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作文
民俗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习俗文化极其丰富。《礼记﹒王制篇》曰,“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其中,“陈诗”即民间歌谣,“民风”即民间风俗。一般指民间的风俗习尚。《荀子﹒乐论》中曰“移风易俗”。唐朝柳宗元《捕蛇者说》曰,“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里的人风也指民情风俗。
据《汉书》载,“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是说上层阶级的教化,具有的推广力量,叫风;民间百姓教化的东西,在民间众人所习曰俗。俗即习俗,“人相习,代相传”。我国历代学者都积累了大量的民间习俗资料或故事。成书最早见于先秦至西汉的《山海经》,记录了丰富的古民俗珍贵资料。《周礼﹒禖氏》云,“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风俗时节,踏青会友的好气节。源出《鲁都赋》载,“及其素秋二七,民胥袚禊,国于水游”,把民间习俗秋禊日改为中秋节的前一天。在东汉时期已产生了专门的风俗著作,如应劭的《风俗通义》,晋朝时期有周处的《风土记》,其民间的风俗意义很明确。
南朝的宗懔有感于《朝会》、《上巳》、《秋兴》、《娱腊》等这些风俗著述“比事则未宏”,才作《荆楚岁时记》以补不足。它记述了当时楚地自元日至除夕一年之中的岁时、节令和风物故事共二十余事。书中博征群籍以释事,保存了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记录了六朝时期的民间习俗。又如,杭州西湖白娘子的故事产生于民间,明吴从先《小窗自纪》载,“宋时法师钵贮白蛇,覆于雷峰塔下。”可见,白娘子的故事在宋代或者以前就流传于民间。戏剧中塑造白娘子在西湖邂逅许仙,结缘佳偶。但他们的婚姻在封建社会中,一再受到世俗习惯*的仇视与破坏,终因法海的干涉,绝情悲剧。其中,五月端午节以雄黄酒驱蛇邪的传说,从黄本到旧抄本,是清代的传奇作品,增加了《端午》、《求草》、《断桥》、《合钵》等出戏,其习俗用雄黄酒驱蛇虫瘟神的民间传说的形式略具雏形了。
清人顾张思撰著的《土风录》,所及为乡土风俗,具有以土风为主,百科为辅的内容特点。其书征引浩繁,精妙余味。如卷十,第一句便曰:“俗轻古学,尚时文,盖为科名起见。”直言八股文的来龙去脉及其*。又如卷二“缠足,以布缠其足,令小。”配吴钧诗,樊川诗等关于缠足的记载和线索。又如,“摸盲盲,小儿以巾掩目暗中摸索,谓之摸盲盲。始于唐明皇杨贵妃之戏,号捉迷藏,见致虚阁《杂俎》。”原来,俗语中“摸瞎糊”,就缘于杨贵妃宫中戏剧。在卷一的“端午龙舟”中,辩证了龙舟竞渡并非仅纪念屈原一人,还指纪念伍子胥。它不仅是一部文史、民俗,还是政治、经济颇有利用价值的难得辞书。另外,各民族都经历了原始社会,都曾有过灵魂不灭的思惟观念,都有祖先信仰、图腾崇拜的阶段。历史迹象表明,民间傩文化现象,在古代风俗习惯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我国古代《风俗通》记载,“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搏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古代神话传说,最初的人类,是神用泥制造的。《圣经﹒创世纪》也记载,“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的鼻孔里,泥土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古埃及神话中,有位豺头人叫赫奴姆的神,用泥土制造了人并赋予他们的灵性。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大神,也用泥土造人,然后给以智慧使之成活。一些民间故事或民间文学中,如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波利尼西亚民族、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山寨、武陵山区土家族民族山寨等地,有大量追忆远古洪水滔天、兄妹近缘婚配的记载或口头传说,等等。在这些古俗现象的比较分析中,反映了古人们的原始信仰和思维,对于了解古人的心里愿望,剖析奇异神话等比较民俗形态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民俗现象本身的普遍存在,它是在一定范围或空间内,由古代民间在生活中或生产中,自然创造的,为人们长久承袭,有规律的、足以约束人们的行动和意识的习惯。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现,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有良俗和陋俗之分。并在一定时期可以相互转化或演变。如《礼记﹒曲礼》孔疏,“车上贵左,左尊,故昂。右卑,故垂也。”《左传桓公八年》云,“楚人上左。”《礼记﹒祭义》郑注,“周尚左也。”《史记﹒匈奴列传》云,“其坐,长左而北向。”《正义》云,“其坐北向,长者在左,以左在尊也。”反应了古人尊左习俗流传的宝贵材料。(www..cn)但是,张守节《史记正义》云,“秦汉以前用右为上。”《汉书﹒诸侯王表序》云,“作左官之律。”颜师古注,“汉时依上古法,朝廷之列以右为尊。”约定俗成,“古人以右为尊”之说源远流长,至今现代汉语解释中,“右”有“崇尚、高贵、上等”之意。“左”有“偏、邪、不正常”等义。可见,我们区分良俗和陋俗,除看其历史有无进步意义外,还要在其特定的民族生活中,是否对今天的生产或生活有利,对人们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身心健康是否有利,对社会文化、经济建设与发展是否有利。
总之,无论民族发展到什么时代,都离不开自己的音乐,离不开自己的舞蹈,更离不开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资料显示,隋唐以来,记录风俗习惯及民间文艺的书籍就更多了。其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歌谣》周刊,首次揭示研究歌谣的目的是文艺的与民俗的。1928年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30年代前后,杭州又成立了民俗学会,继承并发展了北大和中大这方面的学术工作。1950年,北京成立了民间文艺研究会。到1966年以前,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79年,钟敬文等教授联合发表了《建立民俗学及有关研究机构的倡议书》。1982年以来,北京、上海等许多省相继建立民俗学组织。1983年4月,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并创办民俗学讲习班。这时期,许多地区博物馆也建立了民俗学部或开展民俗学资料展览会,现在民俗学在我国已达到了新的繁荣时期。民俗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其发展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天地,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为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