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读后有感

  文/诗哈柯米

  这是我读东野圭吾的第三本书,目前是感触最深的一本。

  读的第一本是短篇小说《加贺探案集》,5个故事,可能是因为比较短,读后感觉平平;第二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是看了电影之后看的书,知道答案在看文字,总是欠点感觉。第三本便是《放学后》。

  《放学后》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时间从9月10日开始至10月7日不满一个月之间发生的杀人破案的故事,最初是“前岛”老师发现有人要杀自己(已经有三次被杀的案例),却不曾想“村桥”和“竹井”两个老师相继被杀死亡,然后记录警察破案的一系列过程。

  小说采取了日记记录法,每篇的开端一律采用“时间,星期,放学后”的格式,然后讲述发生的事情,短短一个月,相继两个人的死亡,其中还穿插着几段回忆,节奏很快,看的入迷,眼看着凶手呼之欲出,但是作者却吊足胃口,就不告诉你杀人动机和杀人方法,着急。

  看书第二天在群里和小伙伴们讨论这本书(群里很多小伙伴都看过东野圭吾),针对《放学后》里面的杀人动机表示“细思极恐”,我也一直在找代入感,把自己想象成杀手,在自己最隐私的事情“也许”被看到之后,我会不会起杀心。

  很难,我想象不到那种情况,这也许是日本人特有的脑回路,另外不得不佩服杀手之一的设计布局,暗度陈仓,误导警察的等等方法,仅仅是因为自己曾经看过的一本破案小说,心理素质也是极好——而她仅仅是一位高中三年级的女生。

  知道结局再去回想之前的细节,除去杀人动机,原来一切细节都在文字里面,衫田惠子和宫坂惠美的关系,惠美受伤的手腕,惠美的转变等等都是线索。一直让警察误以为是凶手的高原阳子,在一步步的追踪下也了解到她在前岛老师那里感受过一次温暖(一次爬山活动中,阳子脚踝受伤,前岛老师背她下山)。

  似乎小说总会设置这样一个“明”看着就是凶手的人物,但是到最后往往不是。而看着越不像凶手的反而就是凶手。这也是常用手法。

  最要感慨的是两个死者,两个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那一夜没人知道这两个人是不是看到了凶手之二的隐私,可是凶手之二就是认定他们看到了,本想自杀,却在凶手之一的劝说下,改成杀害两人。而凶手之一在平时的生活中是那么快乐烂漫,积极向上。青春期的少女,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

  还有一个可怜之人,是前岛的妻子裕美子,我个人认为她是全书最可怜的,嫁给前岛,怀了孩子,可是前岛竟然让她打掉了孩子,很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书中有个细节是在前岛上班前,裕美子接到了一个电话,鬼鬼祟祟的压低声音,看到这里我产生一个感觉,觉得裕美子是杀前岛的策划人,但是又想到裕美子不太可能知道学校的事情,又有点犹豫,但是心里已经认定裕美子肯定有问题。

  到了揭秘之后,前岛自始至终臆想自己被害事件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自己是个幌子,当一切身心放下来,却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死在了裕美子情人的车子下。这里是个反转,也很讽刺,一直以为是别人要自己的命,到头来,没死在别人那里,却死在了自己妻子手上。这里,我是直呼痛快,一个残忍杀掉腹中孩子的男人,这也许是你最好的结局。

  很喜欢高原阳子和北条雅美,虽然阳子也产生过要陷害村桥的心思,并且制定了计划,但是还算是比较正常的高中少女心思,叛逆、但是心底依然温暖。雅美是学霸及女汉子的结合,性格好,讲义气,很为朋友想方设法解决难题。算是个积极的人物。(www..cn)

  最后,我很不好意思的说,作案手法我实在想不明白,不明白那个箭是如何抵住门的?有看过的小伙伴,不妨和我解释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