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读后感(一)

  初中语文第二册选编的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顽皮不爱学习,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命运、民族尊严的男孩形象----小弗郎士,通过上最后一堂法语课,他认识到普鲁土军队不仅占领了他的家乡,还要剥夺他们学习本民族语言的权力实行奴化教育,这使得小弗郎士在心灵上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小弗郎士有对自己的悔恨、有对侵略者的憎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韩麦尔先生翻开讲义又讲法语课时、小弗郎士对自己平时最厌烦的语法,居然“全都懂”,觉得韩麦尔老师“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读完这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小说,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来说,难道从这个故事中能不有启示吗?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包括阿尔萨斯小镇上的村民,都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来到课堂上,参与到这庄严而神圣的活动中来、使得课堂气氛凝聚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焦点上。韩麦尔先生面对这些平常不关心孩子学习的只顾自己干活村民们和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今后再没有权力学习自己语言的孩子们,激动的情绪就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了。虽然小说中没有详细的描述,但可以想象得出,他最后一课的讲解是充满了对法国、对法语的真挚的热爱之情,饱含着对民族语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定是感人至深的。

  因为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他面对的严酷现实是他始料不及的,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小弗郎士的思想一下子高度集中起来,他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他不但花失去生养他的这块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而且格失去一个民族赖以共同生存下去的纽带----本民族的语言。一种懊悔、愤恨、失落、茫然的复杂情绪,一股脑儿涌上了他的心头。面对如此不可抗拒的如此冷酷的现实,小弗郎士突然开始感到祖国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悔恨自己没有好好学习,爱国之心在此时此刻也表现的那么强烈,他一下子成熟了,懂事了,过去讨厌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他眼里的一切都跟“祖国”两个字紧紧地不可分开了。这时的小弗郎士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该学的祖国语言知识都学好。

  从小弗郎士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情节之中,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一点怎样的启迪呢?我们常说学生是学的主人,是主体。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只要讲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心灵深处的激情,使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把学习与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鼓足上进的风帆、乘风破浪不断向着新的高峰攀登。


  最后一课读后感(二)

  《最后的一课》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中,除一部诗集和一些戏剧外,共写了十三部长篇小说和四部短篇小说集。《最后的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最后的一课》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结束的第二年。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8月份普鲁士军队深入法国境内,在色当大败法军,法国皇帝路易﹒波拿巴投降并当了俘虏。战后法国和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将法国东北部的亚尔萨斯和格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最后的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主要反映了在普鲁土侵略者的残酷统治下,亚尔萨斯省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敌汽同仇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小说中表现这一重大主题时,既没有正面描写普鲁士侵略者的强盗行径,也没有写抽丁拉夫,敲骨吸髓的残酷剥削,而是写了沦陷区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侧面:已经被普鲁士侵略者统治两年的亚尔萨斯省人民接到了柏林的命令,不准在学校里教授法文,一律改教德文。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自述,描写了一个乡村小学接到这项命令后,全体师生和当地群众的强烈反映,深刻地揭示出了小说的主题。

  小弗朗茨是一个贪玩的顽皮孩子。他法文学习成绩差,怕考问,怕挨老师的训斥,经常逃学。在这天的法文课上,哈墨尔先生心情沉重地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文课。”老师的话给小弗朗茨极大的震动,使他意识到,他们将要同祖国的语言告别了,现在他们将要丧失学习祖国语言的权利了。于是,他开始变得懂事起来,刚才还使他头疼、讨厌的法文课,一下子就像老朋友一样舍不得离开。他悔恨自己没有学好法文,并在悔恨中对祖国的语言产生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情。“要是我能从头到尾把这些分词的规则大声地、清清楚楚地、一字不错地背出来,任何代价我都是肯付的啊!”这是多么巨大的思想飞跃,多么深沉的感情变化呀!是啊,连一个爱逃学的顽童都如此地留恋祖国的语言,都如此地憎恶普鲁士侵略者,那么,热爱祖国、不愿做奴隶的成年人的感情则是不言而喻的了。作者采取这样精巧的艺术构思,比直陈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和谴责,更具有较强的感人力量。

  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小说的主题,作者还别出心裁地在这“最后的一课”上,安排了一些校外的村里人到课堂里来。他们有前任村长,有退职邮差,还有像霍瑟老头那样的老年人。这些群众在敌人的残酷统治下,饱尝了沦为异国奴隶的苦痛,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是非常真挚而强烈的。他们到学校来听课,不仅表现出对哈墨尔先生在本乡任教四十年的感谢,而更重要的是表明他们对失去的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愤怒抗争。小说曾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在哈墨尔先生教小班学生练习拼音时,课堂内所有的人都“一齐颂唱”的情景。那个霍瑟老头,“戴上了眼镜,两手捧着识字课本,也和小孩们一起拼字母。看得出他也很用心;他的声音由于激动而颤抖,听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深受敌人蹂躏之苦的群众,因为从明天起就听不到朗读祖国语言的声音了,于是他们不顾自己的年迈口拙,也同小学生一起读起来。这种场面怎能不扣动人的心扉,使人心酸落泪,悲愤填胸呢?作者在情节上大胆设计群众听课的场景,与小弗朗茨的悔恨、醒悟是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它们从两个生活侧面表现出小说的思想倾向,使小说对揭露和鞭挞普鲁士侵略获得了感人至深,无可辩驳的力量。

  《最后的一课》在表现其重大主题时,从沦陷区的现实生活中攫取并概括出典型化的生活场景,并从这些场景中挖掘出生活的本质特征,从而收到“以一斑而窥全豹”的艺术效果,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这篇小说把对普鲁士侵略者的憎恨和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熔铸于小学校的一堂法文课上,从而使这堂法文课的意义得到了升华,使我们感到这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而是一次声讨普鲁士侵略者的集会,是亚尔萨斯人民向祖国语言告别的仪式。这样,就给小小的场景和平平常常的情节赋予了深刻的内容。

  《最后的一课》中的哈墨尔先生的形象,是凝聚着作者感情的一个形象。他是在亚尔萨斯省农村小学服务40年的小学教师。作者在刻划这个人物时,没有介绍他的全部历史,而是把他放在“最后的一课”的典型环境中,集中刻划,虽用笔墨不多,却能把他的声音容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这“最后的一课”上,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如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从服装上,他穿上了“只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给学生们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衣帽;讲课的语言也变得“温和而严肃”。对于小弗朗茨背不过书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诉诸于戒尺,而是由此责备起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没有尽职的事情。这时,他当众自我谴责的感情同小弗朗茨的悔恨自己没有学好法文是一脉相通的,同样是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留恋。哈墨尔先生的自谴,为我们更为深刻地表达了他在民族命运生息攸关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和高尚的情操。

  作者还巧妙地通过小弗朗茨的观察,进一步刻划了哈墨尔先生离开本乡前痛心疾首的心情。他“站在讲台上一动也不动,眼睛死死盯着周围的东西”。40年来,他所在的这个学校,桌橙因长期使用变得光滑了;院子里那棵核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啤酒花已经跳上窗子碰到屋檐了。(www..cn)这是他多么熟悉的地方啊!然而,现在他却要离开这里了,这该是多么让人伤心惨目的事情!这种描写决不是单纯地对故地的留恋,它却凝结着多少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普鲁士侵略者强烈的恨啊!不是吗,当外面传来普鲁士军队的军号声时,他再也不能自制了,感情的波涛冲决了堤岸咆哮而来。他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是法国人民爱国主义思想的高度集中和概括,也是《最后的一课》主题思想的升华和结晶。作者匠心独运,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龙点晴的结尾,对于揭示哈墨尔先生的思想境界,对于表现亚尔萨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敌人不妥协精神,收到了“一目尽传精神”的艺术效果。

  高尔基在谈到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时,曾经指出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是典范的文学作品”。都德的小说《最后的一课》正是这样,它以独特巧妙的艺术构思、高度凝炼的艺术概括、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质朴而富于感情的语言,表现了重大的社会题材,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是短篇小说创作的优秀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