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影评(一)
在威尼斯电影节获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编剧的《女王》,意外一举囊括最佳影片、导演、女主角、男配角、编剧五项大奖,气势如虹。
影片是围绕戴安娜之死展开的,通过查尔期王子用怎样的方式去巴黎(黛安娜的出事地点)?安排怎样的葬礼?王室是否降半旗?伊丽莎白女王怎样处理已故王妃的丧事,她对待此事的态度;她对待布新上任的首相的态度等等小事情来多方面来刻画了女王的生活和性格特征。
海伦。米勒(女王伴演者)的表演精湛、细腻、丰富、深刻、有内涵,我深深的被她的表演打动,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我觉得《女王》是值得一看的少有的好片子,它通过看似平凡的小事,生动的描述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之间的较量和冲突。
以“首相”和“王妃”为代表的是张扬个性、喧哗、燥动不安、富于个人表现、作秀的现代人无限夸大自我特征的写照。以女王为代表的是传统、缄默、含蓄、内敛,她们不想引人注目,不想生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只想安安静静的度过自己的余生和小日子,教育好自己的儿孙,即使这样的最底生活要求也得不到满足,只是因为她是英国的女王!影片无声地批叛了现代社会虚伪的急功近利哲学。
影片在首相步步紧逼的主动态势,女王的一步步让步和妥协中展开,比如要把王妃的葬礼按国葬来举行,只是因为目前他们排练过这个葬礼仪式,这样的话葬礼就会顺利举行,而这是女王为自己和自己的母亲死后准备的葬礼仪式;继后,首相又以民众的愿望要求女王飞往巴黎去看已故的王妃,并要发表公开的新闻讲话,并要王室降半旗以悼念已故的王妃(而这是在王室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如果女王不这样做,就不能解除人民的悲哀,否则王室也许因此而不保……这一件件事,每一件都有违女王的初衷,都是与传统相背,初上任的“首相”派通过王妃之死这件事,死死抓住这千载难缝的好机会,以葬礼为导火线,扩大自己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和声望,并以此为理由,‘大义凛然’地指责王室的冷漠…在种种看似无懈可击、花言巧语的背后,只是处心积虑地想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在那看似彬彬有礼的背后掩藏的是人性的丑恶和功利目的!
女王是现代社会中圣洁的“天使”,她有着和戴妃全然相反的个性,如水与火一样不相溶,这种因为个性的不同导致婆媳关系不和的事,在民间是再平凡正常不过,可是,只因为她是女王,于是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重如泰山,即使她是女王,即使戴妃已离婚,已死,可她还是要在无形中来影响女王渴求的平静生活。女王曾说,“我不想他们(指她的孙子)生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她(指戴妃)已经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是的,她确实很会表达爱和感情,特别是在有照相机对着她的时候。”“我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我不习惯在众人面前流泪,我只把它们留给我自己,我以为,我的人民会喜欢我这样做…”女王在别人的冷落、打击、嘲笑、鄙视、误解中,她不会掉泪,只是紧抿着她薄薄的双唇,挺直着她那依然如少女般挺拔的腰肢,而当她看到戴妃花圈上那行行幼稚的悼念图片时,接受女孩儿献给她的花束时,在汽车抛描时看到美丽无比的糜鹿时,后来看到那美丽的糜鹿被猎杀时…她落泪了,尘世间的种种无声的排挤、打击、嘲讽,她都能顶得住,有尊严,不吭不卑,可是面对以上的小细节,她却流下了她高贵、美丽又忧伤无比的泪水。
同时海伦。米勒也向世间人透露了女人到老也会美丽、魅力无穷的客观事实,她表演出来的,接见首相时的有些紧张又带些神经质的优雅的举止,她的纤细、敏锐、聪慧、富于情感,因顾全大局面的妥协,无声的呦哭…女王无处不透出老女人特有的无穷魅力。女王深沉的美,象历经沧海桑田依然璀璨无比的宝石,而相形现代人那些种种在人前作秀的虚俘浅显的爱的泛滥表达,谁重谁轻一目了然。
《女王》揭示了人性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就是人性的美,它在于自然、含蓄、深沉、内敛、富于责任心和爱,而不是为了权力和金钱去虚伪地表现自己的爱心,并把它作为获取权力和金钱的桥梁。
女王影评(二)
20年前高中时读《傅雷家书》,让我过目不忘的词汇就是:"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处世态度,也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人们身上常见的特征,这个词汇用在HelenMirren扮演的伊丽莎百二世身上到很贴切。
电影从首相布莱尔上任开始,随即黛安娜的去世无疑似一枚重磅炸弹落在白金汗宫草坪上,媒体狂轰乱炸,民众穷追不舍,不断考问皇室态度。在高涨"虚拟环境"下人们的情绪里,民众已经把黛安娜当作灰姑娘,王室婚姻的受害者。
女王还天真地以为人民还是她五十年前上任时对她的顶礼膜拜的民众,私生活不检点的前王妃,前儿媳妇被狗崽对追逐致死不过是自己家庭私事而以。
他们还在皇家园林打猎休假之时,外界已经人情鼎沸了,好在还有首相,年轻的首相抓住一切机会进言,挽救了王室形象于危难之中。
对难忘的一幕是女王独自驾车在皇家御园的山峦和溪流中驰骋,在河滩上抛锚等待救援时,她看到了拥有14个叉的雄鹿,他们俩目光对视了一会,女王眼睛湿润了。海伦米伦诠释的女王比女王自身更符合人们心中对女王风范的期待吧?
这部片子之所以能把握好含而不露的"度",跟处理微妙的人物心情变化大有关系。布莱尔对女王的理解和接受是经过交流之后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女王对民众心态和时移世易的理解接受也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其他王室成员特别是查尔斯王子的行动也是在变化的。与其说女王不理解现代臣民们的改变,不如说她有固守传统的责任,因而心底里不愿去理解。而最后她的放下姿态,暗示了一个时代,也许真的结束了。
整部片子流畅,清新,优美,矛盾处理和解决都消于无形。暗自感叹,只有英国能拍出这种味道的片子。
女王影评(三)
当初在看罗伯特·奥尔特曼执导的影片《高斯福特庄园》时,就对海伦·米伦印象深刻,闻听由她来出演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便感觉在外型上有那么点差距,或许这个差距会在化妆师的协助下逐渐消失。在看了《女王》之后,这个顾虑便烟消云散了,外型条件、化妆技法在海伦·米伦的出色演技之下,都显得毫不重要了。
可以说《女王》这部片子拍得很高明,导演选取了女王生命中上千个星期中的一个星期来描述——那是非常特别的一个星期,黛安娜王妃车祸身亡,英国乃至世界上所有喜欢戴妃的民众们悲恸不已,很多政界、时尚界、演艺界人士都发表哀悼感言,新上任的首相布莱尔也借机发表了以“人民的王妃”为噱头的讲话,从而大获好评。而英国王室对此的态度却是回避低调的,女王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孙儿们的感受和隐私,王室躲到了度假行宫巴尔莫罗堡。
查尔斯王子,这个黛安娜的出轨前夫,在送返戴妃灵柩之时,听到了疑似枪声,就担心民众们会找他“泄愤”,于是他巧妙地将媒体和舆论的矛头引向自己的老妈(这点连片中的布莱尔都受不了),民众开始对女王的疏离态度表示不满。
对女王和王室长辈而言,热情而脆弱的黛安娜是个总惹麻烦的儿媳,在女王接见新任首相布莱尔时,就因戴妃又有了花边新闻,而缩短了会面时间。戴妃出事那夜,秘书叫起了熟睡中的女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忍不住抱怨道——她又出了什么事?
女王非常注重隐私,也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她不像戴妃那样能在电视镜头前进行独家专访,她对于戴妃之死说了一句简单易懂的话:“黛安娜王妃已经为太接近媒体而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也许正因为黛安娜对媒体的敞开心扉,从而使她非常“招惹”狗仔,影片中有个场景是数以百计的媒体,或蹲守偷拍,或摩托追骑跟拍,“海陆空”全方位地追击,使得驱车逃跑的黛安娜就仿佛女王在王室狩猎场看到的那只美丽的雄鹿一样,终难逃围捕的厄运……
黛安娜曾表示她“要做人民心中的女王。”她的死使她做到了这一点。在民众眼里,戴妃是皇室婚姻的受害者,是高雅美丽的化身,是公益活动的代言。“在民众眼里,她不是您见到的样子……”戴妃频频在时尚界曝光,在难民营抱着孩子的照片巨幅刊登,“做了这么点事,就到处出现……”这是注重隐私的保守王室所不能接受的。
女王当初的就职誓言是——我的一生不论长短,都将奉献给我的祖国和人民。在她的观念中,“职责第一,自己第二”,故而戴妃的行为在王室看来是不合传统教育美德的。女王的丈夫更加保守,他在得知葬礼上的嘉宾名单时,非常不满——他们要请一些所谓的名人,那些拍三流电影的、同性恋者都会出席,埃尔顿·约翰将到场献唱……包括女王母亲在内的王室长辈,在看到电视媒体对戴妃无条件的一味赞誉时,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
是啊,谁也不是完全了解人家的家务事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黛安娜是个不适合王室生活方式的女人。(www..cn)童话的破灭让民众痛苦失望,他们看到了一个委屈的美丽王妃陨落了,自发地认为他们应该支持“人民的王妃”,他们需要宣泄自己的感情。由此可见,民众是多么单纯,多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和利用——聪明的政客布莱尔善于借助大众的情绪,很好地“经营”了这次葬礼,让自己的从政生涯得到了一次完美的高潮——他在媒体、民众、国会、王室秘书和女王之间穿针引线,终于,女王亲自出席葬礼并发布了电视讲话,给予了戴妃很高的葬礼规格和荣誉。
女王经历过伯父放弃王位、战争和父亲因病死于王任的悲痛,她总是习惯性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让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外表的冷静高贵和内心的痛苦隐忍,海伦·米伦将女王的这种精神世界完完全全、不露痕迹地刻画出来。所以在河边的寂静无人处,女王宣泄悲伤的背影,那个不断耸动着的背脊让人难忘;面对美丽的雄鹿被割下的犄角、头颅和失去生命力的躯体,女王眼里溢满泪水,堆积的情绪如同打开的百味瓶般杂陈;在白金汉宫门前、民众给戴妃祭献的鲜花丛中,女王看到人们谩骂王室的字条,于是观众在海伦·米伦的眼中看到了复杂的情感变换;在情绪失落低潮时,意外得到一个小女孩的献花,海伦·米伦的女王是那么的百感交集。
“我从来没被这样的反对过……”经历了这个特殊夏季的女王不断地在思考,“如今都欣赏那种在台前发表精彩演说的*,而这是我不擅长的。”要出去散步的女王,突然摘掉眼镜,强忍着难过地问布莱尔:“真的有四分之一的人打算因这件事而罢黜我?”在辛劳奉献、忠于誓言十几年后,面对民众的态度,女王的悲怆,只有饰演她的海伦·米伦最能体现了。
片中首相布莱尔的形象有点卡通,特别是他大睁着眼睛的时候,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儿童片里的“小叮当”,而其他演员都在导演的意图下,展现着该人物出场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适度性。无论如何,这个片子最大的亮点非“女王”海伦·米伦莫属,在她周围,其他人物便如同高级辅助品和道具了。