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评赏析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影评赏析

篇一:

文学纪录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选择在中秋档国内公映并不偶然和突兀,虽然我所在的这座小城市排片极少,观众也很稀少,值得欣慰的是,观影过程中没有人口出抱怨:“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及中途离场。

人人都说“月是故乡明”,可如今故乡在哪里呢?站在傍晚的海堤上看潮来潮去,用手机看欧冠的幽默风趣的余华先生也沉默了。站在金黄色麦田里文绉绉的贾平凹先生也沉默了。坐在昔日斑驳旧教室窗边的梁鸿女士也沉默了······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每个中国人的时代记忆不仅是从乡村到城市,也是从老城区到新城区。故乡是什么呢?在贾平凹先生的心目中,故乡是一块血地,一个人出生在哪里,他她就已经有一部分埋葬在那里了。余华先生则认为,故乡是一个人在如今生活里不知所措,想要回去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中秋佳节,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是回去故乡的日子。而我的故乡,也正如陈春成在《竹峰寺》里写的那样,已经变成微小模型,沉睡在港东桥湾那不知消融了多少年雨雪的水底,封印在那对“双狮”字迹已不清晰的铜钥匙里。我对乡村的记忆是很淡的,因为我出生在港东老城区,直到25岁那年,失去了它。

清晨开始,想象自己是从港东老城区大院那个小格子间醒来,就此出发。江洲小学的前身是城镇小学,我从沙土路走去教室,路两边总有迎接引领低年级同学的高年级同学。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参加校礼仪队敲打铜钗,就是站在这个校门口。

走着走着,就从小学到中学了。江洲中学的前身是市一中。记忆中的校门总是只开一丁点大,学生们如潮水夹道般涌入校园。如今,它对我紧闭不言,仿佛从来不认识我一般,我只能隔着街道向里张望,那尊虽算不上漂亮但也不算很丑的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塑像不知何时已消散在风里。

从江小到江中的这段路上,还留存着几所老房子。当年还在城镇小学的我,每次背着书包放学回家都会扭过头看路边的这户人家,因为羡慕这家的孩子上学方便呀,走几步路就到学校了。透过虚掩的铁门,总能看见那条米白色狮毛狗屁颠屁颠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如今主人家早就人去楼空,变成制作橡胶涂料的小作坊了。

老英雄路,老友谊路,我走得都不多,但拥军路,我是从小走到大的。穿过这条弄堂,爸爸经常去拥军路上的地摊买仿制的古玩,隔三差五带回一些这小玩意,全部聚集到家里的玻璃展示柜中。爸爸喜欢养的金鱼,也都是从拥军路上跟着他一起游过这细窄的弄堂,游到弄堂那头的家中,好奇期盼着的女孩手里。这条弄堂,像是我童年时期的秘密通道,连接着拥军路和港东老城区的家,我无数次从这头穿到那头,直到某一天,它对我关上了门,将我滞留在拥军路。再到后来某一天,它又对我开启,将我推向前方,可是,弄堂的那头,是再也回不去的故乡。它将我推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我必须向前,穿过去就是金港路步行街*的圆广场,像今晚的月亮一样圆。

拥军路上的油灯博物馆,记忆中它已经坐落在这里很多很多年了,是我在拥军路上最喜欢的地方。即便它从不曾对我开启过,也许未来某一天,它会对我开启吧,对无数路过而驻足停留的人们开启。

隐藏在拥军路弄堂里的老房子,见证着时代变迁,时光流转,人们来来去去,仿佛从不停留,只它太老太沉默了,哪里都去不了,与它同时代的伙伴们所剩无几,它终也会归于尘土,消散风中。然而这,不也是每个生命体的最终归宿吗?所以,它也是有生命有故事的。

出生在海边的余华先生说,记忆中的海水总是黄色的,而心目中的海水应该是蓝色的。那就像一条轻盈的鱼儿那样,一直游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以来,在我心里总是,过往不能忘,未来有希望,当下最真实。是那些一路走来的过往,给了当下活着的力量,给了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怀有的希冀。

中秋佳节,最触动内心的依然是苏东坡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论千里万里还是千万里,无论游动还是行走,愿时代洪流中每一个渺小的我们,都不再茫然无措,不曾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走到月亮变圆

*商场中秋主题留影

海水终将蔚蓝,月亮一直都圆。

篇二:

影片一开篇就借贾家庄年迈村民之口,向观众描绘了一块土地从贫瘠到丰饶的过程,引出了第一位在影片中“出现”的作家马烽(1922-2004)。马烽是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贾家庄则是该片导演贾樟柯的故乡。以前,贾家庄的地全都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庄稼难以成活,人们生活困苦,贾家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棍村。后来,马烽来到这里,带领村民“治水改碱”,卓有成效,粮食产量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许多剩余向国家出售。生活富足起来的人们心头少了压抑和拘束,谈起了*恋爱。如今,马烽早已去世,这一段故事留在女儿段惠芳的记忆里,也经由贾家庄九十高龄的老村民之口,一代代地讲述下去。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导演贾樟柯邀请了几位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相当分量的作家来充当叙述者,构成影片主线。他们分别是出生于上世纪50、60、70年代的贾平凹、余华、梁鸿。影片的镜头诚实地记录了时光、疾病和过往操劳留在他们身体上的沧桑痕迹,他们没有过多地谈及自己的文学创作,讲述更多的是自己作为时代背景下社会个体的生命体验。以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对话文学,回望中国人的生活和情感历史,是贾樟柯30年来创作后沉淀下来的一种好奇与欲望:“我希望能够通过四代作家的表达,谈一谈中国人的心事。”

影片中,贾平凹像一位喋喋不休的父亲,面对自己的诗人女儿,他告诫她“警惕诗化的生活方式”,“要先做好妻子、好母亲”;他又像一位说书人,回忆过往,讲述自己年轻时回到家乡商洛“最痛苦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其间的观察和记录,成就了他的成名作《浮躁》。

余华在家乡海盐一家小餐馆接受访问,自述本是牙医,但苦于“每天看别人张开的嘴巴,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羡慕马路对面文化馆里的写作者,决定改行。当时,他与文学相关的经历只是传阅到手中的破书,“没有封面甚至没有前几页、不知道书名、不知道作者、不知道故事怎么开始以及怎么结束”,于是不得不为书籍进行二次创作,无意中养成了他的写作素养。这些看似“不着调”的回忆和叙述,却以直朴、真实的表达展现出了坚持和梦想的力量,以及个人身处时代变迁之下表现出的韧性和坚强。

至于梁鸿的部分,导演把更多篇幅给了她苦难的亲人。不同于她作品中的理智和冷静,面对镜头,梁鸿几次哽咽“真的不能说了”。观众与她同哭、同笑,感受她半植物人母亲对孩子无声的爱,感受她父亲和新伴侣之间不为村民所理解的情感。作家讲述自己,亦表征着某种时代普遍性。当采访到梁鸿的儿子,贾樟柯的声音第一次在电影中“出镜”。这个14岁的男孩如大多数人一样,只在逢年过节才会与故乡有交集。贾樟柯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话作自我介绍,已全然忘记方言怎么说的他,跟着母亲一句一句地复述,好像回到牙牙学语那一刻,在音韵中遥遥唤起对故乡的记忆。

“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怀着这样的情感,故乡始终是贾樟柯创作的主要命题——从他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到《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四位作家都以书写乡土而闻名,甚至影片本身的拍摄就是从贾樟柯的故乡,同时也是马烽常年工作和生活的贾家庄起步,一路走到其他三位作家居住和生活过的陕西、浙江和河南。家乡的风貌、生活的苦与乐,人的状态,被写实与写意相互融合的镜头语言展现出来,成为更广阔意义上的每个人的故乡。无数回忆的碎片汇聚起来,故乡之于生命、创作的意义,在话语、情感的不断开掘和释放中浮现出来。这恰好是贾樟柯创作的一个愿望:“我希望这个电影像索引一样,让大家回忆起一些往事。就像一份文学备忘录,或者一则随手记下的笔记,记载着文化脉络、社会心理、时代特征,以便我们在未来某些时刻将视线重新投向出发点,给予巨大的反刍和思索。” 影片最后一章“游泳”,贾樟柯已然把自己作为叙事主体搬到台前。“游泳”这一段源于余华儿时一次奇妙又惊险的经历:他小的时候见书本上写的海水是蓝色的,但在海边生活的他看到的海水却都是浑浊的黄色,于是他便试着一直往海的深处游,险些被淹死。贾樟柯因此替换了原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这个充满了浪漫和诗意的改名很像一种命运的隐喻与回答——置身于历史的河流,这条河不断向着深蓝色的、美丽的未来绵延,所有人置身其中,拼命翻起手臂,既是当下所需,更是为了找到那个遥远浪漫、令人愿意为之献上一生的未来。

篇三:

9月22日,贾樟柯导演的最新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上海沪北电影院举行了特别展映,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学者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业内专家们在观影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不一样的纪录片,是贾樟柯导演用镜头写下的一篇散文诗。

18个关键词展现一部“中国心灵变迁史”

据了解,《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创作起源于2015年,当时,贾樟柯从北京回到故乡贾家庄居住,开始思考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农业社会的历史积淀决定了如果想理解现代和城市,必须要理解故乡和农村。因此,贾樟柯决定拍摄一部关于农村的电影。

该纪录片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中心,他们与已故山西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透过几代人对私人经历的讲述,重新注视了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展现了一部1949年以来的“中国心灵变迁史”。

让人惊喜的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虽然聚焦几位作家,但并没有将他们的作品和文学成就作为切入点,而是从开篇围绕作家马烽展开讲述的“吃饭”“恋爱”,到作家梁鸿讲述自己家庭中的“母亲”“父亲”“姐姐”以及“儿子”等篇章,通过18个伴随了每代人生活关键词的接力叙述,形成了一个讲述“中国往事”的整体结构。

在电影里,每讲完一个篇章都会有一个由普通人朗读作家作品里的“金句”。他们的语音语调虽然不标准,但在每个素人认真朴实的表情里,却可以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文学作品中所讲述的人生哲理,其实早已融化在了每个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

要让好纪录片进影院成为常态

乡村是中国的缩影,土地是文学的故乡。此前,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上海点映专场上,上海大学电影学院刘海波教授曾这样评价贾樟柯的新作,“这部影片是贾樟柯用五代人为1920年代至2020年代的百年中国留下的一份口述档案,这是个人的,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档案,档案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人,我们这个民族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和磨难,但我们一直游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沪展映,专家学者齐赞:贾樟柯用镜头写下一篇散文诗

此次展映,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学者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的业内专家们纷纷到场观影。复旦大学教授张振华在观影后感慨,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标志性人物,他的作品中十分重视文学性。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文学性和电影性的互相借力,互相激活,影片中作家们文学性的语言也成为电影魅力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贾樟柯导演始终关注中国社会现实,有自己的艺术追求,这是一个电影导演的社会责任。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沪展映,专家学者齐赞:贾樟柯用镜头写下一篇散文诗

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李亦中在观影后也开始了更深层的思索,“这是一部不一样的纪录片,但是,我们不能只为一个片子叫好,电影人应该发扬智慧,让好纪录片进影院成为常态。既要为观众选好电影,也要为好电影找观众,这是电影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