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读后感800字(一)
读完《母亲》,确实在一些方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反思。
母亲——作为生活在当时俄国黑暗社会最底层的工人代表,从一个没有灵魂的麻木的人,一跃而为一个具有先进思想,为推翻沙皇统治而站在第一线的人。在母亲身上,所发生得重大变化,让我们震撼,尤其是母亲不识字,却比那些识字的更加理解真理,理解俄国的未来。这些与她的儿子帕沙卡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的儿子是工人的代表,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不断对他的母亲灌输革命的真理,将母亲的思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这与母亲本身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她对儿子的理解,对儿子所从事事业的信任,没有对儿子的自豪,对儿子深深的爱,也不会使她在儿子被捕后,下定决心走儿子的路,从而真正成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大造新时代的人。
这里我们谈到了理解,这不仅让我想到一句话:理解万岁。确实,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无价的,理解可以创造奇迹,就像理解可以将帕沙卡和她的母亲,两个思想完全不同的人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信任的桥梁。
在现代社会,很多问题有待于理解来解决,代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试想,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增进理解,又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呢?有时候我感觉父母不理解我,当然,问题是出在双方。父母当总是让我一个劲的学习,殊不知,为了责任而学习是很累人的。
再者,书中的革命者为了信仰,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而奋不顾身。
其突出代表就是母亲的儿子帕沙卡和他的同志安德烈,雷兵等革命者。他们有着智者的信念,不知疲倦的像工人,农民宣传革命知识,剖析他们受苦受累而没有得到回报的原因,他们不惧资产阶级及其他们的走狗们,把坐牢当作工作之余的休息,出狱后依旧投身革命事业。这是多么让人敬重!这不仅让我想到了我国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同样的故事也在我们这片热土上发生过,那些革命的烈士,将长眠在*的怀抱之中。
这里提到了信仰,在革命时期,信仰高于一切,有着执着信仰的人会为它而抛弃生命。那些舍生取义的事迹一直被人们穿唱,慢慢的好像已经成为了传说,我曾经怀疑,所谓乱世出英雄,不知道在现代社会,还会不会又为了信仰而献身的人,还有没有那份勇气,坦然地面对死亡,正气浩然。在那时,信仰是人们前进的动力,这不仅让我思索,伟人为了信仰而不断奋斗终究成为了伟人,而在当代,如何确立自己的信仰呢?我小时候想当五星女上将,现在想来却也可笑,一没有军事才能,二没有军事胆识,三没有军事机遇,谈何成为女将军?小时候想当女将军想必那是战争片子看多了,盲目崇拜上面的将军罢了。
说实话,从那时起就有点迷茫,在各方面的呼吁下努力学习,却终究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理想,总是过一天算一天,完成当前的任务就算了事。我也常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总是安慰自己,总之以后能报效祖国,名垂青史就是了,这就算我笼统的人生理想吧!
在前面我提到,由于害怕写得太庸俗,所以不打算写母爱的内容,可是当我写到这儿才发现,这本书中未提一个“爱”字,却无处不洋溢着母亲对帕沙卡的爱。从母亲对帕沙卡反常举动的担心,到得知他从事失业后的提心吊胆;对儿子的支持,到以儿子为自豪,直至投身革命事业,一个母亲年迈而执着的爱心,又对儿子的爱上升到了对全世界为真理而奋斗的无产革命者的爱,这是历史的跨越。
母亲读后感800字(二)
今天我读完了《母亲》一书,深有感悟,特写此读后感。
《母亲》一书主要讲述巴维尔,安得烈等一批杰出的青年工人们和母亲巴洛夫娜追求真理,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成长为自觉的革命战士,他们宣传真理,反对沙皇的故事。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巴维尔和母亲。
巴维尔自父亲死后,就喜欢上了看禁-书,(禁-书是一些对人有益的书,沙皇害怕看了书的人会*,所以不让工人们看)那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事,(看禁-书的人如果被宪兵、暗探发现的话会判刑、坐牢或流放)母亲非常担心,原来巴维尔早已有了宏图大志:他要让工人、农民不再受压迫,号召他们行动起来,反对沙皇统治,争取*。为了宣传真理,他用发传单、发报纸、街头游-行等方式。为此,他坐了不少次牢,直至被判处流放还大义凛然地向贫苦的老百姓宣传革命道理。巴维尔的母亲呢,是个非常不幸的,柔弱但很坚强的人,她的丈夫生前经常打骂他,丈夫死后,尽管年纪已经很大了,可她仍然支持巴维尔。从开始的提心吊胆到跟孩子一样追求真理、冒着巨大的风险发传单、发报纸、放风,最后遭到沙皇宪兵野蛮的毒打与抓捕。那么大岁数的人,居然有那么大的胆量,这是谈何容易?
我们应该向巴维尔、母亲学习——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坚持真理,传播真理的精神。
母亲读后感800字(三)
高尔基先生的这部小说,再现了当时社会工人生活的现象,和自甘堕落者与寻求真理者的不同。在亡夫前的符拉索娃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旧社会对妇女的歧视与不公,在亡夫后的她身上体现出的则变为一位仁慈的母亲,更是一个敢与面对真理的人。
而她的儿子巴威尔,则更是一个大写的人。他不为生在贫民区而自甘堕落,而是去寻求*的所在。他也不负母亲的期望,不会像在他身旁的青年们一般只会喝酒睡觉,他不甘过这种被资产阶级奴役的日子,这也正是革命热情的所在,对人们的思想与生活有着莫大的关联,而正因为如此,才能唤起广大民众的认同。
当母亲感觉到巴威尔变得跟周围的青年们不同的时候,并且意味到儿子已经献身给一种神秘而又高尚的组织后,她的世界也逐渐从原来的暗淡黑暗中摆脱出来,和儿子站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他们共同学习,因为巴威尔说过:“我们必须懂得,我们的生活为什么这样痛苦?”在文中有一段曾叙述了巴威尔向母亲询问她有什么高兴的事情的时候,母亲只是悲伤的摇了摇头,但同时却又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既悲又喜的新鲜情感,悲的是对过去几十年自己苦难的生活的自怜,喜的是第一次有人谈及她自身。她只觉得一缕温暖温和地抚慰着她那千创百孔的心。而正是因为这一句暖人贴心的话,让母亲开始向往儿子所从事的这一神秘事业所带来的新的世界。
而文章的另一亮点则是巴威尔与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之间无限的情谊了。他们之间那种纯真的友谊,那种没有猜忌的对待,那种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携手并进的步伐,都是我们身在现当代的人们所企望的。当时,对*的向往把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凝聚起来。文中也曾提到过,巴威尔与他的朋友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外国工人阶级的新闻。他们总会因为远在异国他乡的革命斗士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勇敢地同*与地主、农场主而公开地声讨而热烈地欢呼,像孩童似的快乐。他们的呼喊声能传播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播到那些他们所不认识的同志们耳畔。在这种情感的冲击下,他们把许多人都融在了一起,也感动了母亲那苍老的心,虽然她并不老,可生活的苦难却早已将她推向了衰老。
虽然巴威尔因为他所从事的事业对那些统治阶级(www..cn)的人极为不利,所以两度入狱。但母亲却继续着儿子的事业,他们现在只想将全世界的苦难人民团结起来,唤醒他们沉睡的心,呼唤他们别在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
在他们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号召大家罢工,推行八小时工作制度的时候,巴威尔与他的朋友们都不惧怕那些权势在握的权贵们,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号召力举行了*。虽然部分人们依旧惧怕那些权贵的*,在镇压下退出了游行,但巴威尔一行却依旧将游行进行到底。虽然后来有几人被捕,但却丝毫动摇不了他们的决心。权贵惧怕的就是这种人性的复苏。在巴威尔往厂里散发传单的时候就体现得十分明显。
看完这本小说后,我心中都无法平静下来,似乎还有些恨自己没出生在乱世。每个人心中都需要这种不平静,让想要利用民众的居心叵测之人无法得逞。让所有逼迫人们无法平静生活的人们知道,没有谁可以被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