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讲语文读后感(一)

  今天读了《余映潮讲语文》中的一篇《美读欣赏,诗意盎然》深有感触。

  是啊,我们曾经的高声朗读去哪里了?作家张炜说:“这个时代是朗读的荒野”,走在这片荒野之中,最恐慌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当学生们在早自习时间默默地凝视记背格式化的知识点时,我们难以再次寻到朗读的踪影。这个时候总是会在心里暗暗地追问:朗读何在?朗读的时间哪里去了?朗读的心境哪里去了?沉寂是语文课堂的死敌,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并为改变它而不懈努力。可是我们的路在何方,我们究竟要如何努力?

  《美读欣赏,诗意盎然》告诉我该怎么办。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我们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指导朗读,要灵动多姿。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而没有朗读指导的课,没有力度,更没有美感。

  在朗读教学中要定一些基本任务:

  1.训练朗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在朗读训练中让学生体会到祖国语言的声调、音韵、节律之美;

  3.朗读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理义的熏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4.指导朗读文学作品,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5.指导朗读诗歌散文,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

  6.诵读古代诗词,让学生体会其内容,便于学生积累感悟。

  7.组织各种朗读、诵读、演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中实践,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


  余映潮讲语文读后感(二)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他的《余映潮讲语文》一书,受益匪浅。

  一。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阵地。余老师的书,为我打开了阅读教学的新天地,我豁然开朗,阅读教学应该这样教。余老师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课堂教学艺术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一切阅读教学艺术手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引领学生深深地进入课文之中。创新的阅读教学设计的不同寻常之处是: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一课多案。课堂教学设计24字“口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好的语文课既表现出理性特征,又显现着诗意手法。语文课堂教学的三要素:诵读、评析、积累。他在教学艺术上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试看以下课例:《记承天寺夜游》,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篇,余老师从朗读、分析、欣赏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指导。首先是朗读:一读解决生字词;二读读出重点字词;三读读出感情,通过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和老师的范读、指导,学生一步步读出了文言文的味道,读出了夜游的味道,读出了文章中复杂的情感。我惊奇地发现,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不太重视的环节,师生之间竟然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余老师说的好:“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果然,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你看在他的引领下,学生似乎越读越想读,越读越带劲,越读越有味道。朗诵课文为学生理解文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是分析课文:这一过程中余老师组织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将课文变形,即划分层次,概括意思,让学生将课文变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看似很普通的教学环节,经余老师的点拨,似乎变得立体起来。同学们各抒已见,经过讨论最终形成了三种意见:A,分两层前一部分叙事,后一部分抒情;B,从事情发展的顺序上第一层是起因,第二层发展,第三层再发展,第四层结局;可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概括。这个活动使学生们理解了叙事加抒情是叙事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也使同学们对文章的结构安排之精妙略有体会。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有思想能交流的个体,但在教学中如何组织交流探究也是一门学问。我们要学习的是其神而不是形。

  最后让每位同学都写课文观感,教学活动设计为“请同学们谈谈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法之美等”,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打开了,这才是最高效的课堂!学生们俨然成为了一个个小评论家,你看:本文美在篇幅的精短,内容之丰满(一晚、一友、一景、一感);结构的灵动如月色的描写(明写,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暗写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美在情感的波澜,由快乐(欣然起行)到寂寞(念无与为乐者)再到快乐(怀民亦未寝)最后到感慨的情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从余老师的设计的教学环节之中,我看到了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切入点,也就是提问的精妙的重要性。

  二。教学研究

  余老师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扎扎实实就行教学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奋斗的芽儿才会结出成功的果。“耐力是一种智慧,坚持走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

  中学语文教师的常用研究方法:

  1.梳理整合式研究

  2.思想火花式研究

  3.专项突破式研究

  4.论文写作式研究

  5.一课多案式研究

  6.顺势拓展式研究

  7.提炼升华式研究

  8.名师跟踪式研究

  掩卷沉思,墨香犹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研究方法,追寻名师的脚步,不断提升自己。


  余映潮讲语文读后感(三)

  这两天,读《余映潮讲语文》。余老师是当代名师,曾经听过他的几次讲座与几堂公开课,对余老师的治学精神的严谨,治学态度的扎实以及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有着极深的印象。读这本书,本身也是带着目标来读,一是想了解余老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有哪些独到之处,二是想具体了解一下余老师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如“板块式”教学思路、“读写结合”还有“美读欣赏”。

  读完此书,受益匪浅,我特别对本书的第三部分“我的语文实践”情有独钟,因为我觉得教学理论只有在具体的课例中才能表现出真正的作用,而一个完整的课例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教学者的思想精神。在这几个课例中,我发现,余老师并没有对文本进行特殊的解读,而是采用种种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来解读文本,讲出自己的观念。学生的回答也有跑题、偏题的现象,但灵光乍现的辉煌足以令我们眼前一亮,使我们对这些非常熟悉的文本又有了新的认识。余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最令人钦佩的,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他让学生找文章的“看点”;在《生物入侵者》一课中他又让学生先缩写全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及顺序,再讨论明确说明对象特征;《我的叔叔于勒》中则要求学生讨论相关话题;《童趣》《口技》中则启发学生紧扣关键字或翻译、或理解。这些方法看来令人眼花缭乱,但我觉得,归纳起来就是化繁为简,紧扣中心,调动学生这几句通俗却又深刻的话。我从中得到的最大的收益是,教师对文本进行细致、多角度的解读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的真正过程应当是启发学生自我解读文本,并且能够从中得出独特的看法。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对文本的解读,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最后的结果就是使课堂成为了老师表演的舞台,而学生则成了看客。最终,学生的积极性越来越差,成为被动的抄录者。也正因为如此,我才特别关注余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之所以关心朗读,不仅因为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还因为我明显地感觉到,从初一到初二,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下降。初一刚进校时,学生们几乎都能大声地朗读,但过了一学期,有感情朗读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到了初二下学期,朗读几乎就没有情感了。我经常在课上给学生朗读课文,但令我困惑的是,我的朗读带动不了大多数学生,朗读似乎成了教师的一种表演,而学生只是在漠然地旁观。如何调动学生认真朗读,如何让朗读可以调动学生而非教师“一个人的精彩”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余老师本身很注重朗读,在这本书中《美读欣赏,诗意盎然》一文中,余老师列举了五种朗读教学的设计角度:小步轻迈——层次细腻、角度精细——过程生动、有引有读——重点突出、表情演读——震撼心灵、一词经纬——体会深刻。五个角度均很精妙,但我觉得还缺少一点,就是这五个角度均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谈的,但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朗读的过程则没有写。事实上,这些角度,特别是“表情演读”,我经常在公开课上听到,但总觉得有些不自然,有演戏的成分在内。我很想知道,余老师是如何自然地进行这一流程的,因此我仔细阅读了他的相关课例。

  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课中,余老师使用“表情演读”这个角度,这也是常常被别人模仿的地方。他通过投影指挥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语速来朗读,现场效果一定很好。我注意到,这一环节之前还有两个环节,也就是诗歌吟诵和*背读。在诗歌吟诵中,余老师提示学生这首诗有一种旋律,“就是作者把深沉的感受和明亮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在这一环节中,余老师要求学生或用谈心的方式来读、或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读,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去具体感受这旋律变化的过程,而在最后朗读时,余老师也用“舒缓”、“亮丽”、“沉稳”、“乐观”、“平衡深沉”、“响亮亲切”、“乐观稳重”等词语来具体解读“深沉”与“明亮”这两种感受。也就是说,余老师在教学伊始就已经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语速表现不同的情感,后面的“表情演读”只是对上面活动的总结。从这里我发现,其实朗读就是学生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从课文中来的感受最终也要通过对文章的朗读表现出来。朗读需要循序渐进,一步步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如此再提示他们如何读就有助于他们主动地抒发情感。当然,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熟悉。

  在《散步》一课中,余老师使用了“有引有读”的设计角度。他提示学生“读好文中的波澜”,并且具体指导“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这个‘都’字读重一点;她‘早’习惯听从我的安排,‘早’字读重一点;‘还’习惯听众他高大的父亲,‘还’字读重一点;妻子呢?很顾及他的面子,‘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还有,我决定‘走大路’三个字要读出一个思维、决定的过程,‘还是走小路吧’要流露出母亲对孙子的疼爱。”在这一段解读中,余老师具体地阐释了朗读中“重读”这一概念的含义。为什么重读?如何重读在这段话中阐释地极其详细。真正的朗读是要让朗读者在那一刻成为作者本人,感受与作者相同的喜与悲,因此,读出感情必须读懂课文,余老师在此处的强调就是让学生先理解课文再阅读。余老师并没有过多地讲解朗读的技巧,但他所强调的内容实际上已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读。学生主动地思考如何读出“思维、决定的过程”与“疼爱”的情感,实际也就是在考虑朗读的技巧了。朗读的前提依然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朗读最根本的技巧。

  余老师也会采用一些新方法来调动学生,例如在《律诗二首》中,他就采用了“译读”的方法。在译读之前,他先要求学生吟读两首诗,强调要读出“味道”与“意境”。而在译读中,他先要求学生在自己朗读一句诗后,翻译这一诗句,而后再由老师润色学生所翻译的内容,由学生读一句他来翻(www..cn)译一句。朗读与翻译者角色的转变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品读诗句的过程,学生在翻译中也开始渐渐理解诗歌的内容。这堂课的最后阶段,余老师让学生描述诗句中所表现的场景,就是对这种理解的进一步拓展与升华。

  从余老师的几个课例中,我感觉到,朗读要打动学生,首先必须调动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教师的引导仅仅是起一个辅助、引导的作用。如果拘泥于朗读的技巧,那么只能让学生重复老师的朗读,也就失去了朗读的真正意义。朗读——从心开始,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