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类读书心得3000字两篇

导语:“一本好书受益一生”,从书中获取的力量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一些励志类的书籍,会给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以下是的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励志类读书心得3000字两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励志类读书心得3000字两篇

篇1《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

在我拿起这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对我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使我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本书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出色。

美国的五十年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混混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抽烟酗酒,不求上进,但是,他还不至于沦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为在他心底,一直还存有美丽而遥远的理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鱼的好日子》。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书。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塞林格擅长塑造早熟、出众的青少年的形象。《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成功之后,塞林格变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后期的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东方哲学和禅宗。看到这里,让我不禁想到了重要的一点,霍尔顿的身上折射出了作者的影子:内心孤独却又坚守理想。

进入正文。小说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菲尔德,他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尔顿出身中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雨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学校里的老师和自己的家长强迫他好好读书,为的是出人投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他却不愿读书,在学校里一天到晚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而老是挨罚。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第四次被校方开除。而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他在旅馆里看到的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有穿戴女装的男人,有相互喷水、喷酒的男女,他们寻欢作乐,忸怩作态,使霍尔顿感到恶心和惊讶。他无聊之极,便去夜总会厮混了一阵。回旅馆时,心里仍觉得十分烦闷,糊里糊涂答应电梯工毛里斯,让他叫来了一个妓女。妓女一到他又紧张害怕,最后按讲定的价格给了五块钱,把她打发走了。第二天是星期天,霍尔顿上街游荡,遇见两个修女,捐了10块钱。后来他的女友萨丽去看了场戏,又去溜冰。看到萨丽那假情假义的样子,霍尔顿很不痛快,两人吵了一场,分了手。接着霍尔顿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可是走出酒吧后,被冷风一吹,他的头发都结了冰。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芯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霍尔顿偷偷回到家里,幸好父母都出去玩了。他叫醒菲芯,向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他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后来父母回来了,霍尔顿吓得躲进壁橱。等父母去卧室,他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有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于是只好偷偷逃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芯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囚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因为他的内心十分的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但周围的一切却又让他如此的失望与无奈。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文章的最后,并未详写霍尔顿如何回家,受到父母怎样的对待等等,而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一缕悲凉在额头上空盘旋。

纵览全书,小说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故事情节及脉络还是较为清晰明了的,采用大量的插叙倒叙以及回忆式的写法,使其又不乏生动曲折之感。

仔细分析一下主人公霍尔顿,发现他虽然有丑恶的一面,放纵的堕落与沉沦,但我觉得作者实际上是要反映的,是他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理想的纯洁的一面。他的理想很简单,就是在这样一个假模假式的,令人腻烦社会上顽强的生存下去。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这位老师对他的话“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像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污浊着霍尔顿的心灵。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则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去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他无法为自己设想出在社会上的立足点,最后只能成为这个社会的牺牲品。

我为他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因为他的确是个很有灵性的孩子,他可以说出“天气冷得像巫婆的奶头”这样让人大吃一惊又拍案叫绝的话,他在描述周遭时是多么犀利的冷嘲,说到自己纯真的弟妹时又怎样在玩世不恭的话语里透出无往不在的温柔。文首那段话是霍尔顿对妹妹菲苾发自肺腑的话语,那是多么明朗又纯美的画面:金色的浪潮柔柔滑过幼小的孩子们的身体,他们*自在地奔跑,而霍尔顿则守护着他们,不要再让这些孩子如他一样堕入深谷般的虚无,他们不会忧伤,不会有阴翳的绝望,永远不会在暗中挣扎,渴求光明又遥不可及,永远不会让率真的天性蒙上伪善……我想象着霍尔顿面对妹妹天真的脸说这话的神情,怀着对另一个世界的希望,双眼朦胧又明亮……

与霍尔顿相比,我们对困惑和烦恼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我们更应把眼光投向我们前方的路,我们应该拥有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更何况我们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理想是人生的指明灯,它能指引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没有一个人的经历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很多挫折与不幸,但我们何必气馁,自暴自弃?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心中的理想,它就不可怕,并且很快就会过去。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总要苦一阵子。坚守我们的理想,在失败中振作,在振作中奋发,在奋发中取胜,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精神。也是我从《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所读得的一点启发。

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正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50年代的美国确实有些相象。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人开始迷茫,消沉,他们逐渐遗忘自己的理想,没有了最初的热情,开始向往平庸。酒吧、卡拉OK、棋牌室开始人流如潮,网吧、游戏机房中学生不断,所谓新新人类疯狂地迷恋上了摇头丸、K粉等毒品……

天啊!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新生力量,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从小我们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想当科学家、医生、护士、老师……假如霍尔顿没有他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难道我们年轻人就该让生活变得如此混沌?是的,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不就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吧!

篇2《名人传》读书心得

罗曼·罗兰《名人传》包括三个人物传记,分别是《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

结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约翰·克里斯托夫》,更能理解《贝多芬传》讲的内容。可以说约翰·克里斯托夫基本上以贝多芬为原型,加以作者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理解托尔斯泰的一生,要读一读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的思想融入到他的文学作品中,甚至包括他所塑造的人物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人为基底。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建筑师,绘画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品:《创世纪》、《大卫》、《奴隶》、《摩西》、《西斯庭教堂天顶画》,早已成为不朽之作。

《名人传》讲的是这三个“天赋异禀”的人,罗曼·罗兰客观地描述他们的人生。

天才的一生闪耀着五彩光芒,同时也充满着痛苦与艰辛,其实他们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过着舒适、闲暇、惬意的生活,而是他们的生活充满着饥饿、痛苦,与无休止地劳动。

细想一下,这不就是我们平凡人的一生?可能他们的人生遭遇,还不如我们。今天通过《名人传》,让我们从“名人”身上体会他们的人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出世界的本来面目并仍去爱它。”

1

一心向善,爱*高于一切。

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1792年手册)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矮小粗壮,骨架结实。他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父亲是个没有才华、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佣,她是一个厨师的女儿,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4岁时被父亲用暴力强迫学习音乐,试图把他培养成神童。不负父亲的期望,苦难的贝多芬11岁时进了歌剧院,13岁时当了管风琴手,1786年他失去母亲,17岁时成为一家之主,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任。

悲惨的童年经历并没有给贝多芬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令人触动的是他的耳朵出现了问题。

1796年到1800年,他的耳朵昼夜不停地嗡嗡响,重听问题严重起来。贝多芬不想让人知道他耳朵的情况,仍然坚持音乐演奏和指挥,直到一场演奏会,贝多芬的指挥造成尴尬的局面。

约1819年开始,贝多芬听力完全丧失。

丧失听力,对一个音乐节来说无比残酷,它对贝多芬的人生是致命的一击。可是贝多芬没有屈服,他心中还怀有希望。

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同一时期的作品,有第十三号《悲怆奏鸣曲》(1799年),也有欢快的《七重奏》(1799年),清澈的《第一交响曲》等。

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打败贝多芬,他在让心灵习惯痛苦。不仅肉体上的苦痛,精神上给他带来打击的是爱情的欺骗。恋爱两年后,他爱的女子嫁给加伦贝格伯爵,这对贝多芬又是毁灭性打击。

折磨、痛苦、残忍、绝望,令贝多芬几乎失去生命,可他那坚强的性格不会向命运屈服,他又在音乐上创作出不朽的杰作:《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作品第二十六号)、《月光曲》的《幻想曲》(作品第二十七号)等都是他在1802年所写的伟大作品。

贝多芬的悲惨人生遭遇告诉我们,面对不堪的命运,我们应选择心怀希望,执着地勇敢面对。

比起贝多芬,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是幸运的,可有时我们还在纠结在鸡皮蒜皮的小事情之中。

在如此悲惨境遇下,贝多芬依然坚持创作,聋了不算什么,凭着对音乐的感知,他仍能创作出杰作。失去爱情也不算什么,至少活着能创造价值。

对于我们,又何谈借口,何谈抱怨呢?

2

《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分别用三个篇章,五个小标题来叙述。从标题构成及内容来看,我们可以基本了解米开朗基罗的一生。

上篇《斗争》分三个小标题:力量、在崩裂的力、绝望。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出生于卡森蒂诺的卡普雷塞。他出生后被送给一个石匠的妻子喂养,所以他开玩笑说:“他当雕塑家的志向源于这石匠妻子的乳汁。”

他去学习,据说老师嫉妒米开朗基罗,一年时间师徒分道扬镳。同时,米开朗基罗被自己的才华所折磨,树立仇敌,备受嫉妒,悲哀和纠结成为他一生的主旋律。

他纠结,他痛苦,在于他是一个“事必躬亲”的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单枪匹马地去干。他想干的事情有许多,但对雕塑来说,这是一件需要耗费精力与时间的工作,米开朗基罗被承诺压着,他焦虑、愁苦,与绝望。

罗曼·罗兰这样评价米开朗基罗:“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不得不同嫉妒与仇恨进行斗争。”

这是天才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他在纠结与痛苦中度过。尽管他的才华已经超越他人许多,但他仍免不了受到权贵的驱使,受到嫉妒的困扰,与仇敌不断斗争。

他一边施展才华,雕塑、绘画作品,一边迫于生活的压力左思右想,受其困扰。这是矛盾的一生,也是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我们又何曾不似米开朗基罗一样,因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所苦恼,疲于应对家庭中婆媳关系、亲子关系,迫于经济压力做着不喜欢的工作等等。

我们也始终处在一种纠结与痛苦的状态中,甚至感觉到无法从中抽身。这个“结”该怎么破?

我们应从向外寻求探索转到向内修养身心,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做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修身养性,做好自己。

3

帕斯卡尔的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大自然中最脆弱的,但那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全部的尊严都包含在思想之中,让我们好好地去思考吧,这就是道德的真谛。”

纵观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的身世是悲惨的,他的长相其貌不扬,他不停的思想,并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思想,再提出更“前卫”的思想。

托尔斯泰不满两周岁时,母亲去世,九岁时失去父亲。他在五岁时,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一种沉重的劳作。”

他长得像猢狲一样丑陋,脸又长又厚又粗犷,两只小眼睛深陷在眼眶里,鼻子宽阔,嘴唇厚,耳朵大。他曾因长相而绝望,但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绝对的真诚”救了他。

托尔斯泰的作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同时我们在他的作品中也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融合在作品中。

比如《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他总是在想,总是在寻找活着意义,皮埃尔想的劲头就像托尔斯泰一样,寻找更好的思想解救现实生活。

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活脱是托尔斯泰自己。列文和吉娣的乡村爱情生活,就像托尔斯泰和他“作家的夫人”的生活,仿佛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思想”是托尔斯泰的人生主题,他在作品中思考,他在闲暇时思考,他在忙碌时思考,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他的思考建立在俄国历史和现实基础上,所以列宁评价他:“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从一个“天才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学习这种“思想”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我们不应像“行走的躯壳”一样,遇到事情得过且过,不愿思考上进,那我们的人生还有何意义呢?

做一个有思想、真实、坦诚的人,是生而为人的基底。外表美丑、原生家庭等客观因素,并不是决定人生价值的主要条件,而“思想”才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伟大,并不在乎他的长相,他的身世,而更多的在于他的思想,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有时候想想我们工作、生活的意义,感觉周而复始,枯燥无味,可是如果我们从能够帮助到他人的角度出发,我们就会感觉高兴,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

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进而做一个有贡献的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是我们从《托尔斯泰传》中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