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清照(一)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了宋代有这么一位着名的女词人——李清照。似乎是从那首《如梦令》开始的吧!西亭日暮下,藕花幽深处,一切都显得那么闲暇、惬意;沉醉失归路,兴尽乃回舟,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古代女子所特有的矜持,此时,我眼中的她是个率真开朗、未受世俗束缚的女子。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里行间满载李清照对新婚不久便外出求学的丈夫的无尽思念。空中有雁飞过,左等右盼,始终等不到她朝思暮想的人捎来的书信。孤孤单单的她只能望着园中的花朵在风中渐渐凋零。独上兰舟,回忆起昔日与丈夫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惆怅更是无穷无尽。初为人妇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女子。
南北两宋历史巨变,让李清照经受了颠沛流离之苦、夫亡家散之痛。命运的无情捉弄令她将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一起,从此,她所作之词不再如早期那样充满闲情雅致,更多的是对故国、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无奈。“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仅这一句便道出了她心中无限的苦闷孤寂。梧桐更兼细雨,夕阳西下,伤感的季节,伤心的人,一片凄凉。惨遇不幸的她,在我眼中是一个无依无靠、孤独寂寞的女子。
这样一个女子,才华洋溢却命运坎坷。我同情她,为她不幸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时常有这样一个想法:假如李清照活在当下,活在国泰民安的现代,那么,她也许会写出更多更好的词。不过,后来一想,这样一来也许她会什么也写不出来,或者写出的词再也无法与以前一样好了。
生活的磨难让李清照饱受煎熬,也让她的心志、情感越来越成熟,我们才能够读到这么多这么好的词。她在我的眼中无疑是一个传奇,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一个不朽的传奇。
我眼中的李清照(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题记
你才华横溢,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你的清新婉约,令人称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你的豪放刚毅,挥笔写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浑奔放。你在别人眼中是一位天才,可在我眼中,易安,你是一个经历过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沧桑女子。
十六岁的你,正是花季。和现在的我一样,你天真、好动,又有少女的纯情。你已不是那个处处依赖父母的小孩子,你已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女。荡秋千,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可你却借此写了你的第一首词。“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我仿佛看到了轻盈的你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飘来飘去,伴随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相仿的年纪,你的才华让我望尘莫及。
十八岁的你,初为人妇,和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你们共同致力于文学艺术的研究和金石文字的收集。赵李之恋,是一段浪漫的佳话。也许是美满的生活,让你在文学上的技法日臻成熟。重阳佳节,丈夫在外做官,你凭窗了望,惆怅满腹,把对丈夫的思念化为了流传千古的《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种凄凉,愁苦,寂寥的情愫钻入我的心房,仿佛看到了闺房中的你,对着凄清的月亮,瑟瑟的西风把帘子掀起,望穿秋水,只为远在千里的丈夫,你的多情,忠贞让我感慨。
二十五岁的你,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但那份游山玩水、亲近大自然的兴致仍未减少,你从这山山水水间得到了一份怡然、闲适的心情,更使你的作品有了另一分文雅和高贵。“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真是一个暖风醉人的暮春时节,你那刚刚晨醒,慵懒地倚在枕上出神的情态跃然纸上。你的细腻优雅让我倾倒。
五十二岁的你,面对突然转折的命运,显出无比的沧桑。金人攻破了汴京,满腔热血的丈夫出师未捷身先死,你悲痛难忍;你和家人随难民流落江南,家财散尽,你受尽磨难;你难忍心中的寂寥,顶着世俗的压力改嫁他人,却因丈夫行贿而随之入狱。此时的你,身心交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哀愁、伤感让我为之动容。
六十四岁的你,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仍“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为了反抗金军的残暴肆虐,爱国的你发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情壮志,丝毫没有女子的优柔寡断。可是在背井离乡多年,你脆弱得不堪一击,又因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再受残害。此时的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四处漂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曾记否,你在江南赏遍春光,游山玩水,可这儿却成为你的长眠之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怎样的苦楚,凄凉,难过攥住了我的心,只因你那凄凉的人生结局。
捧起你的词,透过这淡黄的书页,我仿佛穿越过千年时光,看到你,李清照,在秋千上罗纱轻扬,绽放那嫣然一笑。
我眼中的李清照(三)
最早知道李清照,是从初中课本上那首《如梦令》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短短三十三个字,就将酒醉归家的欢乐心情展现在我们面前。
随着自己渐渐张大,在“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时候,一下子爱上了她那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首词,无疑是她的代表作,于是,因着这首词,李清照成了“愁”的化身。真正爱上李清照,是因为那首《绝句。乌江》“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www..cn)不肯过江东。”诗句铿锵有力,哪有半点小儿女情态,分明是一位英雄在登高呼喊,为萎弱、衰退、奴性弥漫的南宋社会注入了一丝英雄气质,撒下了一把英雄主义人生理想的火种。
最爱清照,还因为她对*的追求。清照晚年在“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唯有老兵”的情况下,不得已选择了再嫁,谁知却“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受尽折磨。处此悲惨处境的清照,绝不甘心命运的如此摆弄。她做出了一般世俗妇女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向朝廷告发恶夫,请求与之离异。在今天看来,这样的举动当然不足为奇,但在800多年前以夫为纲的封建社会,一个再嫁的寡妇却能以如此惊世骇俗的方式,向世人宣告自己人格的尊严、表明自己不向恶*低头的勇气,实在难能可贵。这需要多么不同寻常的自强意识和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啊!何况宋朝的律法又是那样的不讲理,女子告发丈夫,即使所告之言句句是实,丈夫罪恶滔天,作为原告的女子也要服刑两年!“蚕不知自己会化成蛹;蛹不知自己会化成蝶,”李清照也不知道自己会成为李清照。岁月在无情的流逝,犁镜饱暖人生坎坷生活的她,该如一枚磨圆了的石子殆尽了锋芒,但她却以出人意料的胆识和行为,反衬出了她生命的真和人性的奇特的精彩与生俱来,而李清照的一生,的确如夏花般的绚烂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