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漫记读后感(一)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英文名《allstaroverchina》)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着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

  从一开始,这本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变。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着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

  中国革命的大小事件。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了,我喜欢着本书的原因之一,是它够真实,够细致,里面的内容,所描叙的事情的经过并不是我以前在中学历史书上所学道的那样的简明扼要。相反,它把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就拿书中第五篇《长征》来说吧,我们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围剿”中,由于某些*着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外加上战略上的失误,使江苏区这快革命根据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但是对于围剿的各种战略,以及当时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江西区*员的对策,这一切一切都在此书这有了详细的记载。如果说我们所读的历史课本是一间房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房里面的家具,很具体,很形象,很实在。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确实千这万却。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一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这环节主要不是渡河的经过了,而是中国*与少数名组之间的关系了。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着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同化过,对于中国*,中国红军,更是闻所未闻。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看着本书的时候,刚好我参加了党校的学习,想的东西更加多了,认识也更加深了,革命时期的*员,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和平时期的*员,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我忽然觉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肤浅。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不如斯诺那样了解中国感的革命,了解中国感的*。他在器弥留之际,还说了一句:“我热中国”。


西游漫记读后感(二)

  非常惭愧的说,如果不是学习《中国近代史》这门课,如果不是这次期末论文,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拜读这本曾经轰动世界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名着。由于时间仓促非常遗憾的不能全部看完这本名着,只是略微看了前几章并大致浏览了后面感兴趣的几节。但是仅仅这几章却也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先说说这本书的整体印象。埃德加斯诺斯诺的《西行漫记》意义重大,他首次打破*新闻*,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他是第一个把中国*、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作者长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甚至于和许多*领导面对面交流,本书的内容大到*对抗日战争的着名论断、*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书中内容描写的细致入微,包罗万象。而且作者站在非常客观的角度,从小人物的小事件中,不仅反映出当时苏区人民百姓的生活、心理状况,更是从侧面的角度表现出红军以及那些重要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所以,我觉得《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因而对于我这种政治历史相对薄弱的理科生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等等有了新的认识。书的开头,是作者长篇的问号。这一连串众多的疑问不仅是作者一个人的,更是全世界不了解中国现状的人的疑问。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带着对真相的渴望,作者踏上了寻觅真相之旅。接着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后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显然斯诺并不是一个乏味的说教主义者,他的逻辑非常清晰,在叙述中国红军从成立到迷失方向再到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他非常巧妙地将苏区的风土人情、当地群众对革命的态度、所谓“白军”和“红军”的区别还有常常为当权者或舆论所忽视的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家长里短及普通人对于政治那份朴实无华的见解一一生动地表述出来。作者见到的第一个*员——邓发,文中这样写道“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以后高兴的跳了起来,他压捺不住自己,对目前这样的情况感到好玩”“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中国人,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赤匪”,邓飞打破了作者印象中关于赤匪的猜想,短短几段文字刻画了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为革命献身乐观向上的*人。作者见到的第一个红军战士,文中这样写道“他弄清楚却是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文章对这位战士刻画不多,但是笔下的这位战士却如此真实,平易近人不是谣传的那种土匪样。作者见到的第一个**——*,文中这样写道“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的首级,可是在*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他确实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面对*这样的传奇人物,作者没有夸大没有刻意描述,以一种客观的外人的眼光刻画出一个普普通通却又不普通的中国伟人迸发出的巨大人格魅力。

  这本书细节描写非常多很多小的不能再小的(www..cn)事情作者也没有放过。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如文中记录自己招呼一个小孩拿水的事,“这里什么人都是同志,这些孩子是少年先锋队员,他们是革命者,所以自愿到这里来帮忙。他们不是佣仆。他们是未来的红军战士”“我从来没有在中国儿童中间看到过这样高度的个人自尊”“身上发现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精神”。就是这个看似没有用,平常不能在平常的细节小事却能表现出苏区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从一个小孩反衬出苏区人们生活现状和精神境界。由于时间关系很遗憾只看到介绍*的章节,但也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西行漫记》,我看到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看到了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看到了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领袖,看到了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看了这本书,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中国*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建设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千百万人民群众——不是少数领袖们——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