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历史故事大揭秘
【乾隆巧劝“将相和”】
1776年3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召唤他所宠爱的新任军机大臣和珅和三朝元老刘统勋一起,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除了游山玩水,乾隆此行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劝和二人。因为,乾隆早已发现和珅和刘统勋不和,为了“大清事业”,乾隆便有心调和二人。
乾隆巧劝“将相和”正在欣赏秀丽的山川景色,乾隆问道:“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
学识渊博的刘统勋随口即应:“君皇高,微臣低,文在东来武在西。”和珅一向以逢迎拍马著称,这次看到刘统勋抢在他的前面,十分不快,借题发挥道:“天最高,地最低,河(和)在东来流(刘)在西。”河与流明指热河由东向西流入离宫湖,但暗指自己和刘统勋,并借宫廷礼仪东为上首、西为下首来贬低刘统勋,暗示你刘统勋再老再有能耐,也在我和珅的下首。刘统勋岂能不明白,背着乾隆狠狠地瞪了和珅一眼,心想:“老狐狸,走着瞧!”这时,三人来到一座桥上,乾隆又要求和珅和刘统勋以水为题,拆一个字,说一句俗语,作成一首诗。刘统勋不放过报复的机会,捋捋胡子,望着清波中自己老态龙钟的面容,偷视和珅自负的得意之形,边走边咏道:“有水念溪,无水也念奚,单奚落鸟变为鷄(鸡的繁体字)。得食的狐狸欢如虎,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和珅听出弦外有音,便毫不示弱,反唇相讥道:“有水念湘,无水还念相,雨落相上便为霜。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和珅是在告诫刘统勋不要多管闲事,否则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听到这里,乾隆见时机已经成熟,当即上前每手拉住一人,面对湖水和湖面上三人的合影,说道:“孤家也对上一首。有水念清,无水也念青,爱卿共协力,心中便有情。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孤情看水情。” 乾隆以诗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和珅和刘统勋的不满,要求二人同心协力辅佐朝廷。
刚才还自恃才高、以弦外之音互相攻击的二位臣子一听,不禁为之一震,深为乾隆如此循循善诱而感动。二人顿时拜谢乾隆,握手言和。
乾隆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没有急于求成,以帝王的权威进行斥责和压服,而是因人而异,精心选定劝导环境,在观景赋诗的基础上,抓住恰当时机,及时诱导,巧妙地运用暗示,取得了良好的说服效果,使二人放弃个人恩怨,言归于好。
【乾隆夜走野兔岭】
六十大寿临近,乾隆爷觉得自己在花甲之年还是腰不疼气不喘,心里这个高兴。心念一动之下,就想效仿爷爷康熙办这么一回千叟宴。
乾隆夜走野兔岭什么叫千叟宴呢?就是召集三千名有名望、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来乾清宫吃一顿满汉全席,以昭示自己皇恩浩荡,与民同乐。这差事当然要交给自己的亲信,也就是和 来办,然后他自己闲着没事,就打算去江南走一遭。
乾隆这一辈子,总共六次下江南,这回是最后一次,他扮作商人就上路了。
这一天,来到湖州地面,只见此地鸟语花香,湖光山色,乾隆好不高兴,不知不觉就上了一座名叫野兔岭的山。为什么叫野兔岭呢?因为此岭多野兔,还险峻异常,一般猎人不乐意来,就成了野兔的乐园。岭上有一座小庙,干净又雅致,乾隆一身武功,倒不怕山路不好走,他想上去休息一晚,第二天再走。庙里有一位老方丈叫知空,一个小和尚释远,见来客气宇不凡,衣着华贵,两人慌忙把客人让进来。
在禅房落座后,知空陪着乾隆谈些经文典故,释远就出去弄斋饭。
不多时斋饭端上来,乾隆就有些不高兴,怎么呢?端上来的都是些野菜红薯!你想他在皇宫里山珍海味都吃惯了,哪还咽得下这个?老方丈看出来了,就解释说:“施主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受灾了,山下人家自己都要度饥荒,更不要说来施舍我们,眼下有这些吃的就算不错了。”
原来是这样,乾隆听了暗暗记在心里,然后拿出带来的干粮,自己吃了点,剩下的一股脑给了知空和释远,两人自然千恩万谢。
此时天色不早,知空就安排乾隆到东厢房安歇。
乾隆躺下后辗转反侧,子夜时分还是睡不着。他想着湖州既然受了灾,按理说该减免赋税才是,可是地方官怎么不上折子奏报?他正在炕上烙大饼呢,忽然看见西厢房还有灯光,不由就纳闷,都这么晚了,小和尚释远怎么还不睡?他就爬起来悄悄走到西厢房外,在窗户纸上舔了个窟窿朝里看。
这一看,乾隆更纳闷了,只见释远捧着个夜壶,在油灯上烤,烤一阵子,就转一下,再烤一阵子,再转一下。仔细一看,夜壶口还是堵着的,这是在做什么?乾隆没敢声张,悄悄回到东厢房睡下了。这是他多次微服私访的经验,深山古寺,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撞破人家的秘密,麻烦就大了。
第二天天不亮,乾隆就起床告辞,想不到被知空拦住了:“施主慢走,用过斋再走不迟。”乾隆没办法,只好坐下来。可是斋饭端上来,他发现竟然是白米饭,不再是野菜红薯了。这就奇怪了,一夜之间,怎么就有白米了?知空忙解释道:“今早我起床开庙门,发现门外竟放着一袋白米,想必是贵客临门,我佛特意恩赐的吧。”乾隆听了暗暗得意,自己是真龙天子啊,连住破庙都有佛爷送粮食。他这一顿吃得好不欢畅,连吃三碗才罢休。
临走前,乾隆执意要留下一些银两酬谢,可知空执意不收,还说:“这粮食是佛爷赏赐的,就该用来接待四方客人,真要收了钱,恐怕佛爷也会怪罪。”
乾隆听罢,觉得知空为人厚道,绝对不是歹人,就趁着释远去外面洗碗的工夫,悄悄对知空说了昨晚的事,问他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知空想了想,才说:“施主,我们练的是童子功,所以夜壶用不了多久就会结一层白垢,对着火烤可以去除白垢。”乾隆还是有点想不通:“那为什么要堵上壶口呢?”知空听了,结结巴巴地说:“这个,可以让夜壶热得更快。”
乾隆见问不出什么,就下山去找湖州知府。等进了湖州知府衙门,他手里有御牌,身份一亮,湖州知府带领师爷衙役就跪了一地。乾隆不跟他废话,问湖州是不是受了灾,为什么不上报?知府头摇得像拨浪鼓:“皇上,我们这里没受灾啊,您看,这不风调雨顺,柳绿花红吗?”见乾隆不信,他又说:“请皇上随我到集市上走走。”
乾隆点点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就上了街。要说湖州真是富庶之地,店铺林立,欢声笑语,没有一点受灾的情景。乾隆爷这个高兴,边走边看,忽然见一家饭馆门口排着一溜儿人,就问知府。知府回禀道:“回皇上,这家店新近做出一道名菜,叫做焖兔肉,美味非常,但是每三天只供应一道,所以需要排队预约。”
听这么一说,乾隆也来了兴致:“既然这样,朕也要享享口福。”皇上当然不用排队,知府直接去找饭馆老板,没想到老板苦着脸说:“这道菜不是我们做的,是别人做好了送来的。请稍等片刻,送菜的人马上到。”
等就等吧,乾隆也不生气,就坐在店里喝起了茶。不多时,一个戴头巾的半大小伙子进了店,把一个食盒打开,露出里面的兔肉。闻着扑鼻而来的香气,乾隆觉得自己都要融化在兔肉里面了,急忙拿起筷子吃起来。吃了一大半,才想起要是把做菜的厨子弄进宫多好啊,不就每天都能吃到这美味了吗?于是就喊来小伙子:“过来,朕有话要问。”
小伙子走到近前,乾隆怎么看怎么眼熟,忽然道:“你把头巾摘了。”小伙子左右躲闪就是不摘,旁边的知府急了,过去一把就扯去头巾,结果露出一颗光头,是小和尚释远!
乾隆爷一下子就想起昨晚释远烤夜壶的情景来了,但他碍于面子没好意思明着问,而是绕了个弯:“你这个兔肉,是不是装在一个圆咕隆咚的东西里面,塞住口子,然后用慢火烤的?”释远还没认出眼前这位皇上就是昨晚的施主,懵懂地点了点头。乾隆立刻捂住了胸口,喊着:“快!快!”知府慌忙过来:“您龙体欠安?”“不是,给我个痰盂!”痰盂送到,他哗啦一下子,就把吃进去的东西原样吐出来了。
漱过口后,乾隆爷的火就上来了:“大胆释远,身为出家人,竟敢杀戮野兔,大肆烹饪出售,该当何罪?”
释远一听扑通就跪下了:“小僧知罪,可是没办法啊。今年早春三月遇上春旱,禾苗大半枯死,乡下人家都在度饥荒,哪还有人到我们的小庙施舍?野兔岭一向野兔众多,常常有撞树撞死的,掉崖摔死的,我就捡了来,放在那个……”说到这里,释远看了一眼乾隆,才继续说:“放在那个圆骨隆咚的东西里烤。为防香气散出,我就用塞子塞住壶口。不过圆咕隆咚的那东西是新买的啊,而且洗涮多次,兔肉我也从没有吃过,都用来换白米了,换来就悄悄放在山门外。我师父还以为是佛祖慈悲,其实都是我用兔肉换回来的。”
听到这里,乾隆才知道今早吃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这时他不那么恶心了,就和颜悦色地问:“你说乡下在度饥荒,可是现在大街上买卖兴隆,游人如织,哪有受灾的样子?”释远叹口气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城里人大都富裕,本地受灾,他们就花钱买外地粮食,就连这种高价兔肉都要排队来吃。可是乡下庄稼人没有积蓄,一旦受灾就要忍饥挨饿,连我们的小庙都受牵连。”
乾隆听完,就问知府:“看来乡下是真的受灾了,你怎么不报?”
知府吓得面如土色,边磕头边低声说:“我是报给和中堂的,但他在回文里说万岁爷今年要办个千叟宴,为图吉利所需花费不动用国库,要各府今年的十分之一赋税承担。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说还是不要报灾免税为好。”
这话一说,乾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因为办千叟宴这话千真万确是他说的。既然这样,他倒不好怪罪知府了,只是说:“朕特批,湖州今年的赋税就免了。”
追查来追查去,原来根子在自己身上,乾隆好生不痛快,也没兴致继续游江南了,想着还是回京吧。临走前想起老方丈知空,他肯定知道小和尚烤夜壶是在煮肉,不然就不会编一套假话哄骗自己,害得自己大吐特吐。想到这里,他带着释远和一班衙役就上了野兔岭。
老方丈知空听了经过,合掌说道:“释远的事贫僧确实早有察觉,但是他正在成长之年,野菜之类哪能填饱肚腹。佛门讲慈悲,老僧讲人心,就不再管他了。”说着,他叫释远过来,指着他的秃头说:“我并没有给释远烧戒疤,就是想着不管怎么说,他也不适宜留在佛门。好在此人有烹调的天赋,无师自通能把一只野兔做成名菜,还俗之后必是名厨,以后独立谋生不成问题。”
知空这么一说,又勾起乾隆的馋虫来了。他想起释远的烧兔肉堪称一绝,连自己吃惯山珍海味的嘴都被吸引住了,要是带到皇宫,换个大瓦罐焖起来,自己不就随时能饱口福了吗?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追究知空了,对着释远宣布:“朕着你立刻还俗,随朕回京担任御厨一职!”
转眼间,乾隆爷的六十大寿庆典就要到了。千叟宴是和中堂张罗的,不过场面比原计划要小多了,因为乾隆下旨了,开支来源由各府的十分之一赋税,改成国库直接开支。数还是那个数,但国库开支要明着下账的,和 就不得不悠着点儿了。
满朝文武及三千位六十岁以上老人就座,乾隆爷这才吩咐上菜。第一道菜,就是释远小和尚的兔肉。当然现在不能用夜壶啦,改成了大瓦罐。名字也好听:罐焖兔肉。乾隆看看众人,尤其是和 ,慢慢悠悠地讲述起来:“这道菜还有个来历——”当然他隐去了夜壶一节,换成了大瓦罐,不然皇上的脸面往哪搁啊?然后就借题发挥:“为官者最重要的是不媚上,不欺下,明明贫富不均,老百姓受苦,为了朕的大寿竟隐瞒不报,结果逼得庙里的和尚都烤开了兔肉,朕有过啊。希望各位引以为戒,不要让这种事再次出现!”
下面众臣山呼万岁,可也都没当回事,每次开宴会,皇上不都要这样来段开场白吗?现在最要紧的是大快朵颐!
过了半个月,乾隆爷又微服出宫溜达了。他想去找和中堂聊聊,因为千叟宴上那番话,大半倒是讲给和中堂听的,现在他想听听和中堂的感想。没想到刚到和 府所在的那条街,就被一家酒楼的招牌吸引住了。上面写着八个字:皇家秘制,罐焖兔肉。他知道这一家酒楼来历不凡,幕后老板正是和中堂。这是怎么回事?不由就进去看个究竟。店小二不认识乾隆,一见他进来就吹开了:“看您老衣饰华贵,气宇不凡,是不是来道我们的招牌菜——罐焖兔肉?贵是贵点,但这是我家老爷在千叟宴上吃过后,进御膳房花了三天时间才学来的,真正皇家秘制,包您满意。”
乾隆听罢,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知道自己的一番告诫,又成了和 的耳旁风。不然他不会挖空心思,去御膳房学习这道菜。由此而知,其他官员更是不堪。
其实,在那个年代,想要彻底整顿吏治,哪是一道菜和皇上几句话就能解决得了的呢?能起的作用,不过就是“罐焖兔肉”作为皇家名菜,流传至今罢了。
【乾隆密谋偷情书】
近来,“江南第一捕快”宋六奇接到了一封奇怪的信函。里面约定今日在他的家中会面,说有要事相商。宋六奇入行三十年,还没遇到过如此神秘的雇主,他知道此次的事情非同寻常。这天,他哪儿也不去,就在家中耐心等候。天色擦黑,外面响起了敲门声。开门,宋六奇看见两个大汉闪在一边,迎面走上来一个气宇轩昂的男人。
乾隆密谋偷情书来人自称是北方商人皇甫玉,问是否可以到静室说话。宋六奇见他三十岁上下,穿着华贵,脸如冠玉,一派读书做官人的派头,心中暗喜遇上了一个有钱的主儿。进入内室,皇甫玉挥了挥手,一个跟班走上来解下包袱,“哗啦”,书桌上散开了一座小银山。皇甫玉微微一笑,道:“这里有一千两银子,宋先生先请笑纳。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宋六奇慢悠悠地道:“想来皇甫先生是遇上难缠的事了,不知老夫能否为你解忧?”
皇甫玉从袖筒中取出一卷画,打开,竟然是一个绝色美女:“她叫做慕容小青,是南京秦淮河的一个烟花女子。几年前,我曾与她结缘。怎奈家规森严,我不能带她回家。而今,我将完婚。我给了慕容小青一笔钱,让她从良,挑个好人家嫁了。然而,此女子品德败坏,竟然用我当年写给她的信函来要挟。她扬言要在我大婚那天,到我家闹事,想让我身败名裂。我曾两次派人去窃取信函,都没有成功。”
宋六奇接口道:“你要叫我设法取回那封情书?”皇甫玉点了点头。宋六奇还在迟疑,这时,一个大汉上前抓起一个银元宝,用力一捏,显出五个手印,扔在地上,道:“你究竟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宋六奇俯身捡起银子,道:“银子不多,可不能再糟蹋了。”说话间,反复搓揉,那锭银子瞬间又恢复了原状。
两个大汉见了,瞠目结舌。皇甫玉哈哈大笑,道:“老英雄,好手段!”他取下另一个大汉身上的包袱打开,里面全是奇珍异宝。
宋六奇接了这一桩生意,立马来到秦淮河一带查访。后来得知慕容小青已经从良,带了一个多年服侍她的杨妈走了,不知去向。宋六奇不愧为“江南第一捕快”,他几经辗转,终于找到幕容小青的落脚处。她住在苏州城外一个小镇上,平日里深居简出。宋六奇不动声色,暗中观察。每天清晨,慕容小青怀里抱着个孩子,都要乘坐马车前往附近寺里去烧香礼佛。慕容小青居住的地方,是两进三层的临河小楼。宋六奇趁慕容小青出去之际,多次潜入到里面察看,却一无所得。他不敢贸然搜索,怕打草惊蛇。思虑再三,终于想出一个计策。
一天大雪,整个小镇覆盖在白色的雪被下。清晨,那个杨妈开门准备扫雪,看见门槛下蜷缩着一个冻得半死的乞丐。
那个乞丐正是宋六奇装扮的。他仗着自己内功深厚,在雪地里躺了一夜。
杨妈把他送到楼下厢房,烧了碗姜汤喂他。过了半天,宋六奇才慢慢“醒”过来。他说自己已经无家可归,出去肯定还会冻死。慕容小青见他可怜,就收留了他,让他劈柴烧水管家。
冬去春来,宋六奇一直在等候机会。一日夜晚,他听见屋顶瓦楞上有些轻微的响动,就知道有夜行人经过。他用布蒙了脸,悄无声息地翻身上去,偷偷跟着。宋六奇看见两个黑衣人来到楼上幕容小青的窗外,耳语一番,准备进入。他连忙摸出两个铜钱飞掷过去,轻轻打在俩人的后脑勺上。俩人一惊,猛回头看见不远处有个老者在向他们招手。他们纵身跃过去,宋六奇拔腿飞奔。转瞬间,三人已经出了小镇,来到郊外水田里站定。三招两式之间,宋六奇就把他们制服,喝问俩人闯入小楼的用意。
俩人对望一眼,其中一人道:“老英雄饶命,我们都是三阿哥弘时的人,他想要和四阿哥弘历争夺太子的位子。可是四阿哥向来受到皇上和康熙先帝爷的喜爱,三阿哥一直没有机会。而今,三阿哥终于打探到了一个秘密。四阿哥年少好游,他在南京秦淮河结识了一个风尘女子幕容小青,并生下一子,还留下了一些重要的证物。我们就是要得到这些证物,弹劾四阿哥,让三阿哥登上太子的宝座。老英雄,咱们可是江湖同道,求求你,饶了我们吧!”宋六奇听完了他们的叙述,缓缓松开了双手,俩人连忙拔腿狂奔。宋六奇扬了扬手,两枚铜钱犹如两点寒星飞出,就听不远处传来了两声沉闷的惨叫。
宋六奇埋好了他们的尸首,回到小镇。他早就听闻三阿哥弘时性情暴躁,而四阿哥弘历虽然风流成性,但为人真诚,心地仁厚,将来定能做个好皇帝,便决心帮他一把。可幕容小青到底把弘历的情书藏到哪里去了?怎么样才能让她露出破绽?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慕容小青楼下的柴房忽然着火。转眼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街坊邻居见了,纷纷提着水桶,拿着脸盆前来救火。此时,宋六奇正在慕容小青的窗外,使了个倒挂金钟,双脚钩住屋檐,眼睛直直地盯着里面的一举一动。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仓促间,慕容小青点亮了一盏灯。她抱起孩子,径直走到窗前,好像用尽力气去推,可是,窗户似乎很紧,一时间竟然推不开。
这时,楼梯上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杨妈上来了,推门就喊:“小姐不要……火势已经灭下去了。不过是烧了柴房,其他都无碍。”接着,她过来帮着慕容小青哄孩子。一会儿,孩子渐渐入睡,楼下的人也慢慢散了。
不用问,这把火就是宋六奇点的。他赶紧溜下去,到柴房里面给自己抹了一头的草灰,还故意装作一瘸一拐地走上楼,气喘吁吁地道:“杨妈……小姐,你们还好吧?”
慕容小青道:“难为你了,我这儿没事,你赶紧收拾一下睡吧!”
宋六奇打扫好了院子,回到楼下厢房,躺在床上默默地想着:一个女人在突遭火灾之际,她最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和最重要的东西。毫无疑问,慕容小青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弘历给她的情书。可是,她又为何不去拿出来呢?还有,她一个女人家,又抱着个孩子,想逃命竟然不从门里走,反而急着开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那封情书的藏匿处跟窗户有关?想到这里,宋六奇竟然兴奋地跳了起来。他只等天快亮,幕容小青前去烧香,就可以去证实自己的猜想了。
约三更时分,宋六奇听到有三颗石子先后落到院子中间。他知道这是夜行人在投石问路,就赶紧起身出去。来到墙外,见是先前皇甫玉跟前的两个大汉。其中一个道:“宋老爷子,我家主人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他问你何时能够拿到手?”
宋六奇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已经查出情书的藏匿之处。明日只待她们去烧香,可邀你主人来,让他亲手取回。这下,总可以安心了吧。”
次日一大早,像往常一样,慕容小青抱上孩子,带着杨妈走了。宋六奇赶紧打开后门,让早已经在那里等候的皇甫玉三人进来。他们来到三楼慕容小青的房前,宋六奇用铁丝打开了铜锁,几人鱼贯而入。来到里面,皇甫玉一声惊呼。他好像对里面的摆设似曾相识,东摸摸,西看看。
宋六奇道:“据我多日查看,我断定情书就藏在房中,而且很多人在打它的主意。其中的奥秘就在窗户上。”说完,他过去拔出窗闩,轻轻一推,窗开了,并没有什么机巧。宋六奇心里一怔:“难道我的判断错了?”他仔细观察了窗户,发现在四角的窗轴上各有一个半圆形的木闩。于是,他上去小心翼翼地拔除。而后,他试着把窗向后拉。窗户很紧,似乎连着什么东西。当他拉开窗户,旁边墙上忽然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大家转过头,看见墙上移开了一块砖,露出了一尺见方的洞穴,里面端端正正放着一个墨绿色的锦盒。过了一会儿,见没有什么异状,皇甫玉亲自上前摸了出来,他的手禁不住微微发抖。他掀开盖子,盒子里躺着一个杏黄色的信封,上书:慕容小青亲启。书法温文尔雅,正是自己的笔迹。他抽出信纸,看了起来,忽然间面色大变。信上写着:
弘历
其实我早就已经猜出你的身份,你恰的珍珠古玩,世俗罕有,尽是宫廷之物。诛的言谈举止,胸杯天下,颇有帝王气势。小青身份低微,能侍奉君主,实乃三生有幸。那年你离去之后,小青发现已有身孕在身,匆匆三栽,儿子健康聪慧。我和杨妈隐居在小镇,房中摆设都是当耳相聚时的样子,我不奢望有朝一日能入宫伴君,只求安心把孩子养大或人,请你释怀,你的书信我会保存一辈子。你我地位悬殊,世事难料,有时这封书信也会成为防身之物。国外,敬请转告宋老爷子,感谢他这许多天来为我劈柴打水。那天柴房失火,细心的杨妈在救火的人群中没有发现他,进入楼下厢房寻找,意外发现了他的捕快腰牌……此去经年,有缘相见。
小青顿首
弘历看完书信,忍不住泪流满面。他长长吐出一口气,道:“宋先生,想不到你这个*湖也露出了马脚……咦,宋先生人呢?”他回头寻觅,和两个宫中侍卫面面相觑。原来宋六奇见自己无意之中知晓了未来新皇帝的秘密,十分惶恐。他在弘历专心看信之际,悄悄溜走了。
后来,江湖上有人看见一对年老的夫妇,带着一个俊俏的少妇和孙子行走。而“江南第一捕快”宋六奇竟然无缘无故地销声匿迹。弘历回京后不久,雍正皇帝暴卒,他继承皇位,史称乾隆皇帝。乾隆先后共七下江南,多次微服私访。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还在一直寻觅着幕容小青和那从未见过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