我是一名教师,也许父母生我时我的血管里就流淌着一种血液——它叫自尊。所以当我站上这三尺讲台时,一种崇高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每天我早出晚归,往返于学校与家庭之间,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教学之中,给学生以知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他们有了些许的进步,我由衷地高兴。这时我体会到了奉献,体会到了这就是崇高!所以不再为微薄的薪水发愁,不再为不能评优晋级而气恼。那些靠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利益,在我眼中才是实实在在的可怜,实实在在的卑微。在崇高与卑微中,我知道该如何去选择,它使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能够战胜自身的怯弱。但是生活往往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了一种崇高,意味着就会有另一种牺牲。当我们时时捉襟见肘,为生活的窘境而惶恐不安时,另一种卑微却在暗地里窃笑。这时候,我们还会去选择崇高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崇高毕竟是崇高,而不是卑微。崇高的力量是无处不在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平常人,可能这一生都不会有什么崇高的举动。是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朝九晚五中度过了春秋冬夏,都是在柴米油盐中早生了华发,似乎一生都与崇高无缘。但这丝毫也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崇高的人——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崇高的心!崇高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崇高也可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
但愿所有读过《凝视崇高》的读者记住一句话“崇高的侧面可以是平凡,绝不是卑微!”
凝视崇高读后感(三)
这篇文章呼唤人们,呼唤作品凝视崇高。因为“蔑视崇高”成为一种时髦。(www..cn)作者剖析了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平的环境,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所谓“崇高”的反感等。金钱大潮的冲击,使一些人已失去信仰,因而社会风气下降,这本来是卑微的可耻的。作家用生花妙笔殚精竭虑地传达卑微,读者们心有灵犀地浅吟低唱地领略卑微,而感悟到的是:“不必批判自身的瘰疬,比起书中的人物,我们还要清洁得多哩!”这种文学毒害读者,污染社会风气,膜拜浊流、媚俗,将大众的欣赏口味向负面拉扯,还说什么“著书只为稻粱谋”实在令人气愤,作家要有良知,应该歌颂崇高,引导人们向往崇高。不能美化丑恶,不能迎合低级趣味,随波逐流。对抗卑微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作者以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告诉读者什么叫崇高:它其实是一种发源于恐惧的感情,是一种战胜了恐惧之后的豪迈。因此,我想没有勇气直面人生的人是不会感受到崇高的。没有对于伟大的和威严的事物的热爱,不能在生活中寻找捕捉蕴涵时代和生命本质的东西也难激发崇高的感情。
作者认为:假如人能够战胜自身的恐惧,做出合乎历史,顺乎人性的抉择,我以为他就达到了崇高。是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众多英雄人物就是这样,他们虽然身份、经历各不相同,却共同达到了崇高。
生活本身是善恶不分的,但文学家是有善恶的,胸膛里该跳动温暖的良心,在文学术语里,被称为审美。我希望自己,也希望全社会都呼唤良知,凝视崇高,希望我们的文学作品能引导人们崇尚崇高,为建设*精神文明大造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